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唐雙寧的估算,當前我國外債(zhai) 餘(yu) 額大概是5000多億(yi) 美元,其中短期外債(zhai) 3700億(yi) 美元,即使保持100%的償(chang) 債(zhai) 準備,僅(jin) 需5000億(yi) 美元;其次,按慣例一般保持相當於(yu) 3個(ge) 月進口額的外匯儲(chu) 備,考慮到政策調整或突發事件等因素,再寬算3個(ge) 月進口額,約需6600億(yi) 美元;第三,目前外商投資1萬(wan) 多億(yi) 美元,若按10%的利潤計算,約需1000億(yi) 美元。
唐雙寧提出的外匯五路分流包括:一是補充國有資本,注入一些關(guan) 鍵行業(ye) 和企業(ye) ;二是購買(mai) 戰略資源;三是擴大海外投資,包括增加在國際組織的份額;四是發行外國債(zhai) 券,既可外流美元,也能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五是鼓勵民間持匯。
他還建議國家財政以外匯轉移支付方式解決(jue) 國內(nei) 住房、教育、養(yang) 老等民生領域欠賬問題;並強調上述隻是治標,若要治本則需從(cong) 外儲(chu) 的生成機製和管理體(ti) 製入手。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截至3月末,中國外儲(chu) 餘(yu) 額突破3萬(wan) 億(yi) 美元,穩居全球第一。緊接著,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清華大學坦言,外儲(chu) 已超過我國需要的合理水平。
日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hui) 委員夏斌指出,中國持有1萬(wan) 億(yi) 美元外匯儲(chu) 備就足夠,餘(yu) 下資金宜多元化戰略投資;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亦撰文稱,中國迫切需要削減外匯儲(chu) 備規模,動態外匯儲(chu) 備規模維持在8000億(yi) 美元左右是合適的。
異議者如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微博),她認為(wei) 重點不在於(yu) 外匯儲(chu) 備多與(yu) 少的問題,關(guan) 鍵是如何運用和發揮的問題,多少解決(jue) 不了問題,效率是關(guan) 鍵因素。
“現在又突破3萬(wan) 億(yi) 美元,這是一個(ge) 大問題。我認為(wei) 我國外匯儲(chu) 備應控製在8000億(yi) 至1.3萬(wan) 億(yi) 美元的上下限。”4月23日,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表示。他建議對過多的外匯儲(chu) 備應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