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格局的變遷,中西部地區正在成為(wei)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發展勢頭強勁。在這一背景下,中西部區域之間、城市之間的競爭(zheng) 也日益激烈,而成都要在這場競爭(zheng) 中贏得第一的位置,領跑中西部。
成都市市長葛紅林在3月30日召開的成都市第十五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上展示了成都的雄心:“在今後五年,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區創業(ye) 環境最優(you) 、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zheng) 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
相比而言,同處中西部地區的主要城市中,西安、昆明、烏(wu) 魯木齊、貴陽等城市在經濟總量上則要低一個(ge) 層次。比如,2010年,長沙為(wei) 4547億(yi) 元,鄭州突破4000億(yi) 元,西安突破3000億(yi) 元,合肥為(wei) 2702.5億(yi) 元,昆明和南昌突破2000億(yi) 元,而烏(wu) 魯木齊則為(wei) 1311億(yi) 元。不過,這些城市尤其是昆明和烏(wu) 魯木齊所處的區位優(you) 勢也使得它們(men) 不可小覷。
日前公布的烏(wu) 魯木齊城市發展總體(ti) 規劃顯示,至2020年,烏(wu) 魯木齊將成為(wei) 中國麵向中西亞(ya) 的國際商貿中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跨國區域聯絡中心,成為(wei) 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而昆明在雲(yun) 南作為(wei) 向南開放的橋頭堡戰略下,也具有地域優(you) 勢。
不過,就目前格局而言,成都、重慶、武漢經濟發展形勢相對突出,處於(yu) 中西部城市的第一集團軍(jun) 。從(cong) 經濟總量而言,2010年,成都、重慶和武漢三地的地區生產(chan) 總值分別為(wei) 5551.3億(yi) 元、7800億(yi) 元和5515.8億(yi) 元。而從(cong)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來看,三地分別為(wei) 526.9億(yi) 元、1018.3億(yi) 元和390.2億(yi) 元。
在人均收入這一指標上,2010年,成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20835元,重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武漢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20806元;而農(nong) 村人均純收入上,成都為(wei) 8205元,重慶為(wei) 5277元,武漢為(wei) 8295元。
因此,成都、重慶和武漢將是角逐未來中西部城市“霸主”最有力的三個(ge) 候選,而事實上,為(wei) 了爭(zheng) 取第一位置,互相之間的競爭(zheng) 也相當激烈。這不僅(jin) 表現在招商引資上,還表現在爭(zheng) 取各種政策支持上。
事實上,成都也已深感不進則退。春節之前,成都市委常委會(hui) 會(hui) 議還專(zhuan) 門研究討論了成都與(yu) 中西部主要城市的發展現狀,以及這些城市“十二五”製定的目標。成都希望能在“十二五”時期綜合實力全麵超過這些城市,成為(wei) 中西部第一。
昨日,葛紅林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成都在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等指標上都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葛紅林也表示,在國內(nei) 外產(chan) 業(ye) 加快轉移、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以及成都7年多統籌城鄉(xiang) 發展的背景下,成都“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一輪發展中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走在中西部地區的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