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調查顯示,國家文物局已原則同意將鼓浪嶼作為(wei) 2013年世界文化遺產(chan) 申報的備選項目,鼓浪嶼正加速推進“申遺”進程。在未來鼓浪嶼是否實現一票製(大門票)問題上,各界支持者漸占上風。
原住民的困擾
每天近2萬(wan) 的遊客量,足以將鼓浪嶼上目前常住的6800名原住民的聲音淹沒。
在鼓浪嶼龍頭路的一棟老宅裏,67歲的雙十中心退休教師黃燈添望著家裏的鋼琴,頗為(wei) 感歎,“如不是孫女在島上音樂(le) 學校學鋼琴,早該跑了。”
這裏短短的200米窄巷,近年來冒出十幾家小吃店,形成坊間俗稱的“美食街”。密密麻麻的餐桌和燒烤架占道,路麵烏(wu) 黑不堪,餐時須10分鍾才能通行。甚至淩晨時分,仍有人喝酒劃拳,逼得黃燈添不得不戴上耳塞才能入眠。
“鼓浪嶼最大的特色是寧靜,寧靜得可以聽見遠處的鋼琴聲和海濤聲,但如今沒有任何詩情畫意。”黃燈添說。
就在記者來訪的當天,兩(liang) 家攤主為(wei) 爭(zheng) 奪較佳地盤,發生爭(zheng) 執幾近拳腳相加,引來警察協調。由於(yu) 不勝餐飲和遊客之擾,加上中學和醫院紛紛搬遷,目前這條街僅(jin) 剩不足6戶人家。
作為(wei) “80後”的島上原住民、美術教師方昕深感困擾。“國慶節、春節,碼頭上人山人海太恐怖了,周六、周日遊客太多,交通非常不便,隻能錯開高峰期早出晚歸。”
鼓浪嶼島上知名的社區調解員黃於(yu) 對記者表示,隨著原住民紛紛搬遷,琴島已名不符實,而島上的空氣和噪音汙染、遍地商販、人流過多問題日益突出,而肩負管理職責的兩(liang) 個(ge) 社區,卻無財力治理。
一票製爭(zheng) 議
對於(yu) 實行一票製,島上居民和專(zhuan) 家、官員多數已達成共識。
“支持大門票,這能有效控製遊客量。”方昕說,島上居民的生活秩序需要維護。
在專(zhuan) 家群體(ti) 中,廈門市政協委員、原廈門市文化局長彭一萬(wan) 的轉變引人注目:7年前,他堅決(jue) 反對鼓浪嶼一票製,而今鼓浪嶼二度提出一票製,他已轉為(wei) 支持者。
彭一萬(wan) 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兩(liang) 年廈門旅遊從(cong) 觀光探親(qin) 型旅遊向休閑度假型轉變,而由於(yu) 福廈動車開通,去年廈門遊客突破3000萬(wan) 人次,隨著今明兩(liang) 年廈龍動車、廈深動車開通,估計遊客量將突破4000萬(wan) 人次,“鼓浪嶼麵臨(lin) 巨大壓力,要救它辦法很多,首先要降下人數。”
同樣讚成一票製的廈門市政協委員、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朱獎懷分析指出,經調研,黃金周期間鼓浪嶼上遊客量大約10萬(wan) ~12萬(wan) /天,產(chan) 生垃圾60噸/天,是平時16噸/天的近4倍。“當務之急即調整進島人員的結構,實行一票製,調高票價(jia) 。”
“2004年提出一票製時,我既不反對也不讚同,但兩(liang) 年後,我感到失去了一個(ge) 機會(hui) ,對鼓浪嶼的保護升級產(chan) 生了嚴(yan) 重影響,現在應該恢複。”莊威說,這樣才能提升旅遊品質,恢複鼓浪嶼文化小島的本來麵目。同時,莊威建議盡快結束二元化體(ti) 製,將鼓浪嶼管委會(hui) 並入鼓浪嶼街道辦所屬的思明區,以形成強有力的管理。
但一票製仍有反對者。
雖然支持申遺,但廈門閩南文化研究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陳耕仍堅決(jue) 反對一票製。“提一票製的人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收入,要考慮廈門和鼓浪嶼人的感情,即便實行優(you) 惠票,也不合理。”
定位之辯
實際上,鼓浪嶼是否實行一票製,以及正在實行為(wei) 期三年的整改,均與(yu) 其定位有關(guan) 。此次“申遺”,鼓浪嶼的定位被官方確定為(wei) 打造“世界級的文化遺產(chan) 地和旅遊目的地”,坊間和學者們(men) 仍有爭(zheng) 議。
“鼓浪嶼何去何從(cong) ,要看未來的定位。”廈門社科院研究人員詹朝霞指出,“鼓浪嶼景區與(yu) 社區應該兼顧共存。”
據其分析,導致鼓浪嶼人口急劇下降的是2002年出台的《鼓浪嶼發展概念規劃》,其中,鼓浪嶼定位為(wei) “具有獨特自然風光和人文藝術的風景旅遊區”,常住人口規模被控製在1萬(wan) ~1.2萬(wan) 人。
2005年,鼓浪嶼管委會(hui) 製定的“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鼓浪嶼的主題形象定位是“海上花園 音樂(le) 之島”,提出“建設協調發展的旅遊景區、文化教育區與(yu) 和諧社區”。
“長期以來困擾鼓浪嶼的問題就是定位問題,定位不清,規劃也難實施。”朱獎懷說,鼓浪嶼百年來主要以社區形態存在,發展方向應朝此努力,調整目前以景區為(wei) 主的發展方向。
彭一萬(wan) 則指出,鼓浪嶼並非純粹景區,應定位為(wei) 兼顧社區和景區的文化藝術教育島。“離開文化藝術教育,鼓浪嶼將一事無成。”
而陳耕指出,廈門市應在鼓浪嶼定位和務虛層麵深入討論。“討論鼓浪嶼不能離開閩南乃至台灣海峽兩(liang) 岸。”
“鼓浪嶼的未來,關(guan) 鍵是定位,絕非申遺那麽(me) 簡單。”廈門市城市規劃局局長趙燕菁對本報記者表示,“產(chan) 權決(jue) 定了整個(ge) 城市的形態,鼓浪嶼就是典型案例。它最好的宿命就是變成家庭旅館的麗(li) 江模式。”
趙燕菁指出,鼓浪嶼上的老別墅是華僑(qiao) 私有產(chan) 權,目前產(chan) 權人紛亂(luan) 複雜,政府無法注資處置房產(chan) ,人氣衰敗後,公共服務質量下滑,惡性循環。“政府一定要有一個(ge) 合法的法律製度,盤活鼓浪嶼房產(chan) 產(chan) 權,來使鼓浪嶼再生。”
2011年春季,廈門鼓浪嶼正起錨駛向“申遺”(世界文化遺產(chan) 申報)港灣,但旅途並非風平浪靜。
3月22日,廈門名刹南普陀取消門票。由此,關(guan) 注的視線自然轉向不遠處的鼓浪嶼。現在免費的鼓浪嶼未來是否實現一票製,仍然是個(ge) 尚未決(jue) 定的問題。
“如果再不控製登島人數,鼓浪嶼會(hui) 被踩沉下去!”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廈門市主委、廈門市政協副主席莊威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
鼓浪嶼位於(yu) 廈門島西南隅,麵積1.87平方公裏,常住人口約1.6萬(wan) 人,隔500米寬的鷺江與(yu) 廈門島相望。鼓浪嶼管委會(hui) 數據顯示,2010年度,鼓浪嶼遊客量已近700萬(wan) 人次,遠超400萬(wan) 的最大規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