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數據顯示,2002年至2010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速達52%。廣東(dong) 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鄭建榮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一五”期間,廣東(dong) 省新設立境外企業(ye) 1364家,協議投資83.5億(yi) 美元,是“十五”期間的4.1倍。預計“十二五”期間,全省境外投資項目數年均增加20個(ge) 以上;建成若幹個(ge) 境外經貿合作區;培育2—3個(ge) 年銷售收入超200億(yi) 美元的本土跨國公司。
3月1日,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司長孔令龍對記者透露,發改委已經開始與(yu) 商務部醞釀中國企業(ye) 境外投資促進法,目前正在起草階段。孔令龍稱,發改委將大幅放寬對中國企業(ye) 境外投資的限製。
孔令龍表示,目前在“引進來”方麵,中國有《外商投資企業(ye) 法》,但是在中國企業(ye) 海外投資方麵至今沒有一個(ge) 國家層麵的比較完整的法律,“希望今後有一個(ge) 比較成熟的法律,這樣國內(nei) 的企業(ye) 也有所遵循。”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一個(ge) 很有可能的路徑就是,先製訂國家層麵的促進中國企業(ye) 境外投資的條例,然後再過渡到立法層麵。全國工商聯今年“兩(liang) 會(hui) ”將提交的《關(guan) 於(yu) 製訂有關(guan) 條例和完善保護協定促進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的建議案》中就建議,盡快製訂國務院《海外投資促進條例》,對現有部門規章進行清理整合。
此前,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李明光處長曾對媒體(ti) 透露,醞釀已久的《境外投資條例》已經形成了建議稿。據李明光介紹,該條例和配套管理辦法包括大幅度下放境外投資審批權限,為(wei) 我國企業(ye) 境外投資創造有利的法律環境和條件。
“十二五”期間,中國政府將繼續鼓勵中國企業(ye) “走出去”。孔令龍表示,發改委將大幅放寬對中國企業(ye) 境外投資的限製,從(cong) 本月起,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cong) 3000萬(wan) 美元提升到3億(yi) 美元,非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cong) 1000萬(wan) 美元提升到1億(yi) 美元,央企境外投資直接適用備案製,不需要經過審批。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曾表示“十二五”期間,商務部將更加重視“走出去”,統籌推進企業(ye) 對外開展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加工製造、農(nong) 業(ye) 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培育若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跨國公司,使其成為(wei) 我國參與(yu) 經濟全球化的骨幹力量和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