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廣州破冰垃圾分類管理

和中國很多城市一樣,廣州的垃圾處理能力和垃圾產(chan) 量嚴(yan) 重不匹配。廣州市官方表示,整座城市每天進行填埋和焚燒等終端處理的生活垃圾近1.4萬(wan) 噸,現有設施基本上是超負荷運作,如果再不推行垃圾分類,將難以為(wei) 繼。

對張寶昌和他的同事們(men) 來說,如何傾(qing) 倒垃圾不是一件簡單的生活瑣事。

4月1日,中國第一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下稱《分類規定》)將開始生效。這意味著,廣州市的垃圾要按照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收集、轉運和處置。而張寶昌所供職的廣州萬(wan) 科物業(ye) ,也會(hui) 把小區垃圾分類情況納入員工績效考核。

在日本和台灣等地,垃圾分類早已經成為(wei) 實現垃圾減量、處理垃圾危機的重要手段。但在中國大陸,建設部十多年前在多座城市推廣的垃圾分類試點無疾而終。正因為(wei) 此,廣州的破冰之舉(ju) 尤為(wei) 引人關(guan) 注。

不過,也有諸多人士對這部規章未來的執行效果抱有疑問。

試點喜憂參半

在《分類規定》於(yu) 今年2月頒布之前,廣州市一些小區已經開始了垃圾分類的“試驗”。

去年3月,張寶昌和同事主動找到廣州市城管委,希望其管理的廣州萬(wan) 科金色家園做垃圾分類示範。幾番接洽後,該小區於(yu) 當月14日開始試行生活垃圾分類。在這個(ge) 由三棟高層建築組成的小區,每層樓的樓梯間擺放著三個(ge) 分類垃圾桶,每棟樓外麵則是四種顏色的分類垃圾桶和一個(ge) 回收電池的小箱子。

“這都是根據業(ye) 主的習(xi) 慣來設計的。”張寶昌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他舉(ju) 例說,居民不會(hui) 日常在樓道裏投放有害垃圾,而廚餘(yu) 垃圾一般是就近丟(diu) 棄。

小區的車庫裏也劃出了垃圾分類投放區域,排列著三種顏色的垃圾桶和一排擱架。三個(ge) 垃圾桶分別標明“飲料瓶罐”“紙類”“其他塑料類”,擱架則用於(yu) 擺放業(ye) 主廢棄的家電、包裝等大件物品。

“這樣對開車的業(ye) 主比較方便,家裏的大件廢品也可以暫放一下。好多東(dong) 西我們(men) 自己一開始也沒搞明白,不少是根據業(ye) 主建議修改的。”張寶昌說。

為(wei) 了喚起業(ye) 主的響應,他們(men) 還大費周章去搞活動。整個(ge) 小區與(yu) 兩(liang) 位貧困山區的孩子結對,用可回收垃圾收益資助他們(men) 的小學學業(ye) 。每戶居民還可辦理“垃圾分類環保積分卡”,對自家分類投放的垃圾進行積分,家中的孩子可以憑積分換取文具和小飾品。

每晚10點半,物業(ye) 人員會(hui) 將各類垃圾分別集中到小區內(nei) 專(zhuan) 門設立的垃圾分揀站。然後,容易腐壞的廚餘(yu) 垃圾由市政垃圾車運送至餐廚垃圾生化處理廠;有害垃圾中的廢舊電池由一家專(zhuan) 門公司回收;飲料盒、布料、紙張等可回收物則分別擺放。剩餘(yu) 的垃圾再被運到常規垃圾站。

在廣州市番禺區的麗(li) 江花園,網民為(wei) “巴索風雲(yun) ”的業(ye) 主和幾位誌同道合者也自發開展垃圾分類活動。2009年,這個(ge) 小區的很多業(ye) 主因為(wei) 反對在附近修建垃圾焚燒廠,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維權運動。

他們(men) 首先選擇的對象是有害垃圾。去年4月,“巴索風雲(yun) ”和幾位網友還將收集到的舊充電電池、熒光燈管等六袋有害垃圾送到市城管委。

去年5月,廣州啟動全市垃圾分類試點。麗(li) 江花園未能入選,金色家園、越秀區廣衛街社區,以及麗(li) 江花園幾裏外的海龍灣小區則被納入試點。

與(yu) 金色家園的細致不同,廣衛街的分類模式簡單明了,居民隻需把濕的廚餘(yu) 垃圾分開投放,做到“幹濕分離”即可。

如何處理廚餘(yu) 垃圾,是試點社區或小區普遍麵臨(lin) 的難題。據張寶昌提供的數據,擁有321戶居民的金色家園,每天約產(chan) 生350公斤生活垃圾,其中可回收物7到10公斤,廚餘(yu) 垃圾則超過200公斤。

在廣州市每日接近1.5萬(wan) 噸的垃圾清運量中,廚餘(yu) 垃圾量超過一半,但隻有金色家園、廣衛街社區等少數試點的廚餘(yu) 垃圾才能與(yu) 後期處理對接,或者說得到恰當的後期處理。廣州市城管委分類管理處處長餘(yu) 尚風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更多的廚餘(yu) 垃圾生化處理廠尚在規劃和建設之中。而在與(yu) 海龍灣小區對接的廚餘(yu) 垃圾處理廠,去年6月就因為(wei) 氣味問題而停工。後來,與(yu) 這個(ge) 小區對接的垃圾車依然是混裝運輸,小區居民很快失去分類投放的動力,小區的垃圾桶內(nei) 也恢複了各色雜陳的常態。

其他一些被列入試點的小區,也陸續沒有了動靜。

管理辦法出台

廣州市啟動垃圾分類試點之前一個(ge) 月,即去年4月,廣州啟動了垃圾分類的立法計劃,市城管委也開始就規章的草稿征詢相關(guan) 機構、企業(ye) 和專(zhuan) 家的意見。五個(ge) 月後,《分類規定》麵向公眾(zhong) 征詢意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