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兩(liang) 月餘(yu) 的家樂(le) 福“價(jia) 格門”事件,終於(yu) 進入了商務部的視野。
2月17日,在商務部例行會(hui) 議上,商務部發言人姚堅針對“家樂(le) 福進場費問題”正式表態。他表示,零供關(guan) 係問題的核心是中國製造業(ye) 發達,服務業(ye) 落後,供貨商有求於(yu) 大型零售商。
去年12月,國際零售巨頭家樂(le) 福與(yu) 頂新集團旗下的康師傅品牌由於(yu) 合同糾紛,引發家樂(le) 福“價(jia) 格門”等相關(guan) 事件。1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告稱,家樂(le) 福、沃爾瑪等部分超市門店存在虛構原價(jia) 、低價(jia) 招徠顧客高價(jia) 結算、誤導性價(jia) 格標示等欺詐行為(wei) ,已責成相關(guan) 地方價(jia) 格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最高處以50萬(wan) 元的罰款。
對於(yu) 上述係列事件除了行政處罰外,姚堅稱,商務部正會(hui) 同行業(ye) 協會(hui) 起草製定零售商、供貨商商品購銷合同規範,以解決(jue) 日益趨緊的供零關(guan) 係矛盾。
本報記者了解到,姚堅所指的“商品購銷合同規範”,已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擬定完成,並草擬定名為(wei) “《零售商、供應商商品購銷合同規範》”。
此前的2006年,商務部曾會(hui) 同發改委、公安部、工商總局等部委出台《關(guan) 於(yu) 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和《零售商促銷行為(wei) 管理辦法》。此次醞釀出台的“新草案”被業(ye) 內(nei) 人士解讀為(wei) 上述兩(liang) 規定的細化。
供零新規
家樂(le) 福事件發生後,盡管家樂(le) 福方麵采取了道歉等方式試圖平息事端,但供應商和消費者對此似乎並不買(mai) 賬。截至目前,家樂(le) 福事件尚無平息跡象。
對於(yu) 在此時點醞釀出台供零關(guan) 係新規,姚堅說,“希望通過零售商、供應商商品購銷規範化的合同,來解決(jue) 零供關(guan) 係中突出的矛盾,包括進場費等等這些問題。”
本報記者了解到,商務部等部門2006年出台兩(liang) 則辦法,目的就是規範供零關(guan) 係,但實際上,長期影響供零關(guan) 係的進場費等收費行為(wei) ,僅(jin) 是從(cong) 名目上進行了更改,零售商並未中斷對供應商收取各種費用。
“零售商掌握了渠道霸權,供應商則弱勢了很多。”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供應商對本報記者說,長期以來,賣場收多少費用,具有絕對話語權,甚至普遍存在索取回扣等現象,“供應商可以說是敢怒不敢言”。
在此過程中,一些供應商曾試圖抱團抗爭(zheng) ,但實際效果並不明顯。本報記者了解到,2006年左右,一些供應商為(wei) 了實現供零雙方交易公平,曾醞釀成立中國代理商聯合會(hui) 、北京代理商聯盟等民間組織,但中國代理商聯合會(hui) 經曆近5年的謀劃,仍處於(yu) 籌備階段。
“商務部等主管部門實際上也清楚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的矛盾在惡化。”上述供應商說。據本報記者了解,早在家樂(le) 福事件集中爆發前的2010年6月,商務部就已經委托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研究製定相關(guan) 措施進行規範。
來自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的消息稱,接到商務部委托之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與(yu) 10多家大中小型各類零售商、供應商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溝通與(yu) 調查。2010年12月底,這份名為(wei) 《零售商、供應商商品購銷合同規範》解決(jue) 方案提交到了商務部。
了解新規內(nei) 容的人士介紹,“供零新規”將細化2006年出台的《關(guan) 於(yu) 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和《零售商促銷行為(wei) 管理辦法》的內(nei) 容。
該人士還介紹,“供零新規”將通過規範購銷合同中不合理的、不透明的條款,以約束供零雙方的行為(wei) 。其中,所謂的不合理的、不透明的條款包括應付賬期界定、商品損耗界定、商品歸屬權界定等。
另外,本報記者了解到,在家樂(le) 福係列事件中,諸如銷售返點、促銷等影響供零關(guan) 係惡化的收費行為(wei) ,在上述辦法中都會(hui) 有涉及。
收費何時休?
目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擬定的“供零新規”尚未最終明確出台時間表。不過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家樂(le) 福、沃爾瑪等不斷爆發供零衝(chong) 突的情況下,上述新規實施的進程會(hui) 加快,“商務部能就此內(nei) 容進行公開表態,也說明離新規出台時間已經近了”。
另一位零售業(ye) 內(nei) 資深人士向本報記者解讀稱,“家樂(le) 福、康師傅之戰”,已經在並不牢固的供應商和零售商關(guan) 係上,打開了一個(ge) 缺口,必須有堵漏措施來解決(jue) 。
一位年銷售額在5000萬(wan) 元的超市供應商稱,多年來,零售終端強勢是不爭(zheng) 的事實,尤其是近年來情況變得更加嚴(yan) 重。他以家樂(le) 福為(wei) 例介紹稱,他與(yu) 家樂(le) 福的2009年合同扣點數(銷售返點)為(wei) 15%,2010年,該數據變為(wei) 了21%,這幾乎是食品行業(ye) 合同扣點的最高額度,他預估2011年,該數據不會(hui) 出現大的變動。
而隨著供零關(guan) 係惡化,個(ge) 中存有爭(zheng) 議的收費細目也開始浮出。北京代理商聯盟代表姚文華舉(ju) 例稱,超市費用包括兩(liang) 塊,一塊是前台費用,也就是合同中規定的扣點;另一塊是後台費用,在合同中沒有規定,或者隻是模糊界定,在實際執行中產(chan) 生的費用。
具體(ti) 而言,家樂(le) 福的收費項目主要有開戶費、新品進場費、新店開張費、老店翻新費、節慶費、周年費、年度促銷費、新店讓利費、DM海報費、堆頭費等24項,數額不等。
不僅(jin) 僅(jin) 是家樂(le) 福,上述年銷售額在5000萬(wan) 元的超市供應商稱,眾(zhong) 多超市的收費情況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收多收少而已。如果各家超市再增加返點等收費,我們(men) 幾乎已經沒有生存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yu) 近年來外資不斷滲透中國零售業(ye) ,外資零售企業(ye) 供零矛盾也表現得相對突出。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外商投資企業(ye) 在零售業(ye) 的投資,占年度的外商投資企業(ye) 的金額大概為(wei) 1%。2010年全年外商投資的零售業(ye) 新設的企業(ye) 是318家,同比增長13%,實際使用外資是10.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1%。
但姚堅也表示,包括進場費、包括零供關(guan) 係的問題,在這一階段表現比較突出,但它不僅(jin) 反映在外資企業(ye) 。零供關(guan) 係問題的核心就是中國製造業(ye) 發達,服務業(ye) 落後,造成了供貨商要有求於(yu) 大型零售商,這是核心的矛盾。
商務部新規能否為(wei) 超市亂(luan) 收費畫上一個(ge) 句號?北京代理商聯盟代表姚文華稱,“新規”肯定會(hui) 對緩和供零關(guan) 係間的矛盾起到一定作用。但新規出台後,必須落實監管和執行問題,如果新規流於(yu) 表麵,缺乏實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