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的來說,政府開支還是偏大,辦公用房、辦公用車等政府資產(chan) 也較多。目前提到較多的公務開支改革難度比較大,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既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開支加強監督,也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guan) 製度。
2011年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國財政支出規模將達10022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1.9%,這是我國年度財政支出首次超過10萬(wan) 億(yi) 元規模。在“支出壓力很大”的形勢下,保民生、減差距、壓經費成為(wei) 今年財政支出的重要落點。
根據2011年財政預算報告,中央財政用在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直接相關(guan) 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住房保障、文化方麵的支出合計10509.92億(yi) 元,增長18.1%;中央財政“三農(nong) ”支出安排9884.5億(yi) 元,增長15.2%;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37310億(yi) 元,增長15.3%。此外,農(nong) 業(ye) 水利、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等支出也與(yu) 民生密切相關(guan) 。民生支出合計將占中央財政支出的2/3左右。同時,財政將壓縮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用財經紀律約束黨(dang) 政機關(guan) 過緊日子。
保民生
與(yu) 百姓生活直接相關(guan) 的支出破萬(wan) 億(yi)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年初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當前及今後一個(ge) 時期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據2011年財政預算報告,今年將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礎上,集中財力辦好幾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大力支持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告訴《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在預算安排方麵,基本的導向就是要配合發展方式轉變和改善民生“還是突出前些年我們(men) 已經強調的基本重點,比如‘三農(nong) ’、教育、科技、醫療、住房等特別重大的民生方麵的投入,以及這些投入的可持續。”
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北財經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艾洪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民生問題始終是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注的重點,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men) 需要從(cong) 全方位入手,係統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補齊民生短板。令人欣喜的是,從(cong) 政府工作報告和財政預算報告裏看到了這方麵的部署。”
財政預算報告披露,中央財政用在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直接相關(guan) 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住房保障、文化方麵的支出安排突破1萬(wan) 億(yi) 元,合計10509 .92億(yi) 元,增長18.1%。
“我更願意用‘最基本的民生事項’,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這就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項。”賈康說。
根據財政預算報告,2011年集中財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包括六項舉(ju) 措,即全麵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率;大力支持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提高醫療服務和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推進公共租賃房、廉租房建設和農(nong) 村危房及城市棚戶區改造;支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xiang) 居民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進一步擴大新型農(nong) 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試點範圍,並將試點地區城鎮無收入居民納入保障範圍;加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nong) 田水利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等,切實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條件;支持節能減排和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此外,農(nong) 業(ye) 水利、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等支出也與(yu) 民生密切相關(guan) ,中央財政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大部分也將用於(yu) 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合計將占中央財政支出的2/3左右。
賈康表示“預算報告試圖給大家一個(ge) 直觀的印象,在這些代表性事項上,對應的財力大概到三分之二左右。但並不意味著這三分之二以外的財力就和民生無關(guan) 了,比如說我們(men) 的國防,顯然和民生有關(guan) ,要得到一個(ge) 和平發展環境,必須得投入。”
公共財政本來就是民生財政,財政支出向民生不斷傾(qing) 斜,說明我國公共財政正在回歸其本質。艾洪德說“隻有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百姓才會(hui) 有越來越強的幸福感,經濟社會(hui) 發展才會(hui) 有最堅實的群眾(zhong) 基礎。”
減差距
一般性轉移支付增幅18.5%
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還體(ti) 現在增加“三農(nong) ”、欠發達地區等重點支出,努力縮減城鄉(xiang) 、地區差距等方麵。
財政預算報告披露,2011年中央財政用於(yu) “三農(nong) ”方麵的支出安排達9884.5億(yi) 元,增長15 .2%。其 中 ,用 於(yu) 農(nong) 業(ye) 生 產(chan) 方 麵 的 支出3938.7億(yi) 元,對農(nong) 民的糧食直補、農(nong) 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支出1406億(yi) 元,促進農(nong) 村教育、衛生等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方麵的支出3963 .6億(yi) 元,農(nong) 產(chan) 品儲(chu) 備費用和利息等支出576.2億(yi) 元。
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方麵,轉移支付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37310億(yi) 元,增長15 .3%。其中,稅收返還5067 .99億(yi) 元,增長1 .4%;一般性轉移支付17336 .77億(yi) 元,增長18 .5%;專(zhuan) 項轉移支付14905.24億(yi) 元,增長17.1%。
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均衡性轉移支付安排6609.11億(yi) 元,增長21.2%。其中,安排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製獎補資金775億(yi) 元,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安排資金300億(yi) 元,提高三江源等生態功能區的財政保障能力。民族地區轉移支付安排370億(yi) 元,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繼續實施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製度,安排135億(yi) 元。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安排581億(yi) 元。
“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men) 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欠發達地區就會(hui) 得到更多的支持。”賈康說。
由於(yu) 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東(dong) 、中、西部地區間財力差異較大,中央政府有必要適當集中財力加以調節。中央財政收入除一小部分用於(yu) 中央本級支出外,更多的則是用於(yu) 對地方進行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相應形成地方財政收入,並由地方安排財政支出。
數據顯示,去年中央本級收入42470億(yi) 元,占全國財政收入51.1%。中央本級支出15973億(yi) 元,占全國財政支出17.8%;地方本級支出73603億(yi) 元,占全國財政支出82.2%。從(cong) 資金來源看,地方財政支出中平均有37.2%的資金來源於(yu) 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其中中西部地區財政支出平均60%以上的資金來源於(yu) 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有利地促進了地區協調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據悉,由於(yu) 轉移支付的力度不斷增強,現在人均財政收入靠前的很多是西部省區。
賈康進一步表示,在增加投入之外,財政還應該特別關(guan) 注績效,不光要花錢,還要花得更有效益。深化改革也是財政在分配方麵特別看重的“像醫療,大家都知道需要增加投入,但簡單增加投入並不一定能達到我們(men) 的意願,還要結合醫改進行機製性創新。”
壓經費
“三項經費”不超過2009年規模
在保障重點支出需要的同時,壓縮一般性支出被多次強調。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就指出,要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下決(jue) 心壓縮一般性支出,厲行節約。
根據財政預算報告,對2011年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三項經費支出按不超過2009年壓縮後的規模安排。嚴(yan) 格控製黨(dang) 政機關(guan) 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嚴(yan) 禁超標準裝修辦公用房,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牢記“兩(liang) 個(ge) 務必”,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yan) 肅財經紀律,堅決(jue) 反對鋪張浪費。
在規範公務用車購置方麵,財政部3月4日發布《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務用車預算決(jue) 算管理辦法》,旨在規範和加強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務用車預算決(jue) 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行政成本。其中規定,對各有關(guan) 部門編製的年度公務用車配備更新計劃,財政部門應當按照公務用車管理規定嚴(yan) 格審核。在此基礎上,統籌安排公務用車購置費用,並實行嚴(yan) 格管理。
“厲行節約是一個(ge) 長期方針”,賈康說,現在中央有一些具體(ti) 措施,比如壓縮各種會(hui) 議費用、控製出國人次等很多具體(ti) 事項都控製得更嚴(yan) 格。
過去一年,按照財政部2010年工作要點,在根據部門編製內(nei) 增人增支和公用經費正常增長情況核定部門公用經費的基礎上,中央部門公用經費統一壓縮5%,項目支出原則上按零增長控製。
賈康認為(wei)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是一些體(ti) 製性因素造成的,如果不改變這種體(ti) 製,隻是在管理上有所加強,以後發展的空間有限,進度上就不能有很高的期望。“而一旦配套改革能夠推進,行政成本降低就會(hui) 出現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