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如期發布1月份70大中城市房價(jia) 數據。這是《住宅銷售價(jia) 格統計調查方案》(以下簡稱《新方案》)實施後的首份數據。
按照新統計方法得出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jia) 格總體(ti) 呈現“普漲”態勢。
與(yu) 去年同月相比,70個(ge) 大中城市同比價(jia) 格上漲的有68個(ge) ,下降的隻有2個(ge) 城市。其中,漲幅超過10%的城市達到10個(ge) 。
相比大城市而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jia) 漲勢更加明顯。這其中包括海口、三亞(ya) 、蘭(lan) 州、宜昌等城市。漲幅最高的是海口,房價(jia) 同比漲幅達到21.6%。而在二手房方麵,70個(ge) 大中城市同比價(jia) 格上漲的有65個(ge) 。
在新“國八條”、滬渝房產(chan) 稅試點等嚴(yan) 厲調控政策下,房價(jia) 漲勢依然故我。
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總監林建暉認為(wei) ,按《新方案》統計的數據更加科學,治療了長期以來存在於(yu) 房價(jia) 統計中的痼疾。但和大多數市場人士的擔心一樣,林對本報記者指出,接下來在全國範圍內(nei) ,可能會(hui) 有更嚴(yan) 厲的新“國八條”執行細則出台。
更猛烈的政策?
人們(men) 對房地產(chan) 調控的不滿,已經傳(chuan) 導到了對房價(jia) 統計數據不滿。
中原證券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雖有2010年前後兩(liang) 輪樓市調控壓力,但全國房地產(chan) 市場調整幅度仍然弱於(yu) 預期,尤其是房價(jia) 未現下調。原屬淡季的2010年12月、2011年1月的成交量依然維持高位,房價(jia) 不跌反漲。
在此情況下,2011年1月底,中央政府果斷推出更加嚴(yan) 厲的第三輪調控政策——新“國八條”。新“國八條”是之前兩(liang) 輪調控政策的繼續強化,配合滬、渝的房產(chan) 稅試點以及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共同成為(wei) 本輪調控的三個(ge) 殺手鐧。
一直以來,房價(jia) 是主管部門製定調控政策的最重要依據之一。全國工商聯房地產(chan) 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聶梅生向本報記者指出,如果房價(jia) 不改上漲態勢,就一定會(hui) 出台調控政策。
2010年1月全國70個(ge) 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jia) 格同比上漲9.5%,到12月,房價(jia) 同比上漲的幅度下降到6.4%。年終盤點時,許多機構都充分肯定了2010年調控的成果——但問題在於(yu) ,此前的統計方法並不科學,很難反映房地產(chan) 市場的真實運行狀況。
聶梅生認為(wei) ,雖然上述漲幅看似逐月縮小,但實際上漲遠超統計數據。如果以2010年12月的數據和2009年1月的數據相比,很多樓盤實際上漲幅度超過一倍有餘(yu) 。
“2010年3月至4月兩(liang) 會(hui) 召開前後,短短幾十天之內(nei) ,北京許多項目的房價(jia) 就上漲30%-40%,但這些在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均無法體(ti) 現。”我愛我家房地產(chan) 經紀公司副總裁胡景暉對本報記者說。胡景暉曾作為(wei) 唯一的中介人士代表參與(yu) 了2010年3月初統計局召開的座談會(hui) 。
人們(men) 對房地產(chan) 調控的不滿,已經傳(chuan) 導到了對房價(jia) 統計數據不滿。彼時,針對全民質疑的“2009年房價(jia) 漲1.5%”數據,國家統計局召集業(ye) 內(nei) 人士一起“找問題”,探討究竟是統計方法出現問題,還是取樣失誤造成了居民實際感受的巨大差異。在會(hui) 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提出按網簽數據統計。隨後,統計局表態稱,將積極回應對房地產(chan) 價(jia) 格統計的質疑,2011年將穩步推動房地產(chan) 等價(jia) 格統計改革,認真實施《方案》。
房價(jia) 統計改革讓數據更接近“真相”,但房地產(chan) 調控仍舊任重道遠。新“國八條”要求各地政府要公布房價(jia) 調控目標,在聶梅生看來,很少有地方政府願意如此去做,2月16日北京市公布的調控細則中,並沒有透露具體(ti) 目標。但從(cong) 政策的嚴(yan) 厲程度來看,房價(jia) 上漲幅度過大,已經引起決(jue) 策層足夠的警覺。
北京出台新“國八條”執行細則後,一些房價(jia) 漲幅較大的省市已經做出表態。例如,海口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的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海口市目前正在研究製定新的“限購令”內(nei) 容,主要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強調控的力度。
統計改革仍需完善
在統計局房價(jia) 統計方案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刻的體(ti) 製改革問題。
統計局在發布2011年1月份房價(jia) 數據時表示,由於(yu) 《新方案》對數據來源渠道、指標設置、計算方法等影響價(jia) 格指數計算的主要因素都進行了相當大的調整,因此本月數據與(yu) 以往曆史數據不完全可比。
林建暉告訴記者,在美國,隻要向相關(guan) 機構付費,可以查到200年來各州的房價(jia) 數據,在中國,房價(jia) 數據還有不透明的地方,給主管部門的決(jue) 策帶來了困擾。
新方案的提出僅(jin) 僅(jin) 是改革的一小步。在市場人士看來,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jue)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dong) 經濟學院房地產(chan) 經濟研究所所長郭鬆海建議恢複全國房價(jia) 平均數據。去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他也是房價(jia) 統計的質疑者之一。
新方案中取消了全國房價(jia) 平均數據。郭鬆海認為(wei) ,該數據的取消,使國際上通用的衡量房價(jia) 的指標——房價(jia) 收入比名存實亡。
市場人士對改革也仍存有疑問。例如,亞(ya) 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提出,一手房數據統計經過改革後,會(hui) 更加客觀。但受到供給的影響,每月的成交結構不同,也會(hui) 影響到房價(jia) 出現非正常波動,這是統計局和住建委都不可控的。例如,如果當月高端住宅成交比例大,將影響平均房價(jia) 上升。
郭認為(wei) ,二手數據也還是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市場狀況,畢竟實地采價(jia) 過程中會(hui) 麵臨(lin) 很多的不可控因素。據了解,新方案對二手房數據的統計,采用中介公司上報與(yu) 調查員實地采價(jia) 兩(liang) 種方式。
鏈家地產(chan) 副總裁林倩向本報記者指出,不同的中介對待數據的嚴(yan) 肅性不同,而由於(yu) 門麵店的數量和業(ye) 務定位,有些中介的成交數據會(hui) 高於(yu) 市場。
郭毅認為(wei) ,真要想減少“陰陽合同”,就要加快調整二手房最低計稅價(jia) 格,使最低計稅價(jia) 格與(yu) 真實房價(jia) 水平接近,才能減少以避稅為(wei) 目的的人為(wei) 做低房價(jia) 。京版國八條也提出了相關(guan) 的改革。
此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中介人士向本報記者指出,在統計局房價(jia) 統計方案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刻的體(ti) 製改革問題。
該人士表示,關(guan) 於(yu) 房價(jia) 統計,在政府層麵有兩(liang) 個(ge) 係統。除國家統計局以外還有各地的住房管理部門。統計局有自己的城調大隊,各地住建委也有自己的網簽係統。這兩(liang) 套係統曾分別對外公布房價(jia) 數據,但是兩(liang) 套係統公布的數據卻存在差異。
“後來,住建委被要求閉嘴。”這位中介人士告訴記者,房產(chan) 中介每次會(hui) 分別向兩(liang) 個(ge) 機構同時上報成交數據,而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住建委係統提供的成交數據更具有參考性,甚至願意付費購買(mai) 。“為(wei) 了房價(jia) 統計更為(wei) 科學,兩(liang) 部門應該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