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川企成群結隊省外招工

本報記者日前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成都、遂寧、宜賓、瀘州、內(nei) 江、綿陽、德陽、攀枝花等地,甚至連巴中、達州等以輸出勞動力著稱的地區,今年都有企業(ye) 前往省外招聘,招聘數量從(cong) 幾十人到幾千人不等。

本報訊(記者 梁現瑞)2月16日,省發展和改革委發布的《全省2011年就業(ye) 形勢分析》顯示,我省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呈現新趨勢。全年農(nong) 村勞動力向省外輸出同比增幅為(wei) 零。不僅(jin) 如此,近期,我省部分地區的勞動部門和企業(ye) 還前往周邊省市甚至沿海地區招聘勞動力。

這是近年首次出現的新情況。

記者從(cong) 金牛區人力和資源保障局辦公室獲悉,從(cong) 12日開始,金牛區就業(ye) 管理局局長徐柏林就帶領一支隊伍,赴貴州招兵買(mai) 馬。去年,一批勞動力密集型企業(ye) 入駐金牛區,帶來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但金牛區內(nei) 的勞動力供應非常有限,就隻得到外地招人。

宜賓智海摩托車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榮根也在春節後前往重慶,欲招聘80個(ge) 熟悉摩托車製造流程的技術工人。目前他們(men) 才招到20多個(ge) 。智海公司是南溪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首期投資1億(yi) 元。

南溪縣境內(nei) 另一家企業(ye) 南山射釘緊固器材公司,同樣到重慶和貴州等地招人。該公司人力資源部張清雲(yun) 介紹,近幾年他們(men) 都在重慶有招聘,但是像今年這樣,多家公司一起去招人,還是第一次。該公司為(wei) 應聘者開出的工資不遜色於(yu) 沿海企業(ye) ,普通員工獨立工作後,月平均工資一般可達2000~4000元。

一直是四川勞動力輸出地的廣東(dong) 等地,也成了川企招人的目標。去年12月,成都市金堂縣在東(dong) 莞日報上做了一個(ge) 整版的廣告,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金堂工業(ye) 園區和新開工的企業(ye) ,以及能夠提供的就業(ye) 崗位。

金堂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達18萬(wan) 人,勞務創收23億(yi) 元,占全縣農(nong) 民人均純收入的48%。然而,形勢已今非昔比。去年,金堂被成都市確立為(wei) “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基地”,之後項目簽約不斷,年內(nei) 就有30個(ge) 項目動工建設。截至去年十月,轄區內(nei) 的成阿工業(ye) 園就引進項目24個(ge) 。另一個(ge) 工業(ye) 園金堂工業(ye) 區,去年引進項目169戶,建成投產(chan) 企業(ye) 102戶。僅(jin) 這兩(liang) 個(ge) 園區,就將提供超過1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

延伸報道1

壓力:部分群體(ti) 依然就業(ye) 難

本報訊(記者 梁現瑞)根據最新發布的《全省2011年就業(ye) 形勢分析》,預計今年促進就業(ye) 麵臨(lin) 許多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但部分群體(ti) ,包括高校畢業(ye) 生,尤其是女大學生和文科類畢業(ye) 生,農(nong) 村富餘(yu) 勞動力、城鎮就業(ye) 困難人員就業(ye) 依然麵臨(lin) 較大壓力。

隨著農(nong) 房重建基本完成、災後恢複重建項目陸續完工,直接提供的建築業(ye) 、運輸業(ye) 崗位以及所帶動的服務業(ye) 崗位將減少,部分在災後重建項目中已實現就業(ye) 的勞動者可能麵臨(lin) 再次就業(ye) 的問題。災區各項工作逐漸走上正軌後,現有公益性崗位數量將減少,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ye) 困難人員的難度增大。

其次,今年普通高校畢業(ye) 生人數將再創新高,多數學生希望到政府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特別是壟斷行業(ye) 就業(ye) ,因而就業(ye) 壓力依然較大,尤其是女大學生和文科類專(zhuan) 業(ye) 學生就業(ye) 形勢依然嚴(yan) 峻。

農(nong) 村尚有約430萬(wan) 人需要轉移就業(ye) 。這部分人員在職業(ye) 技能、年齡、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等方麵多數處於(yu) 劣勢,其轉移就業(ye) 難度更大。

延伸報道2

矛盾:就業(ye) 崗位與(yu) 勞動者技能不匹配

本報訊(記者 梁現瑞)勞動力省內(nei) 轉移在增加。數據顯示,2010年省內(nei) 轉移同比增幅為(wei) 5.5%;在省內(nei) 就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人數為(wei) 17.84萬(wan) 人,同比淨增1.96萬(wan) 人,增長1.7個(ge) 百分點。

據我省21個(ge) 市(州)去年第四季度勞動力市場職業(ye) 供求狀況分析顯示,各技術崗位均處於(yu) 供大於(yu) 求的狀況,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和高級技師的崗位空缺與(yu) 求職人數的比率分別為(wei) 2.1:1、2:1和1.9:1。這說明就業(ye) 崗位技能要求與(yu) 勞動者技能結構不匹配,部分企業(ye) 招工難、部分求職者就業(ye) 難的結構性矛盾突出。

從(cong) 就業(ye) 方向來看,大學生選擇到非公有製單位就業(ye) 的人數增多,非公有製經濟已成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主要渠道。全年到非公有製單位就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人數為(wei) 17.67萬(wan) 人,同比淨增3.67萬(wan) 人,增長9個(ge) 百分點。

民族地區促進就業(ye) 有了新舉(ju) 措。藏區生源地積極開發牧區草場維護、鄉(xiang) 村道路協管、城鄉(xiang) 保潔等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未就業(ye) 的“9+3”免費職業(ye) 教育畢業(ye) 學生就業(ye) 。樂(le) 山市開展彝區農(nong) 村勞動力專(zhuan) 項就業(ye) 幫扶工作,製訂了 《彝區就業(ye) 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全年共組織4500名彝區農(nong) 村勞動力參加各類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其中少數民族1300人,實現彝區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3500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