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2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聽取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完成情況的匯報,研究部署加快推進現代農(nong) 作物種業(ye) 發展。
會(hui) 議指出,我國現有水庫絕大多數興(xing) 建於(yu) 上世紀50至70年代,限於(yu) 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水庫建設先天不足,經過多年運行,病險問題突出,嚴(yan) 重影響防洪安全。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先後作出一係列決(jue) 策部署,確定2008年起用3年時間完成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三年來,各有關(guan) 地區和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落實工作責任,積極籌措資金,狠抓建設管理。到去年年底,累計安排投資700多億(yi) 元,如期完成了7356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一是解決(jue) 了病險水庫泄洪設施標準低、大壩穩定性差、壩體(ti) 壩基滲漏嚴(yan) 重等突出問題,消除了工程安全隱患。去年汛期,全國多個(ge) 地區發生曆史罕見的暴雨洪水,除險加固後的水庫經受住了大洪水的考驗。二是恢複防洪庫容約35億(yi) 立方米,有效提高了防洪減災能力。基本解除了637座縣級以上城市、1.61億(yi) 畝(mu) 農(nong) 田以及大量重要基礎設施的潰壩洪水威脅,有效保障了水庫下遊1.44億(yi) 人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三是恢複興(xing) 利庫容約98億(yi) 立方米,增強了水資源調控和抗禦幹旱災害能力,保障了城鄉(xiang) 供水安全,改善了區域水環境。近兩(liang) 年我國部分地區發生嚴(yan) 重幹旱,除險加固後的水庫發揮了重要的供水抗旱作用。四是水管體(ti) 製改革積極推進,水庫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長效良性運行機製初步建立。
會(hui) 議決(jue) 定,在繼續鞏固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的基礎上,加快其餘(yu)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步伐,全麵消除水庫安全隱患。(一)2012年年底前,完成5400座小(1)型水庫除險加固。每座平均投資約450萬(wan) 元,總投資約244億(yi) 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投資168億(yi) 元。(二)2013年年底前,完成壩高10米以上、庫容20萬(wan) 立方米以上的1.59萬(wan) 座重點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每座平均投資約240萬(wan) 元,總投資381.38億(yi) 元,全部由中央財政安排。(三)2015年年底前,完成其餘(yu) 2.5萬(wan) 座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所需資金由地方安排。(四)對新出現的大中型病險水庫,加快推進除險加固工作,力爭(zheng) 2013年年底前完成。
會(hui) 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要認真總結近年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做法和經驗,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完善機製,狠抓資金使用管理,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工程質量、進度和安全。
會(hui) 議討論通過《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現代農(nong) 作物種業(ye) 發展的意見》。會(hui) 議指出,我國是農(nong) 業(ye) 大國,農(nong) 作物種業(ye) 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chan) 業(ye) 。在新形勢下加快發展現代農(nong) 作物種業(ye) ,對於(yu) 促進農(nong) 業(ye) 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改革體(ti) 製機製,完善法律法規,整合農(nong) 作物種業(ye) 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快速提升我國農(nong) 作物種業(ye) 科技創新能力、企業(ye) 競爭(zheng) 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基地為(wei) 依托、產(chan) 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ti) 化的現代農(nong) 作物種業(ye) 體(ti) 係。力爭(zheng) 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突破性優(you) 良品種,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優(you) 勢種子生產(chan) 基地,打造一批育種能力強、生產(chan) 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現代農(nong) 作物種業(ye) 集團,全麵提升我國農(nong) 作物種業(ye) 發展水平。
會(hui) 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土地複墾條例(草案)》。草案規定:生產(chan) 建設活動損毀的土地,按照誰損毀、誰複墾的原則,由生產(chan) 建設單位或者個(ge) 人負責複墾;曆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複墾。草案還就加強生產(chan) 建設活動損毀土地複墾的監管、規範曆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的複墾、建立土地複墾激勵機製、違法行為(wei) 的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