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首台顧客評價(jia) 器在大型超市家樂(le) 福亮相。上麵有“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ge) 按鍵,顧客可直接表達意見。評價(jia) 結果每天會(hui) 反饋到負責人處,以便及時敦促改進服務。 本報記者 秦斌 廖愛玲 攝影報道
10大投訴熱點
1、家用電子電器類商品投訴量仍高居榜首,手機還是最多
2、服裝鞋帽類商品質量問題突出
3、食品投訴呈現上升趨勢,夏季飲料兌(dui) 獎難成投訴熱點
4、汽車投訴上升較快,“限購”政策集中購車導致投訴多
5、互聯網服務誇大宣傳(chuan) 、商品退換難困擾消費者
6、中介服務押金難退問題普遍存在
7、寬帶網絡接入投訴再創新高,服務質量待提高
8、教育培訓類服務水準良莠不齊,不履行合同及教學質量差凸顯
9、預付費消費投訴持續走高,成為(wei) 投訴重災區
10、網絡團購迅速興(xing) 起,商品服務質量縮水導致投訴量激增
本報訊 (記者廖愛玲)北京市工商局昨天發布了10大消費投訴熱點,預付費消費、網絡團購、汽車、中介服務等熱門領域紛紛上榜,家用電子電器類商品投訴量仍高居榜首。市工商局透露,正在研究製訂對預付費行業(ye) 的合同示範文本,市消協也將在今年點評預付費領域“霸王條款”。
數據顯示,市工商局12315、市消協96315兩(liang) 條熱線去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3733萬(wan) 件,比2009年度略有下降。服務行業(ye) 中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日趨突出,它與(yu) 商品類投訴各約占總量的1/2。
預付費投訴增長近四成
預付費問題自“青鳥事件”後更被消費者矚目。市工商局12315主任韓淼介紹,去年共受理預付費儲(chu) 值卡投訴1871件,同比增長近四成,成為(wei) 投訴“重災區”,多集中於(yu) 健身、美容、教育培訓、洗車、送水、按摩、餐飲、皮鞋養(yang) 護等領域。
消費者集中反映,一些經營者擅自變更或拒絕履行服務,使用劣質或不合格的產(chan) 品冒充高檔產(chan) 品欺騙人,辦卡後服務質量大幅縮水;有的一旦出現經營狀況不好或轉手、更換老板,新的經營者就不再願意為(wei) 原會(hui) 員提供服務。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經營者以裝修、維護為(wei) 由停止經營,或幹脆“人間蒸發”。
預付費不良信息將披露
對於(yu) 頻頻出現的預付費投訴,市工商局副局長黃曉文表示,預付費卡除了本身的支付功能外,還有貨幣結算的功能,因此這對工商和金融等其他行業(ye) 主管部門來說都是一個(ge) 全新的課題,今年工商部門將加大對預付費企業(ye) 不良信息的披露。
市消協正在征集霸王條款,今年也要對預付費領域的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公開點評。“很多預付費卡的簽字確認都與(yu) 合同有關(guan) ”,黃曉文說,工商前期已對諸如美容、健身等特定行業(ye) 預付費中容易欺詐消費者的方麵進行了調研,去年11月還發布了《北京市預付費消費合同核心條款》征集意見稿,目前工商正研究製訂對預付費行業(ye) 的合同示範文本,“希望能盡快麵世”。
團購縮水投訴激增
另外,團購引發的投訴較快增長,共受理145件。團購活動多集中在餐飲、美容、美發、娛樂(le) 等項目,靠“超級優(you) 惠價(jia) ”吸引人參與(yu) ,但一些經營者拖延郵寄團購商品、商品或服務質量縮水、停業(ye) 導致消費者無法接受已團購的服務、拒絕按照團購說明提供商品或服務。
市消協秘書(shu) 長董青說,團購往往容易引發群體(ti) 投訴,消協打算提醒團購陷阱。
■ 焦點
東(dong) 西城朝海豐(feng) 投訴占八成
“3·15效應”導致3月投訴居全年首位
本報訊 (記者廖愛玲)市工商局12315主任韓淼特別指出,消費者投訴量在三四月份會(hui) 出現高峰期,呈高增長態勢,主要原因是“3·15效應”凸顯,每年3·15期間,社會(hui) 各界對消費者權益保護高度關(guan) 注,造成消費者訴求集中,因此3月份投訴量居各月之首。
同時,投訴的地域分布明顯,81%的投訴集中在海澱、朝陽、豐(feng) 台、西城、東(dong) 城五個(ge) 城區,而且熱點也與(yu) 各個(ge) 區域經濟布局吻合。海澱區,通訊類產(chan) 品和計算機及配套設備的投訴量遙遙領先;朝陽區家具類產(chan) 品的投訴量最多;豐(feng) 台的汽車及零部件投訴量居首位;而西城的服裝鞋帽投訴量占據單項商品投訴量榜首。
昨天,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教授夏學鑾認為(wei) ,3·15作為(wei) 消費者權益日逐漸有了影響力,很多消費者紛紛選擇這個(ge) 時候投訴,就是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各方重視並解決(jue) ,是維權意識增強的體(ti) 現。作為(wei) 執法部門還需要加大影響力度,讓消費者逐漸接受“天天3·15”的觀念。
■ 曝光台
工商曝光10消費侵權案例
江南匯售假酒、天安中醫醫院發違法廣告,均被處罰
本報訊 (記者廖愛玲)北京市工商局昨天通報2010年度消費侵權典型案例,天安中醫醫院、東(dong) 方國聖中醫藥研究院、涉嫌銷售假“五糧液”的江南匯餐飲等被點名曝光。
“曝光是給消費者提個(ge) 醒,對經營者給予震懾”,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曹中生稱,這10個(ge) 案例是從(cong) 2萬(wan) 多個(ge) 案子中選出來的,涉及醫療、保健食品、首飾材質等大量的虛假宣傳(chuan) 忽悠了消費者,曝光案例中有6個(ge) 都屬於(yu) 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2個(ge) 是違法廣告,2起銷售假酒案。江南匯餐飲有限公司、大佳源珠寶金行、韓影宮美容科技公司、天安中醫醫院、東(dong) 方國聖中醫藥研究院、華納牛頓生物技術公司、綠軒蜂膠食品銷售公司等均在黑榜上,目前,涉案企業(ye) 已受到處罰。
■ 消費警示
網頁鏈接銀行別輕易點擊
市消協和市銀行協會(hui) 提醒市民提防“釣魚網站”
本報訊 (記者廖愛玲)網銀的交易安全近期引起關(guan) 注,北京市消協和市銀行協會(hui) 昨天聯合發出消費警示,不要輕易相信陌生短信、電話,更不要點擊陌生網頁鏈接提供的銀行網站。
據兩(liang) 協會(hui) 介紹,近期少數不法分子以“網絡升級”為(wei) 由,通過手機短信和“釣魚網站”騙取客戶網銀信息,詐騙資金。事實上,他們(men) 並未攻破中行網銀安全係統,受害者多是受騙登錄假冒的銀行網站,泄露了用戶名、密碼、動態口令等關(guan) 鍵信息。
市消協和市銀行協會(hui) 提醒,消費者在使用網銀時不要輕易相信陌生短信、電話或點擊一些網頁鏈接提供的銀行網址,應通過銀行門戶網站登錄網銀,仔細查看歡迎頁麵上的“以往登入記錄”是否和實際登錄情況相符。同時要保護好網銀用戶名和密碼。兩(liang) 協會(hui) 介紹,在任何情況下,銀行和其他監管機構、執法部門等均不會(hui) 向客戶索要網銀密碼。
另外,也不要在公共場所,如網吧、公共圖書(shu) 館等電腦上登錄網銀,防止這些電腦裝有惡意的監測程序或被他人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