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因為(wei) 喜歡韓寒,所以才喜歡“ONE一個(ge) ”這款產(chan) 品嗎?
上周,在ONE於(yu) 蘇州誠品書(shu) 店舉(ju) 辦的展覽裏,我把這個(ge) 問題拋給了現場的一位兼職妹子。那是一個(ge) 尚未畢業(ye) 的高校學生,她的答案是“是啊”。最初她是韓寒的讀者,在微博上看到韓寒介紹ONE,下載後就一直使用至今。
這跟我預期中的答案相符。我沒有辦法統計ONE的用戶跟韓寒的粉絲(si) 重疊度有多高——我猜韓寒也沒什麽(me) 辦法,畢竟ONE很多內(nei) 容是不需要登錄就可以看的,[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可能不便於(yu) 用戶數據的獲取。但我個(ge) 人會(hui) 覺得ONE的用戶,尤其持續使用的忠實用戶,應該有很多都是韓寒的粉絲(si) 。再加上ONE上線之後一直沒有太多突破和變化。並且從(cong) 公開信息來看,韓寒現在的工作重心似乎更多放在做電影和曬女兒(er) 上。
自然而然,我會(hui) 覺得ONE隻是韓寒“做著開心”的一個(ge) 東(dong) 西,並沒有承載著他什麽(me) 野心。我猜很多同行、投資人都這麽(me) 覺得吧。
“那不很好嗎。首先我做著也開心,大家也開心。”韓寒笑了笑,“第二呢,商業(ye) 競爭(zheng) 是很殘酷的。那我們(men) 一直保持著這種無害的小清新形象,不知不覺慢慢就走到了現在。否則的話,你也很容易四處樹敵。”
1。
在36氪采訪韓寒的這一天,ONE還宣布了融資6000萬(wan) 元的事情。這是ONE的A輪融資,領投方是華創資本。ONE3.0版本也在當天正式上線,取名為(wei) NEWONE。內(nei) 容比以前更加豐(feng) 富,文字內(nei) 容開始結構化展現在產(chan) 品中了,還加入了音樂(le) 板塊和電影評分板塊。
韓寒提到這次改版的整體(ti) 邏輯:“我們(men) 原來是一個(ge) 基於(yu) 閱讀的APP,宗旨是陪伴文藝生活。但我們(men) 發現,原來的這種方式每天一篇文章一個(ge) 首頁圖一個(ge) 問題,一開始雖然很受歡迎,但是慢慢也會(hui) 遇到一些瓶頸。”
所謂的瓶頸在於(yu) ,靠原先那麽(me) 單薄的內(nei) 容維持用戶粘性太過吃力。團隊向36氪提到目前ONE的日活用戶接近百萬(wan) ,平均每位用戶的使用時長為(wei) 6分30秒左右。這個(ge) 數據看起來很不錯,但考慮到ONE在2012年剛推出時就因為(wei) 獨特的產(chan) 品形態以及韓寒的知名度,迅速爬到了AppStore免費榜榜首,三年後日活百萬(wan) 的話,應該算不上“一直保持高增長”。
這次改版後,ONE要把他們(men) 所覆蓋的用戶需求從(cong) “文藝閱讀”擴展到“文藝生活”。新增的音樂(le) 版塊每天會(hui) 推送一首歌曲,其中部分是原創音樂(le) 的首發——ONE的COO李靚雯向36氪提到他們(men) 手上已經有了近百首“優(you) 質原創歌曲”等著在平台上發布。這些歌曲會(hui) 伴以文字介紹、故事一起出現,把這首歌或者這個(ge) 音樂(le) 人的故事介紹得更透徹一些。對於(yu) 音樂(le) 人來說,這裏雖然不是一個(ge) 專(zhuan) 注的音樂(le) 平台,但每天隻推一首歌的聚焦再加上百萬(wan) 文藝青年用戶的基礎,能獲得的關(guan) 注度不會(hui) 太低。
電影是ONE覆蓋的另一塊“文藝生活”。但不同於(yu) 音樂(le) 和文字板塊是作為(wei) 內(nei) 容消費而存在的,電影板塊主要是工具屬性,以電影評分和影評功能為(wei) 主,也承載一點點的社交屬性,最終是為(wei) 了用戶粘性。ONE組織了一個(ge) 線下的評審團,每部上線產(chan) 品的電影ONE會(hui) 組織評審團先觀影、打分、寫(xie) 影評。最終產(chan) 品內(nei) 體(ti) 現的總分上,評審團打分和UGC打分會(hui) 有一個(ge) 權重比例。
評分體(ti) 係是ONE電影模塊的有意思的地方。用戶在這裏是可以給一部電影打負分的,但是並不能肆意妄為(wei) 。產(chan) 品內(nei) 現在有一套積分成長體(ti) 係,當用戶通過閱讀文章等長時間使用的結果後會(hui) 累積一定的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在產(chan) 品內(nei) 換書(shu) 等周邊,也可以換取一次負評的機會(hui) 。
為(wei) 什麽(me) 要把負評搞得這麽(me) 複雜?
“因為(wei) 你如果恨一個(ge) 人你就得真的恨。”韓寒帶著點嬉笑,在“真”字加重了音,“這個(ge) 社會(hui) 很多的戾氣,是因為(wei) 你罵人是沒有代價(jia) 的。但如果你罵人是有代價(jia) 的,你罵這句話需要花掉你的兩(liang) 三百積分,你會(hui) 罵的很謹慎。你會(hui) 確保你罵的人是你想罵的人,珍惜每一次罵人的機會(hui) 。”韓寒覺得負評這個(ge) 東(dong) 西太大殺傷(shang) 力了,這個(ge) 體(ti) 係能夠確保不會(hui) 有競爭(zheng) 片方刷負分的情況出現。
大費周章地設計這些機製,是因為(wei) 韓寒想把ONE的電影板塊做成一個(ge) 真正獨立第三方的電影板塊。他提到ONE的電影板塊,不會(hui) 和任何電影公司做任何合作。
“我們(men) 看到的市麵上所有帶電影評分的產(chan) 品,它和很多電影是有關(guan) 係的,要麽(me) 是營銷方、聯合營銷或者聯合出品,有的甚至投資了某部電影。這些App有的可能賣票多,有的評分比較有影響力,片方願意跟他們(men) 合作。你說我是一個(ge) 賣票的App,我現在是你的出品人,我還投資了你的電影500萬(wan) 元,又給你電影票補什麽(me) 的。。。。。。你的評分在我這兒(er) 能公正嗎?”
剛剛露出一絲(si) 銳氣,韓寒就補充說他其實能理解。“不是說這類電影App不好。我能理解他們(men) 的商業(ye) 模式就是這樣,而且他們(men) 也不會(hui) 把某些爛片吹捧得很好,也在盡量做到公平公正。但肯定多多少少會(hui) 受到商業(ye) 模式的限製。我們(men) 不會(hui) ,因為(wei) 我們(men) 不接受任何電影的合作。任何片方都不可能,我們(men) 連Banner上的電影廣告都沒有。”
不合作是因為(wei) 商業(ye) 模式不在此。ONE目前的營收有廣告、出版和IP銷售等幾塊,而實際上從(cong) ONE上線的第一年開始,他們(men) 就是一家盈利的公司。李靚雯向36氪提到的數字是,“當時隻有12個(ge) 人規模的時候,每年就有超過千萬(wan) 的盈利”。而2015年ONE仍然保持八位數的盈利,公司規模大概在50人左右。李靚雯介紹道之前的盈利主要是廣告和出版物的銷售,大概占了所有產(chan) 品盈利的百分之七八十,當中兩(liang) 者貢獻的比例相當。
IP銷售這塊從(cong) 去年才開始,但改變之後可能會(hui) 是很重要的一塊。這還得從(cong) ONE最基礎的模塊——文字閱讀——的改版說起。
2。
從(cong) NEWONE開始,[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ONE每天更新的文章不會(hui) 再隻限一篇,並且以前不方便觀看往期文章的問題也得到解決(jue) 。作者信息在產(chan) 品裏得到更顯著的體(ti) 現,用戶可以在作者的個(ge) 人主頁裏看到Ta所有作品,因而“連載”或“文集”也變得有可能。之前分開的“文章”和“問答”現在合並成為(wei) 了一個(ge) tab,叫做“閱讀”。
總結起來就是,原本碎片化的內(nei) 容在這裏被更結構化地呈現了,而且作者的地位也得到進一步凸顯。
這個(ge) 改變是因為(wei) 文章內(nei) 容不隻要作為(wei) 文章內(nei) 容存在了,ONE更希望這些文章能成為(wei) IP。當我問韓寒這是否意味著ONE的發展會(hui) 有點像垂直在文藝領域的盛大文學時,韓寒說“差不多”。
“我們(men) 以前是為(wei) 他們(men) 源源不斷地貢獻這些力量。每次我們(men) 的作者出來之後,就被別的地方簽走了,或者文章被買(mai) 走了。但事實上,我們(men) 自己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ONE之前和外部作者的合作是通過結稿費的形式,一篇文章一定的稿費,但是在作品的版權上不會(hui) 合作。去年開始,他們(men) 簽約了一批作者,大約在二三十位左右,這些作者貢獻的內(nei) 容版權會(hui) 和ONE共同擁有。ONE希望在平台上把這些作者的作品或者他們(men) 本人打造成IP,然後輸送給產(chan) 業(ye) 鏈內(nei) 的其他環節轉製成其他作品。
已經開始做的是出版圖書(shu) ,上麵提到過這一塊的收入已經占了2015年ONE整體(ti) 盈利的30%-40%左右。韓寒提到他們(men) 平台上書(shu) 賣得最好的作者,比如蔡崇達和張皓宸,銷量都突破了一百萬(wan) 冊(ce) 。而ONE每個(ge) 季度的精選集,也有平均每冊(ce) 超過五十萬(wan) 的銷量。
“我們(men) 現在的出版規模已經接近於(yu) 一家中型出版社的規模了。平台上一個(ge) 新的作者,我們(men) 可以做到5萬(wan) 、8萬(wan) 甚至十幾萬(wan) 。很多文藝類的圖書(shu) 我們(men) 甚至能做到市麵平均數字的5倍到10倍左右。”韓寒提到,團隊本來在出版商渠道上就有積累——可別忘了韓寒和團隊的老本行,以及ONE本身用戶基數,他們(men) 在出版的數量和利潤裏上都做得不錯。
但圖書(shu) 不會(hui) 是最終一環。在韓寒看來圖書(shu) 這一環帶有一點“傳(chuan) 遞”的功能:把文本相對碎片的內(nei) 容集結成一個(ge) 具有更強邏輯的作品。未來,這些IP還是要轉製成價(jia) 值更顯著的影視作品。“這些作者我們(men) 都會(hui) 跟他們(men) 有影視上的代理權。有了出版物之後,作品會(hui) 變得比較成熟,我們(men) 自然會(hui) 往影視的方向走。”
到這裏再提醒一下,別忘了這兩(liang) 年比較專(zhuan) 心的新領域:電影。《後會(hui) 無期》於(yu) 2014年夏天卷走6億(yi) 票房之後,韓寒開始做起了他的電影生意,去年他開了一家電影公司。
韓寒提到“公司發展非常好,希望在2017年能夠做成業(ye) 內(nei) 排名前五甚至前三的電影公司”,去年這家公司還投資了《萬(wan) 萬(wan) 沒想到》大電影。韓寒真的不是在“玩”而已,他瞄準的是整個(ge) 泛娛樂(le) 產(chan) 業(ye) 鏈。
但自己有電影公司,又做電影又投資電影,這跟ONE的電影板塊也太利益相關(guan) 了吧?
“的確存在這個(ge) 問題,就是我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該怎麽(me) 辦。”韓寒說首先他會(hui) 確保ONE會(hui) 一視同仁,不會(hui) 跟他的電影公司有任何合作,“但是另外一點,人,總歸會(hui) 有一個(ge) 情麵在裏麵。ONE上麵的用戶的確有不少是我的讀者。如果我真的發現他們(men) 因為(wei) 是我的讀者而給我的電影打了很高的分數,那索性我的電影就不上ONE了。這是有可能的。”
“但是說實話,如果我出了很差的作品,往往我的讀者會(hui) 比誰給的分數都低。他們(men) 跟其他的粉絲(si) 不一樣,他們(men) 對我有著更高的要求。當我的東(dong) 西質量稍差的時候,我蒙混不過去。”
聊到這裏韓寒表情帶著點哭笑不得:
“有時候我覺得我寫(xie) 了一篇博客,我自己心裏也知道寫(xie) 得沒那麽(me) 好,那我想寫(xie) 都寫(xie) 了別浪費嘛。要不就發了唄。發了之後,果然我的讀者,而且都是非常忠實的讀者們(men) 就開始‘我擦你怎麽(me) 變成這樣了’,‘這種質量你都拿出來’。我相信他們(men) 會(hui) 給我最苛刻的批評。一方麵我為(wei) 有這樣的讀者驕傲,但有時候,你還真的好希望有一些什麽(me) 都不管永遠隻知道‘棒棒噠’的粉絲(si) 啊。”
3。
NEWONE宣傳(chuan) 片的創意是,旁白中有很多人一句一句說著“你變了”,變得跟以前怎麽(me) 怎麽(me) 不一樣了。然後最後一幕韓寒坐在鏡頭前,扭過頭來說了一句:改變,是為(wei) 了更好的陪伴。
說實話,表情太僵硬了,以至於(yu) 看完你就了解韓寒為(wei) 什麽(me) 隻做導演不上陣了。但這支宣傳(chuan) 片想體(ti) 現的意思是傳(chuan) 達到了:ONE一直在變化,但是一直是跟著用戶需求在變化的。誰能要求一個(ge) 企業(ye) 不變?
韓寒當然也不能不變。從(cong) 高中成名,到後來乘著博客和微博獲得極大關(guan) 注,再到現在的“企業(ye) 家”,韓寒馬上34歲了,當了你們(men) “嶽父”也兩(liang) 三年了。
那變在哪了?
“首先我覺得我沒有變態,這是很好的。”韓寒開著玩笑,“另外,我就打一個(ge) 最簡單的比方。我們(men) 剛剛聊得電影評分這個(ge) 事兒(er) 。如果是高中時候的我,我會(hui) 直接說你們(men) 這些網站不公平、不公正,你們(men) 還評分,評個(ge) 毛啊。我會(hui) 說的很直白。但現在我會(hui) 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因為(wei) 我覺得他們(men) 首先對電影還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另外他們(men) 也在竭力地去保持自己的公平公正,隻是迫於(yu) 生存的壓力不得不和這些電影做一些合作。”
更加平和,更加會(hui) 換位思考,韓寒覺得這是自己最大的變化。
李靚雯一年前才加入ONE擔任COO,但是認識韓寒也好幾年了。她也覺得韓寒這幾年本身有著很大的成長,一年比一年成熟,思考問題的方式也越來越不像一個(ge) 隨性的文化人。“很多文化人會(hui) 很隨意,很看不慣很多東(dong) 西。韓寒以前也這樣,會(hui) 去講一些東(dong) 西。但現在的韓寒,他並不是沒有這個(ge) 態度了,而是他對這個(ge) 世界的看法和解讀會(hui) 越來越全麵。”
李靚雯還提到這次決(jue) 定拿融資、往IP平台發展,也不是一個(ge) 拍腦袋的事情。他們(men) 從(cong) 一年前就在規劃這些事情,韓寒覺得現在內(nei) 容做到一定程度了,出版的規模和簽約作者的數量也到了一定規模,所以選擇現在去開啟更大的布局。
投資方華創資本的海燕是一直和韓寒對接的。海燕提到接觸之下,韓寒是一個(ge) 非常合格的企業(ye) 家,對ONE作為(wei) 一個(ge) 產(chan) 品,對ONE作為(wei) 一個(ge) 企業(ye) 和一個(ge) 團隊,都有足夠成熟的考慮。華創對韓寒個(ge) 人以及ONE未來想做的文化產(chan) 業(ye) 平台都有足夠的信心,加上ONE的用戶數也有百萬(wan) 、之前積累的內(nei) 容價(jia) 值也比較明確。所以雙方也沒有在價(jia) 格方麵有什麽(me) 糾結。
但我還是好奇,當一些早期的讀者喊著韓寒變了、韓寒不再銳利了,韓寒自己是一種什麽(me) 感覺?
“哇塞我怕我銳利起來他們(men) 都接受不了。”韓老板再度以強行玩笑開始回答一個(ge) 問題,“其實是這樣。在這個(ge) 時代,我覺得當你看到的越來越多,讀得越來越多,你會(hui) 發現它並不是一個(ge) 非黑即白的時代。很多時候你所謂的那種銳利和尖刻,是廉價(jia) 的。你一個(ge) 人要變得銳利不容易嗎?你張口就罵就行。最難的恰恰是,你把一個(ge) 事情當中的一二三四五說清楚,用最好的方式,有理有據地去表達。這樣可能比以前的銳利更高階一點。”
4。
那現在的“企業(ye) 家”韓寒經營著兩(liang) 家公司,業(ye) 餘(yu) 還賽賽車,對文學的熱情在嗎?
“在。但是因為(wei) 經濟上的獨立,可能不會(hui) 那麽(me) 高產(chan) 。以前在經濟上麵其實是,非常難純粹支持我的文學創作的。我以前比賽,賽車,那時候成績還不好,你得自己買(mai) 車、自己付你車隊的錢。你比著比著錢就有了。那沒錢怎麽(me) 辦呢?寫(xie) 書(shu) 。而且當時賽車的東(dong) 西又貴,寫(xie) 書(shu) 的報酬又少。可能那時候我的靈感隻能支持寫(xie) 一點點,但是我沒有辦法。為(wei) 了我的賽車,我要強行把這本書(shu) 寫(xie) 出來,靠才華硬撐,否則我就沒有辦法參加比賽了,我就買(mai) 不起輪胎、買(mai) 不起發動機了。所以我每得的一個(ge) 冠軍(jun) ,其實都有我讀者的版稅在上麵。”
韓寒覺得現在的情況反過來了,賽車變成的興(xing) 趣甚至是“放鬆活動”,而經濟也早已不是問題。“包括在寫(xie) 《我所理解的生活》,或者《1988:我想和這個(ge) 世界談談》的時候,在經濟上沒有擔憂,其實能夠更多的把時間放在創作上。我相信寫(xie) 書(shu) 不跟寫(xie) 別的一樣,你寫(xie) 長篇小說,再牛逼的作家都沒有辦法一年寫(xie) 三四本。總是三四年寫(xie) 一本。所以我現在更希望想明白,好好寫(xie) ,不要辜負花錢買(mai) 我書(shu) 的讀者。以前有的時候我是辜負他們(men) 的,人家花錢買(mai) 本書(shu) ,其實我是硬湊了一本。”
所以目前韓寒最主要的經曆還是放在ONE和電影上。哪個(ge) 更重要,他覺得沒法說。“當然我心裏可能會(hui) 認為(wei) 有某樣東(dong) 西其實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希望,還是有別的東(dong) 西可以去平衡它。那種感覺就像你吃點甜的,又要吃鹹的。否則很容易你遇到一些挫折、不順利,反而就容易不愛了。”
我總覺得韓寒熱愛那麽(me) 多事情,不會(hui) 是出於(yu) 巧合而已。一個(ge) 人總不會(hui) 是隨機的喜歡這個(ge) 、碰巧又喜歡那個(ge) 。賽車手、作家、企業(ye) 家、導演、電影投資人,這些東(dong) 西中最大的共性是什麽(me) ?
“我覺得會(hui) 有共性,但是我好像還沒找到。我以前隻總結出了一點,就是我不管我導演、寫(xie) 書(shu) 、賽車或者開公司,都得坐在一張椅子上。這是我總結出來的唯一一點。”親(qin) 和韓老板再次強行玩笑,“如果你能總結,你也可以幫我總結一下啊。”
掙錢算嗎?“我覺得不算吧。要不我早就上真人秀了,在那宣傳(chuan) 我們(men) 的App還能有很好的效果。價(jia) 格也開得很高。我當然是喜歡錢的,但是不會(hui) 放在很前列的一個(ge) 位置。”
聊到最後,我替廣大的女婿們(men) 問了一個(ge) 問題:“網絡上大家這麽(me) 消費你和你的女兒(er) ,你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嗎?”
“我覺得最關(guan) 鍵是,分辨一樣東(dong) 西的善意和惡意。比方說,當時大家都知道我有小朋友了,那其實外麵的娛樂(le) 媒體(ti) 就已經開始買(mai) 照片了。價(jia) 格還出得挺高,甚至我的一些同事都受到邀約,說你哪天去韓寒家如果能拍張照片我們(men) 就出多少錢來買(mai) 。後來我覺得,因為(wei) 我從(cong) 來沒公布過,越是藏著掖著,人家才會(hui) 覺得這個(ge) 新聞價(jia) 值特別高,越可以產(chan) 生交易。再後來你好像覺得,總有一天會(hui) 被人家拍到的,那還不如直接就把女兒(er) 照片po到網上了。可能大家也比較喜歡,就很多這樣的玩笑。但最重要的是,確定一個(ge) 人是善意或者惡意。”韓老板覺得善意的東(dong) 西,就無所謂了。
聊天中的韓老板其實挺愛演的,講到這裏他做了一個(ge) 語重心長的皺眉表情。“有時候我發張照片,人家覺得我真的像AV女優(you) ,我覺得沒關(guan) 係。我相信包括有人說,你怎麽(me) 最近變醜(chou) 了,這麽(me) 醜(chou) ,我都相信他不是真的覺得我醜(chou) ,我覺得他是善意的。”
“我覺得未必啊。”我也適時善意地補刀。
“哈哈哈哈哈,”韓老板大笑幾聲,簡直就像是朋友間開玩笑笑到快要破音的那種,雖然我們(men) 一個(ge) 小時前素未謀麵,“好,我記住你了!”
原創文章,作者:theth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