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CFLP)昨天公布的2011年2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2.2%,環比回落0.7個(ge) 百分點。回落幅度較上月明顯縮小,但是已經是連續第三個(ge) 月下降,並且已經降至最近6個(ge) 月來的最低點。不過,專(zhuan) 家表示,PMI雖然環比回落,但比去年同期仍回升0.2個(ge) 百分點。顯示當前經濟增長仍處在平穩適度增長區間。
從(cong) PMI各分項指數來看,整體(ti) 延續回落態勢,但降幅縮小。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jia) 格指數略有上升,升幅在1個(ge) 百分點以內(nei) ;其餘(yu) 各指數回落,其中生產(chan) 指數、產(chan) 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回落幅度較大,超過1個(ge) 百分點,尤其以采購量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最為(wei) 明顯,回落幅度超過2%。
值得注意的是,從(cong) 數據來看,市場價(jia) 格上漲態勢依然突出。2月份,購進價(jia) 格指數為(wei) 70.1%,比上月上升0.8個(ge) 百分點。
經濟回落的幅度不會(hui) 很大
■解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張立群分析認為(wei) ,2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回落態勢已經持續了3個(ge) 月,預示經濟繼續走低的可能性加大。但PMI指數仍然在50%以上的水平,表明經濟回落的幅度不會(hui) 很大。新出口訂單指數小幅提高,可能與(yu) 美歐經濟回升有關(guan) ,對經濟走勢不會(hui) 產(chan) 生重要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教授鄭超愚表示,雖然生活消費品類購進價(jia) 格指數已經平穩,但成本推升通脹壓力依然較大。未來CPI上漲的壓力依然很大。一是天氣原因帶來的旱情較為(wei) 嚴(yan) 重,存在糧價(jia) 炒作的可能性;二是近期中東(dong) 地區局勢動蕩,原油供應增長不確定性較大,後期仍可能繼續上漲;三是一些主要發達經濟體(ti)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給我國帶來了較大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
上海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胡月曉表示,雖然製造業(ye) 活動放緩,但仍在景氣區間內(nei) 運行,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並不大。在前期出台的控製物價(jia) 的一係列綜合措施下,需求的過度擴張勢頭被抑製,總需求的適當放緩有助於(yu) 提升經濟結構轉型的市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