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wan) 億(yi) 美元對15萬(wan) 億(yi) 美元,這是中國與(yu) 美國經濟規模的差異。換一個(ge) 評價(jia) 體(ti) 係則是另一種結果。美國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ye) 聯合會(hui) (Conference Board)11月10日發表報告稱,用購買(mai) 力平價(jia) (PPP)計算,到2012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超越美國。
這樣的結論,受到的多數是奚落和質疑。這主要源自PPP本身理論、方法及運用上的明顯缺陷。
不過,中國仍然準備認真對待這一統計評價(jia) 方法。2011年,中國將參加聯合國第八輪國際比較項目(ICP)調查。這是中國首次全國範圍參加這一調查。借此,人們(men) 可以了解中國目前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若轉換為(wei) 按PPP衡量後的規模及國際排名。
ICP是一項全球性統計合作項目,主要目的是測算各種貨幣的購買(mai) 力平價(jia) ,以便用PPP作為(wei) 轉換係數,將各國GDP轉換為(wei) 用統一貨幣單位表示,從(cong) 而比較和評價(jia) 各國的實際經濟規模和結構。迄今為(wei) 止,全球已經完成了七輪ICP統計活動。中國曾以11個(ge) 城市部分參加了第七輪國際比較項目活動。
11月11日,中國ICP部際協調小組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hui) 議。次日,國家統計局召開ICP調查工作部署視頻會(hui) 議,落實調查工作。
對於(yu) 這個(ge) 顯示各國相對地位的新視角,國家統計局特意說明,並不是用來替代原有的GDP核算。這顯示了一種謹慎的心理。
中國經濟:規模幾何?
上世紀,由於(yu) 沒有合適的GDP指標,也沒有GDP基礎數據,中國計算PPP很困難。特別是,PPP計算依據是支出法GDP,不是生產(chan) 法GDP,直到中國參加ICP,仍然麵臨(lin) GDP核算短板。
2007年12月底,世界銀行公布,中國2005年的購買(mai) 力平價(jia) 為(wei) 3.45,即1美元相當於(yu) 3.45元人民幣,並公布根據購買(mai) 力平價(jia) 折算中國GDP為(wei) 5.3萬(wan) 億(yi) 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與(yu) 此前世行的估算相比,中國的經濟規模“縮水”40%。
“縮水”的緣由,不是中國經濟發展出現了變化,而是因為(wei) 世行此前沒有獲得中國較為(wei) 詳實的資料,僅(jin) 根據零散資料估算得出PPP,高估了中國經濟的規模。
目前,比較不同國家的GDP,主流做法仍然使用匯率法。如果采用匯率法,即2005年全年人民幣兌(dui) 美元的平均匯率水平8.19,則當時中國GDP規模為(wei) 2.2萬(wan) 億(yi) 美元,位居世界第四。
而匯率法的缺點也明顯:如官方匯率隻反映國際貿易中可貿易品的價(jia) 格關(guan) 係和貨幣供求關(guan) 係,而GDP則涵蓋了一個(ge) 國家(或地區)的全部經濟活動,既包括可貿易品也包括不可貿易品。此外,官方匯率易受國家政策等非市場因素的影響而產(chan) 生波動,缺乏連續性和可比性。
世行一份報告指出,匯率是最直接和客觀的方法,而且是比較經濟和財富規模最有效的尺度。但是,它往往會(hui) 低估貧困地區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活動,因為(wei) 貧窮國家的非貿易品價(jia) 格相對要低很多。
ICP調查意義(yi) 何在?
據國家統計局透露,本輪全球ICP調查,主要有三個(ge) 目標:一是收集、編製和發布購買(mai) 力平價(jia) 數據,進行支出法GDP及其構成項目的比較,滿足國際社會(hui) 分析研究和決(jue) 策的需要;二是測算貧困PPP數據,為(wei) “千年發展目標”的減貧監測提供統計依據;三是通過開展ICP項目,提高發展中國家統計能力,特別是國民核算和價(jia) 格統計能力,改善宏觀經濟數據的可比性。
ICP自1968年開始實施以來,參與(yu) 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按PPP測算各國GDP數據及其他統計結果,在世行、IMF及其他國際組織分析研究、決(jue) 策、政策監測和評估中的應用呈不斷擴大趨勢。許多歐美國家甚至以PPP有關(guan) 數據製定駐外人員的工薪及補貼標準。
近年來,因主要國家貨幣匯率波動頻繁,各國綜合實力比較中,用匯率換算失真問題越來越突出,ICP調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
目前,中國參加第八輪ICP的整體(ti) 工作框架已搭建,但是技術方案需要世行統一協調。
上述資深人士介紹說,每一種商品和服務, 世行都有具體(ti) 操作方案。比如蝦,方案會(hui) 規定身長、寬等,附有很詳細的說明。
世行的第七輪ICP調查方案,將全球劃分六大區,每個(ge) 區選幾個(ge) 國家,形成一個(ge) “圈”,該區其他國家通過這個(ge) “圈”與(yu) 世界其他國家聯係起來。2011年,世界銀行仍劃分了六大區域,但是這次不在各區域選代表國,而是各區域國家都放到“圈”中,即每個(ge) 國家都可以與(yu) 其他179個(ge) 國家比較。
盡管PPP本身存在缺陷,但是通過參加ICP調查,測算PPP,對中國核算GDP和CPI有很大幫助。上述資深人士指出,目前中國GDP支出法核算仍然粗糙,可以通過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xi) ,找到差距,為(wei) 下一步改革專(zhuan) 業(ye) 統計打下基礎。
如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費,核算的標準做法是用住戶調查的人均消費支出乘以總人口。但是,目前住戶調查遺漏高收入者,使得人均消費偏低,從(cong) 而核算出的GDP居民消費這塊偏低。
目前中國統計CPI的做法是,國家統計局製定總體(ti) 方案,具體(ti) 規格品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選定。由於(yu) 采用指數方法,CPI匯總不會(hui) 出現同質不可比,但是跨省比較,就缺乏同質可比性。
通過ICP調查,中國各省份采用同樣規格品,可以計算不同省之間的價(jia) 格差異。這可為(wei) 中國製定地區收入分配政策提供依據,比如,各省的貧困線怎麽(me) 定。
PPP已被聯合國用作測算貧困線的依據。根據千年計劃,2015年各國的貧困率要下降一半。
聯合國針對發展中國家製定的貧困標準是每日每人消費1美元,如果按照2005年中國PPP計算,貧困標準線為(wei) 每年1260美元,低於(yu) 此即為(wei) 貧困人口,然後再進一步計算貧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