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ju) 行的西部五省2億(yi) 元捐款項目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來自雲(yun) 南、貴州等五省區的農(nong) 戶代表把親(qin) 手製作的民族服裝送給企業(ye) 家、慈善家曹德旺,把他打扮成一個(ge) “彝族老鄉(xiang) ”。這一刻,曹德旺笑了。受助者們(men) 不知道,在這筆善款到他們(men) 手中的過程中,眼前這位和藹可親(qin) 的富豪大多數時間都是板著臉的,對捐款的每一個(ge) 環節都保持著高度警戒。
10個(ge) 月前,這筆捐款似乎充滿了“夭折”的危機,因為(wei) 曹德旺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在半年內(nei) 將2億(yi) 元善款發放到近10萬(wan) 農(nong) 戶手中,且差錯率不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善款的3% 遠低於(yu) “行規”的10%。
這次捐款被稱為(wei) “史上最苛刻捐款”,曹德旺甚至還聘請、組建了專(zhuan) 業(ye) 的監督委員會(hui) ,對善款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這也開創了中國捐贈者對公益捐款問責的先河。
“史上最苛刻捐款”在社會(hui) 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如此苛刻的條件,無疑是對現行捐款體(ti) 製的一次挑戰。輿論好奇:它會(hui) 成為(wei) 今後公益捐款的標杆嗎?管理費比例及不夠透明的捐款使用披露機製,會(hui) 因此而有所鬆動嗎?
曹德旺說,他希望自己開了一個(ge) 好頭。
去年5月,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曹暉父子以個(ge) 人名義(yi) ,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向雲(yun) 南、貴州等五省區市的貧困家庭捐贈善款2億(yi) 元,這是國內(nei) 迄今為(wei) 止最大的單筆個(ge) 人公益捐款。
較真的慈善家:
“該省一分省一分”
談起這筆捐款,曹德旺動情地說:“西南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老百姓生活苦得很。我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苦,知道那種滋味。對於(yu) 一些偏遠山區的農(nong) 民來說,2000元錢可以說是他們(men) 的希望。”
5月4日,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會(hui) 長段應碧親(qin) 赴福建,與(yu) 曹德旺簽署了一份協議。“我們(men) 基金會(hui) 的項目一般都是秘書(shu) 處負責執行的,會(hui) 長很少參與(yu) 、具體(ti) 執行。這次我們(men) 會(hui) 長親(qin) 自出馬,足見重視程度。”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助理陳紅濤告訴記者。
在從(cong) 福建回北京的飛機上,段應碧心裏有些忐忑。他對同事說,這個(ge) 項目不是簡單的“發錢”,操作起來比其他項目難度大,因為(wei) 對方提的要求很高。
要拿到曹德旺的這2億(yi) 元捐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開出的條件是:捐款發放過程中差錯率不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3% 而目前我國《基金會(hui) 管理辦法》規定的管理費最高比例是10%。
被稱為(wei) “中國比爾·蓋茨” 的曹德旺是一位極具傳(chuan) 奇色彩的商界奇人。他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與(yu) 慈善事業(ye) 結緣。1998年長江水災,曹德旺捐出了人生的第一筆善款 300萬(wan) 元,從(cong) 此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wei) 年輕時吃過苦,曹德旺對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用他的話說:“該花一萬(wan) 花一萬(wan) ,該省一分省一分。”在他看來,要確保捐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到應該收到錢的人手中,而不是被“雁過拔毛,層層攔截”。
“我這裏有錢,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拿走了。”曹德旺說。
“史上最苛刻”:
基金會(hui) 違約就賠30倍
根據曹德旺與(yu) 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簽署的合同約定:基金會(hui) 必須在半年內(nei) 將2億(yi) 元捐款發放到西南五省區的近10萬(wan) 戶困難群眾(zhong) 手中;善款下發之後,將由評估機構隨機抽檢10%的受助家庭,如發現不合格率超過1%,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將對超過1%的部分予以30倍的賠償(chang) (最高賠償(chang) 額不超過項目管理費)。
該項目的管理費是600萬(wan) 元,這筆錢是按3%的占比計算出來的。曹德旺說,他知道“行規”規定的管理費比例是10%,他定出3%的比例並非刻意“為(wei) 難”基金會(hui) 。他請專(zhuan) 業(ye) 機構測算過,覺得600萬(wan) 元足矣。經過媒體(ti) 的廣泛報道,他成了所謂“最苛刻的捐款人”,曹德旺對此不以為(wei) 然:“3%的比例並不低,後來他們(men) 不就做成了嗎?”
“以前我們(men) 接手的項目,管理費的比例一般都是10%;3%的比例實在太低,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試驗過,這是對基金會(hui) 基本功的一次考驗。”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助理陳紅濤說,當初對要不要接這個(ge) 項目,領導心裏也直打鼓,甚至有同事信心不足。
“接下這個(ge) 項目,就是想讓大家知道,中國的公益基金是值得信賴的,從(cong) 而吸引更多的人更大膽地捐款。”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王行最表示。
另一個(ge) 挑戰是1%的差錯率。陳紅濤說,如果捐助的隻是上百人,把差錯率控製在1%以內(nei) 並不難,甚至能夠做到100%準確。但此番要把善款發放到分布在5個(ge) 省區的近10萬(wan) 農(nong) 戶手中,操作難度極大。“究竟哪些人需要幫助?怎樣才能確保錢安全到達他們(men) 手中?需要大量專(zhuan) 業(ye) 人員和渠道。”
曹德旺才不管這些,他有自己的邏輯。“做事情就要定下條條框框。”他說,“不是我對扶貧基金會(hui) 不信任,協議也不單單是約束扶貧基金會(hui) 的。他們(men) 可以拿著我這個(ge) 合同跟各地的領導說,我跟曹德旺合作,後門走不了,弄錯了我要賠償(chang) 。我的目的是讓扶貧基金會(hui) 有個(ge) 擋箭牌。如果有人想走後門從(cong) 這筆錢裏分流一點 做不到!”
他的“苛刻”遠不止此。從(cong) 一開始,他就對幫他發錢的基金會(hui) 保持高度的警惕,全程監督。作為(wei) 資深捐贈人,曹德旺成立了一個(ge) 專(zhuan) 門的監督委員會(hui) ,並請新聞媒體(ti) 全程監督;基金會(hui) 每10天就要向他遞交一份有關(guan) 項目進展的詳細報告。
和時間賽跑:
2億(yi) 捐款,6個(ge) 月,9萬(wan) 農(nong) 戶
“最苛刻捐款”給基金會(hui) 的執行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全程參與(yu) 項目執行的陳紅濤說,確定受助對象是項目實施過程中最基礎的一環,需要平衡各方麵的利益關(guan) 係,直接關(guan) 係到合同約定的差錯率能否實現,“搞不好會(hui) 吃力不討好,發錢還讓農(nong) 戶不滿意”。
他說:“我們(men) 曾在一個(ge) 村做過調查。我們(men) 問一個(ge) 村幹部: 捐款不是每個(ge) 人都能有,如果有3個(ge) 人分不到錢,你該怎麽(me) 辦? 他的答複是:我自己不要,再動員幾個(ge) 老黨(dang) 員不要,這樣就解決(jue) 了。 我們(men) 又問: 如果村裏隻有一半農(nong) 戶能得到捐款,該分給哪些人? 村幹部猶豫了一陣子說:這筆錢我寧願不要了,會(hui) 得罪人。 光一個(ge) 村就已經如此複雜了,我們(men) 的錢需要分給5個(ge) 省份的9萬(wan) 多戶,難度可想而知。”
錢發給誰?基金會(hui) 絞盡了腦汁。陳紅濤說,項目最後能成功,主要是有體(ti) 製保障及整合了各種資源。基金會(hui) 首先圈定了17個(ge) 項目縣,項目縣相關(guan) 部門共同確定受災貧困村獲捐資格的優(you) 先排序,鎖定受助村。
村子確定了,接下來就要排除“人”,要把“有錢人”排除在資助範圍外。規定極細,工作量也極大。“凡是在村裏當官的,開小賣部的,家裏有孩子出國讀書(shu) 的,一律排除在外。村委會(hui) 和村民小組提名符合條件的農(nong) 戶名單,再經民主討論決(jue) 定,而後進行公示,向村民公布監督舉(ju) 報電話,接受投訴和舉(ju) 報。最後組織誌願者前往項目村,對受助農(nong) 戶信息進行複核。多虧(kui) 大學生誌願者,他們(men) 的入戶核查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我們(men) 一共接到100多宗投訴,最後淘汰了約2%的農(nong) 戶。”陳紅濤說。
工作過程中,基層幹部有些鬱悶。例如,個(ge) 別鄉(xiang) 鎮、村組幹部的親(qin) 屬被排除在受益人之外。他們(men) 對項目不理解,甚至反感厭倦;覺得複雜的條件是對他們(men) 的不信任。
龐大的工作量也讓一些基層幹部叫苦不迭。僅(jin) 以《受助農(nong) 戶匯總表》為(wei) 例,每戶信息11項,受助人數1000人的鄉(xiang) 鎮需要錄入11000條數據,還不能有錯誤。
一般情況下,一個(ge) 鄉(xiang) 的受助農(nong) 戶信息,需要一名扶貧專(zhuan) 幹花2~3天的時間才能完成錄入。項目規模最大的貴州省望謨縣石屯鎮,更是需要錄入4700戶的51000多條數據,信息錄入工作人員卻隻是扶貧專(zhuan) 幹一人,工作量驚人。
以上工作都做完了,剩下就是怎麽(me) 發錢的問題了。曾出現過的捐款被“截流”或“縮水”的教訓,讓基金會(hui) 多長了個(ge) 心眼。為(wei) 了確保2000元“救命錢”不在發放過程中被截流,基金會(hui) 決(jue) 定:直接將錢打入農(nong) 戶的個(ge) 人賬戶,去除任何中間環節。為(wei) 此,他們(men) 給受助農(nong) 戶統一辦理了接收資助款的專(zhuan) 用存折。由誌願者複核農(nong) 戶信息時確認存折在農(nong) 戶手中,還要求受助農(nong) 戶簽字確認資金已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