中國證券報記者從(cong) 5月12日召開的“第七屆中國核能國際大會(hui) ”上獲悉,於(yu) 4月中旬啟動的中國核電安全專(zhuan) 項檢查目前已近尾聲,並已形成調查初步結論,預計本月底前將發布檢查報告。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合作協調委員會(hui) 委員鄒樹梁表示,目前相關(guan) 部門正在研究修訂已通行的核電安
全規劃,新項目審批解禁後,門檻或將大大提高。
多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稱,未來十年,我國的核電發展路線圖已初步明晰,即:到2020年裝機不低於(yu) 7000萬(wan) 千瓦,市場規模將超萬(wan) 億(yi) 元,以AP1000三代核電技術為(wei) 主流。這一規模與(yu) 此前中國政府公布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一致。
安全設計將超國際標準
據了解,自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核電發展“國四條”後,全國範圍內(nei) 的核設施安全大檢查隨即展開。至5月初,由國家核安全局牽頭的檢查組完成對深圳大亞(ya) 灣、浙江秦山、江蘇田灣等已運行核電項目的檢查,目前正在對在建項目進行安全評審,在5月下旬完成對相關(guan) 核電設備生產(chan) 廠商的檢查後,將出台最終檢查報告。
鄒樹梁表示,調查初步結論是核電廠應急安全設計規範普遍達標,但多數機組欠缺抵禦多重極端自然災害疊加事故的能力。因此,他指出,在核電發展規劃出台的同時,相關(guan) 部門正在抓緊製定核電安全規劃,著重提出對新建項目選址,已運行項目抵禦多重疊加災害事故等方麵提出更嚴(yan) 格的標準。“例如從(cong) 防洪角度來講,項目選址之前要求高於(yu) 海平麵10米以上,但受此次日本海嘯引起的核事故警示,未來標準將提高到25米以上。”他表示,未來還將強化核安全局下屬的區域核安全監管機構的職能,並要求企業(ye) 建立自己的應急搶險隊伍。
對此,相關(guan) 分析師表示,從(cong) 目前情況來看,暫停國內(nei) 核電項目審批短期內(nei) 還未影響到核電運營商及下遊設備商的業(ye) 績表現,例如國內(nei) 最大核電設備製造商東(dong) 方電氣(600875)核電訂單目前仍維持400億(yi) 元以上。但從(cong) 長遠來看,核電安全新規劃的要求必然會(hui) 導致新項目審批門檻提高,這意味著未來核電項目從(cong) 項目審批,到前期準備,直至正式開建周期都將相應拉長,這將考驗相關(guan) 核電廠和設備供應商的資金周轉能力。
東(dong) 方電氣下屬東(dong) 方重機一位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公司簽訂的合同訂單雖充裕,但考慮到未來核電設備安全審查將更趨嚴(yan) 厲,可能直接影響公司的現金流量。
五年“核電蛋糕”超4000億(yi) 元
日本核事故餘(yu) 波漸平,國內(nei) 核電行業(ye) 正從(cong) 事故的經驗中轉向規劃未來藍圖。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徐玉明在會(hui) 上表示,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達7000萬(wan) 千瓦不成問題。鄒樹梁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即使已暫停審批,僅(jin) 憑目前在建和開展前期工作的核電項目,運行達產(chan) 後裝機就可到這一數字,甚至更多。
相關(guan) 統計顯示,我國目前共有28台核電機組在建,38台左右核電機組建設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有分析人士據此指出,如果按照目前國內(nei) 主流機型的100萬(wan) 千瓦的單機容量計算,這些機組投產(chan) 後將形成6600萬(wan) 千瓦的裝機規模。目前國內(nei) 一台100萬(wan) 千瓦的機組造價(jia) 平均為(wei) 150億(yi) 元左右,這意味著目前可預期的市場規模就將可達上萬(wan) 億(yi) 元。“而28台在建機組計劃‘十二五’期間投運,未來五年內(nei) 市場規模就將超過4000億(yi) 元。”
另外,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提出“鼓勵先進核反應堆的建造和技術開發”。對此,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科研部處長朱書(shu) 堂指出,從(cong) 目前來看,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AP1000三代及更高層次的CAP1400核電技術將更能滿足未來中國核電工業(ye) 發展的安全性和經濟性要求,未來將成為(wei) 市場的應用主流。
據了解,目前國內(nei) 一些龍頭核電設備製造商普遍具備了AP1000三代技術的成套製造能力,因此,諸如東(dong) 方電氣、上海電氣(601727)這樣的設備商將長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