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作為(wei) 建國以來第三次種業(ye) 最高規格會(hui) 議,回良玉副總理將出席並主持本次會(hui) 議。
“會(hui) 議是下午召開,上午參觀隆平高科在長沙麓穀中心的種子資源庫、現代種子加工車間和倉(cang) 儲(chu) 中心。”一位確定參加本次會(hui) 議的相關(guan) 人士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據該人士介紹,本次會(hui) 議的主要內(nei) 容之一就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現代農(nong) 作物種業(ye) 發展的意見》,對我國種業(ye) 未來發展進行安排部署,大幅度提高種子行業(ye) 準入門檻。
“根據農(nong) 業(ye) 部此前發給我們(men) 企業(ye) 的‘兩(liang) 證’(種子生產(chan) 許可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征詢意見稿,種子行業(ye) 的準入門檻估計將由現在的500萬(wan) 元提高到1億(yi) 元,而且注冊(ce) 資金裏固定資產(chan) 不得低於(yu) 40%。”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湖南隆平種業(ye) 有限公司總農(nong) 藝師劉愛民表示。
據記者了解,我國現有種子生產(chan) 企業(ye) 8700餘(yu) 家,種子零售商超過10萬(wan) 家。值得關(guan) 注的是,在8700多家種子企業(ye) 中,擁有育繁推一體(ti) 化的企業(ye) 僅(jin) 有95家,大部分企業(ye) 沒有自主研發能力,88%的品種出自科研單位。
然而,由於(yu) 科研院所現行的考核和管理方法是重論文和理論性研究成果、輕新品種選育等應用性研究成果,從(cong) 而導致大批高水平科研人員和儀(yi) 器設備沒有在主要農(nong) 作物育種領域發揮作用,論文的數量上去了,育種的水平卻停滯不前甚至下降了。
“這種局麵將在本次會(hui) 議後得以改變。”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wei) 了增強我國種業(ye) 自我發展能力,今後不僅(jin) 將允許種子企業(ye) 兼並重組業(ye) 內(nei) 企業(ye) ,同時也將允許種子企業(ye) 收購科研單位,實現由目前的以科研院所為(wei) 重心向以企業(ye) 為(wei) 中心的轉變。
“這是國務院的會(hui) ,新聞單位都是(經過)層層審批把關(guan) 的,現在已(經)定(好)了,不好再變。至少我沒有這個(ge) 權力。”5月4日,在回複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提出的參加9日在湖南長沙舉(ju) 行的推進現代農(nong) 作物種業(ye) 發展工作協調組首次會(hui) 議采訪要求時,農(nong) 業(ye) 部一司局級官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