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市長許勤先後回應高房價之後,深圳的樓市調控政策正呼之欲出。
“深圳已計劃調整非本地戶籍人口的購房準入條件——購房人士社保繳納年限由1年變成3年,並於短期內執行。”2月24日,美聯物業深圳及惠州區董事總經理江少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他從可靠渠道獲得了這個消息。
限購升級的消息已傳遍深圳,但相關部門並未做出明確否認。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下稱“深圳規土委”)相關負責人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相關政策正在研究之中。
事實上,與北京、上海、廣州相比,深圳的限購政策最為寬鬆,上調非本地戶籍人口的購房門檻被認為在情理之中。
除了限購政策外,業內認為深圳還可能會在信貸、稅費等方麵進行調控。高漲了一年多的深圳房價將何去何從?
調控收緊信號
深圳限購升級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江少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非深圳戶籍人口購房社保年限由1年改為3年的政策已經確定,相關部門已開始采取行動。
盡管深圳規土委尚未公開發文,但其表示相關政策正在研究之中。
事實上,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其他一線城市相比,[
注冊香港公司]深圳的限購政策最為寬鬆,非戶籍人口購房隻需提供一年以上的社保繳納證明即可。在同等條件下,北京、上海、廣州對非本地戶籍購房的社保繳納要求分別是5年、2年、3年。
業內認為,在深圳房價上漲過快的背景下,將非深圳戶籍人口的購房社保年限上調最具可行性,可在短期內有效抑製投機性需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深圳新房價格指數同比漲47.5%,二手房同比漲42.6%,樓價漲幅領跑全國。
早在春節前夕,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市長許勤就先後就表示要出台相關調控政策。
1月28日,馬興瑞出席廣東省“兩會”時表態,深圳房價上漲確實影響到一批希望來此紮根的年輕人,深圳政府也在思考應對方案,包括增加保障房供應、加強深莞惠合作、開展棚戶區改造等。
2月4日,許勤在深圳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的答記者問環節也坦承,深圳去年的房價上漲過快,和全國一些城市房價的方向不太一致。
許勤透露,深圳無論是商品房還是人才房、保障房,去年的投入和供給都增長不少,包括舊房交易,但依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將繼續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計劃建設保障房40萬套,供應35萬套,可以從供給側進一步平衡市場、平抑價格。
“政策層麵,現在深圳房地產主管部門正在研究一些政策,既要惠及所有民眾,又要能夠使房價處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對這個問題,希望大家提出更多的意見和建議。政府也會和專業部門再進一步研究調控的政策。”許勤為深圳樓市調控打下了預防針。
房價緩衝劑
限購政策升級一旦執行,短期內將對深圳樓市起到一定平抑作用。
美聯物業認為,一方麵,由於擁有購房資格的人士將縮減,限購升級政策將引起觀望情緒,成交量在政策落地後將下降,時效估計在半年左右。另一方麵,由於政策將影響投資客入市,抑製炒風,有利於穩定樓價。
“雖然社保1改3提高了非深圳戶籍人口的購房門檻,但影響會比2010年首次出台限購政策時要小一些。”江少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購房者對限購政策早有認知,想要在深圳購房的非深圳戶籍人群大多都有繳納社保的意識,1改3隻會在短期內限製社保繳納年限不足的需求。長期來看,限購的作用比較有限。
江少傑認為,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內,[
香港公司注冊]對於深圳業主來說將會是一個陣痛期,但是對於買家及換房客而言,則將是一個痛快期。尤其是在二手房方麵,會有一些去年的投機者及企業主的拋盤。
深圳去年樓市的一個特點是投資客占比升高,有機構統計發現去年投資客占比近三成。
同時,深圳購房者善於利用高杠杆。根據鏈家市場研究中心的數據,2015年深圳個人住房平均貸款成數達到64%,其中二手房購房者中貸款購房的比例達到91%。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深圳一些投資客連首付款都不夠,靠信用卡套現、高息貸款等方式湊首付。一旦房價上漲未達預期,這些投資客將麵臨重大資金壓力。
在深圳鏈家市場研究中心總監肖小平看來,限購升級影響的群體比較有限,購房者可以通過將戶口遷入深圳等方式規避。她認為限貸、稅費政策的作用會更明顯,相信政府會出台一係列調控政策。
春節過後,業內也確實在流傳一份正在研究的政策清單,包括上述提到的非深圳戶籍人口購房社保年限由1年改為3年、個人普通住房對外銷售所需繳納的營業稅免征期由2年改為5年、首套房按揭貸款的要求提高與適當收緊房屋評估價等。
記者獲悉,目前深圳的銀行已經開始收緊信貸,審核更加嚴格,控製貸款額度。
“趕緊出政策吧,深圳房價再這樣漲下去很可能會崩盤。”在深圳已經有兩套住房的李先生這樣跟記者說道,房價上漲過快,他想換房的成本就會越高,期望房價能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