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介紹,目前中國的石油裝備主要出口範圍遍及全球,其中需求最大地區包括中東(dong) 、北美、中亞(ya) 以及非洲等地。較受歡迎的石油裝備包括鑽機、海工裝備、抽油機、油泵以及真空隔管等,其中鑽機和海工裝備(含海洋石油裝備)最為(wei) 搶手,且“最近賣得尤其好”。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總經理楊慶理指出,多種因素使目前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總體(ti) 呈現增長趨勢,這是自2008年突破4000億(yi) 美元大關(guan) 之後的首次增長。2009年由於(yu) 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曾一度下降到3950億(yi) 美元,跌幅達13%。他預測,隨著勘探開發投資的持續增長,全球工程技術服務收入持續增長,到2015年將增長5倍以上。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專(zhuan) 家馬宏也認為(wei) ,目前日本災後重建與(yu) 利比亞(ya) 局勢成為(wei) 推高國際油價(jia) 的主因,全球石油開采業(ye) 也受益於(yu) 這一輪地緣政治及多重因素刺激下的上漲。
中國石油化工設備協會(hui) 行業(ye) 部主任高洪誌對本報表示,盡管日本災後重建的確會(hui) 刺激對石油裝備的需求以及國內(nei) 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出口,但應該不會(hui) 很快,市場需要一段反應期,因為(wei) 畢竟利比亞(ya) 局勢仍不明朗,隻有戰爭(zheng) 結束後,市場因素的主導作用才能體(ti) 現出來。
然而,中國石油裝備在核心技術上的缺失削弱了其市場競爭(zheng) 力。楊慶理表示,隨著全球部分陸上油田的開發進入後期,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據了解,目前中國陸上石油裝備產(chan) 品在國際市場具備一定競爭(zheng) 力,且深受中東(dong) 等地區買(mai) 家歡迎,但在海洋石油裝備方麵尚缺乏核心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yu) 建築工程學院連璉教授介紹,目前全球海工裝備的競爭(zheng) 格局是“歐美設計、亞(ya) 洲製造”,其中,中國企業(ye) 缺乏核心技術,始終無法涉足高端裝備設計研發,以及核心部件、關(guan) 鍵材料製造等領域,處於(yu) 利潤最低的製造環節。
按中海油工程建設部總經理金曉劍的說法,中國在海工裝備製造領域中,尚處於(yu) 歐美、日韓新(加坡)之後的第三梯隊,地位較為(wei) 尷尬。
全球著名資產(chan) 管理公司貝萊德基金經理Robin Batchelor日前稱,2011年油價(jia) 還將迎來一輪補漲,由於(yu) 日本災後重建需求增加,石油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將受益。同時,中國石油界相關(guan) 人士也認為(wei) ,此舉(ju) 將使國內(nei) 石油裝備出口迎來利好。但也有專(zhuan) 家擔憂,部分出口裝備核心技術缺失將對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造成影響。
Robin Batchelor認為(wei) ,未來幾年日本石油需求將明顯提升,過去發生的地震也曾導致原油和相關(guan) 需求上升,因此“看好石油服務行業(ye) 的機會(hui) ”。
從(cong) 大港油田退休的譚甲順把公司開在了北京CBD商務區,專(zhuan) 營石油裝備出口。他在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采訪時表示,日本災後重建加大對石油的需求,對中國企業(ye) 來說,主要利好出口石油裝備的企業(ye) 以及為(wei) 外國提供油田服務的企業(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