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意見》還稱,新標準將建立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監管標準,要求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改進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貸款撥備率(貸款損失準備占貸款的比例)不低於(yu) 2.5%,撥備覆蓋率不低於(yu) 150%,原則上按兩(liang) 者孰高的方法確定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
郭田勇表示,貸款撥備率不低於(yu) 2.5%的要求,對於(yu) 商業(ye) 銀行的經營和業(ye) 績會(hui) 有不小的影響。“但是,撥備資金量大,對於(yu) 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和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貸款等的風險防控,是一道有力的屏障。”
民生證券銀行業(ye) 研究員則認為(wei) ,各行情況差異較大,指標落實存在一定空間。定價(jia) 自主權相對缺失的條件下,按照2.5%計提撥備將直接影響到商業(ye) 銀行放貸的收益水平,進而降低商業(ye) 銀行的放貸意願。給定撥貸比,貸款增速高將直接降低貸款資產(chan) 的收入。
日前,銀監會(hui) 下發《中國銀監會(hui) 關(guan) 於(yu) 中國銀行業(ye) 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我國將於(yu) 2012年1月1日開始執行新監管標準。
新監管標準在資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動性風險和貸款損失準備金四個(ge) 方麵對銀行業(ye) 提出了新要求,被業(ye) 內(nei) 稱為(wei) 中國版巴塞爾協議Ⅲ。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新標準對銀行業(ye) 的監管要求提高,尤其是對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方麵。不過,銀監會(hui) 表示,將根據不同機構情況設置差異化的過渡期安排,確保係統重要性銀行和非係統重要性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分別在2013年底和2016年前達到新監管標準的要求。因此在時間方麵比較充裕,對商業(ye) 銀行的沒有太大的影響。
從(cong) 《指導意見》的內(nei) 容來看,其與(yu) 現存的監管規定差異在於(yu) :其一,將監管資本從(cong) 現行的兩(liang) 級分類修改為(wei) 三級分類,即核心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其最低要求分別為(wei) 5%、6%和8%;其二,新標準實施後,正常條件下係統重要性銀行和非係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於(yu) 11.5%和10.5%;其三,若出現係統性信貸過快增長,需計提逆周期超額資本。
目前,16家上市銀行的一季報已發布完畢,根據公布數據,銀行業(ye) 平均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1.86%和9.34%。
銀監會(hui) 也表示,目前國內(nei) 主要銀行已達到新監管標準,商業(ye) 銀行的資本缺口很小,無需大規模補充資本。
不過業(ye) 內(nei) 仍擔憂,由於(yu) 國內(nei) 經濟增長對銀行信貸供給的依賴性很強,為(wei) 支持經濟持續增長,銀行信貸規模需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為(wei) 持續達到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商業(ye) 銀行不可避免地麵臨(lin) 資本補充需求。
業(ye) 內(nei) 人士也表示,短期內(nei) ,商業(ye) 銀行不會(hui) 麵臨(lin) 這樣的問題,但是長期來看,這確實是不可避免的。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e) 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就曾提出,應探索多渠道的資本補充渠道。一方麵,可嚐試在發行次級長期債(zhai) 券補充附屬資本、發行混合資本工具和實施資產(chan) 證券化或資產(chan) 出售多想想辦法。另一方麵,在業(ye) 務結構上,大力發展風險權重較低、資本占用較少、綜合回報較高的業(ye) 務,中間業(ye) 務應首當其衝(chong) 。從(cong) 根本上改變目前這種高擴張、高消耗的經營模式,調整業(ye) 務結構,做好戰略轉型,從(cong) 而徹底改變銀行規模擴張與(yu) 資本限製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