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權威人士上周末向財新記者透露,銀監會(hui) 上報的資本充足率、撥備率、杠杆率、流動性四大監管新工具已於(yu) 近日獲國務院批複,具體(ti) 指引已進入最後一輪意見征詢。
“最後一次征詢意見,主要還是流程需要,主要內(nei) 容已經敲定。”該人士表示,預計杠杆率、流動性指引預計將先期發布;撥備率(2.5%)仍需和財政部做最後協商,過渡期為(wei) 大行2年達標,中小行5年達標;動態資本工具短期內(nei) 將不會(hui) 大幅提高銀行資本要求。
“杠杆率進入最後一輪征詢意見,截至本月25日,預計最快3月份指引具體(ti) 指引就會(hui) 下發。”另一位大行風險部負責人透露。
多位監管人士向記者表示,前期倍受爭(zheng) 議的撥備率新規原則上不會(hui) 大幅度影響銀行利潤,以實現平穩過渡。
銀監會(hui) 自2009年底結合國際銀行業(ye) 監管改革趨勢,開始製定一係列新型監管工具,後被業(ye) 界稱為(wei) 中國版“巴塞爾Ⅲ”。其主要涉及對資本充足率、杠杆率、撥備率、流動性四個(ge) 方麵。其中,資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和撥備率(2.5%)指標的引入,對銀行資本和利潤有明顯的影響,備受市場關(guan) 注。
銀監會(hui) 主席劉明康亦在2009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hui) 上強調,希望這四項基礎監管指標,盡早發布規則,力爭(zheng) 兩(liang) 年內(nei) 開始實施。
根據最新下發的《中國銀監會(hui) 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改革發展加強風險防範的通知》顯示,銀監會(hui) 將加快推動巴塞爾Ⅱ和巴塞爾Ⅲ的同步實施,今年起步,並在“十二五”期間全麵實施新的國際標準。
“短期來看,銀行可以喘一口氣,但資本的長期約束壓力還是很大,今年以來中小行的連續再融資多是未雨綢繆。”前述大行風險部人士坦承,資本要求逐步增加是一個(ge) 趨勢,但由於(yu) 國內(nei) 經濟增長對銀行信貸的依賴,所以銀行的資本消耗仍會(hui) 很大。
2010年末正式發布的巴塞爾協議Ⅲ增加了由普通股和利潤留存構成的核心一級資本指標(不得低於(yu) 4.5%),提高了一級資本充足率,從(cong) 現行的4%上調至6%,資本充足率保持8%不變。
與(yu) 此同時,為(wei) 平滑經濟周期和信貸周期帶來的銀行資本波動,引入資本緩衝(chong) 運行機製,第一類為(wei) 資本留存資本緩衝(chong) (2.5%),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第二類是與(yu) 信貸過渡增長掛鉤的逆周期資本緩衝(chong) ,範圍在(0-2.5%之間)。
由於(yu) 銀行在正常年份還需要持有相應的留存資本緩衝(chong) ,實際有效的普通股、一級資本和總資本要求分別達到了7%、8.5%和10.5%。
“前者是必須計提,後者則有監管部門把握,2010年初銀監會(hui) 已經針對2009年信貸過渡增長將銀行資本要求提高2個(ge) 點。”一位接近銀監會(hui) 的權威人士表示,預計2011年信貸增速將回歸正常,這個(ge) 2個(ge) 點就需要和留存資本緩衝(chong) 2.5個(ge) 百分點對衝(chong) ,中間會(hui) 有0.5個(ge) 百分點的差額。
針對巴塞爾Ⅲ“落地”中國的影響,銀監會(hui) 國際部副主任陳穎亦撰文表示,短期看,由於(yu)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ye) 整體(ti) 資本實力較強,流動性充足,第三版資本協議對我國銀行業(ye) 壓力不大。但巴塞爾Ⅲ實施,正值我國銀行業(ye) 發展麵臨(lin) 嚴(yan) 重不確定時期,須特別關(guan) 注未來銀行業(ye) 的潛在風險。
2月20日,銀監會(hui) 最新發布的銀行業(ye)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中國商業(ye) 銀行整體(ti) 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12.2%,比年初上升0.8個(ge) 百分點;加權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wei) 10.1%,比年初上升0.9個(ge) 百分點。截至2010年末,281家商業(ye) 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