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二三線城市真的成為創業者新的夢想搖籃嗎?

自從(cong) 去年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 的號召,“草根創業(ye) ”“人人創新”就成了新的全民運動,互聯網+、智能硬件、物聯網、互聯網金融等借著移動互聯網的東(dong) 風大行其道。移動互聯網也繼續橫向蔓延,一是下鄉(xiang) ,二是海外。於(yu) 是二三線城市,甚至中小城鎮成為(wei) 了巨頭們(men) 爭(zheng) 相搶奪的戰略要地,而中小創業(ye) 者也將二三線城市作為(wei) 自己的大本營。這二三線城市創業(ye) ,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今日我們(men) 不妨聊聊。

二三線城市,創業(ye) 者愛恨交加

先講一個(ge) 例子,去年無錫某集團公司與(yu) 平安銀行合作開創了“物聯網金融”新模式,[注冊(ce) 美國公司費用]目前已應用於(yu) 汽車、鋼鐵行業(ye) 等。這樣的創新模式誕生在無錫這樣一個(ge) 江南二三線城市著實讓創業(ye) 者們(men) 驚訝和好奇,這給創業(ye) 者又是什麽(me) 信號。難道二三線城市真的能成為(wei) 創業(ye) 者新的夢想搖籃?

其實,移動互聯網經曆了這幾年的野蠻生長,一線大城市已然被巨頭瓜分完畢,而二三線城市或真的大有可為(wei) ,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中,地、縣級成熟用戶占比35%,比例最高;其中自由職業(ye) 、個(ge) 體(ti) 戶、私營企業(ye) 主用戶最多,藍領用戶次之。隨著二三線城市綜合水平的提升,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移動終端價(jia) 格的降低等。二三線成為(wei) 無疑成為(wei) 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增量市場。

但盡管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進一步加速了移動互聯網的進程,創業(ye) 者開始更有機可“乘”,但如今創業(ye) 的真實常態並非“得償(chang) 所願”。大多數創業(ye) 者更多的是在壓力、焦慮、抑鬱、苦悶中艱難掙紮:沒有穩定的收入、等著錢的員工、家人、時不時造訪的工商稅務、需要一步步紮實通過實踐驗證的商業(ye) 模式、網站服務器被惡意攻擊運維程序員卻高價(jia) 難求、行業(ye) 巨頭威脅壓迫。。。極少數能成為(wei) BAT,大多數在生死邊緣掙紮,這種冰火兩(liang) 重天的境遇更加值得我們(men) 思考中小創業(ye) 者該如何前行。

起底創業(ye) 成功的關(guan) 鍵點

響鈴這貨不是什麽(me) 成功的創業(ye) 人士,也談不出條條是道的成功學,但和萬(wan) 千仍在堅持或垂死掙紮或大步邁進的創業(ye) 者有著共同的體(ti) 會(hui) ,創業(ye) 就是錢、人、模式、環境四者的融合。

首先是模式,也就是如何實現差異化或成本領先或規模化,麵對不同的人群和地域,標準化和本地化如何取舍,這涉及到的不僅(jin) 僅(jin) 隻是產(chan) 品模式、盈利模式、運營模式等等。

其次是錢,主要包括投資人的資金支持和其他社會(hui) 力量的支持,尤其是政府及其政府政策。如無錫設立了全國跟投比例最高的創業(ye) “種子基金”(用於(yu) 支持創業(ye) “種子期”項目,最高跟投比例達到1:1.5,配套以高達30%比例的創業(ye) 風險補償(chang) ,對社會(hui) 風投機構在本地範圍內(nei) 投資早中期科技型創業(ye) 企業(ye) 或項目所造成的損失給予最高30%的損失成本補助)。在成都創業(ye) 的海歸,如果項目前景被看好、科技含量高,最多可獲得300萬(wan) 元的項目資助;大連為(wei) 了吸引海歸創業(ye) 推出三大政策,落戶大連海外學子創業(ye) 園的企業(ye) ,可享受免租金、稅收優(you) 惠等利好政策等等,這些都是巨大的政策紅利,很有可能成為(wei) 初創公司的救命稻草。

再次是人,這不僅(jin) 是指用戶市場,還包括創業(ye) 團隊。比如凡是大學較為(wei) 密集、有大量大學生資源的二三線城市中大學生創業(ye) 較多,而較符合大學生創業(ye) 的往往是“輕資產(chan) 類”的互聯網創業(ye) 項目,對起初資本需求不高,對IT 網絡知識要求較高。創業(ye) 團隊的心態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知道創業(ye) 本身是件苦逼的事情,且是九死一生。根據最新的蓋普洛幸福指數,34%的創業(ye) 者說他們(men) 很焦慮,這比其他類型的工作者高 4%。45%的創業(ye) 者說他們(men) 很有壓力,比其他類型的工作者高 3%。不但如此,創業(ye) 艱辛的同時還可能“顆粒無收”,美國 INC 雜誌的一篇文章《The Psychological Price of Entrepreneurship》就曾提及:根據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師 Shikhar Ghosh 的調查,VC 投資的創業(ye) 企業(ye) 總計有四分之三 的最後都失敗了。Ghosh 還發現,超過 95%的創業(ye) 企業(ye) 達不到他們(men) 預期的目標。所以麵對創業(ye) ,戒驕戒躁,微笑麵對,不注重績效結果卻更關(guan) 注自我狀態,在好的心態上讓自己的創業(ye) 之路更加順暢。

最後是環境,這一是區域文化,比如成都、廈門相對休閑、鼓勵創新,所以遊戲業(ye) 較發達,二是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如杭州的互聯網創業(ye) 長盛不衰,西部二三線城市中以成都、重慶、武漢和西安互聯網發展勢頭也較為(wei) 猛勁。長三角已是傳(chuan) 感器、軟件開發與(yu) 係統集成企業(ye) 的集聚區和項目應用的先導區。無錫已成為(wei) 我國唯一的國家傳(chuan) 感網創新示範區,並已形成了覆蓋信息感知、網絡通信、處理應用、共性平台、基礎支撐等五大架構層麵的物聯網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三是看城市政府(尤其是高新技術園區)是否相對較開明、透明。

所以,如今創業(ye) 絕不是光憑發起人的一腔熱血或是一個(ge) 好的idea,也不是單靠資本的助推,行業(ye) 的大趨勢發展。它給我們(men) 創業(ye) 者的是時機、產(chan) 品、團隊、行業(ye) 、政策等多維組合的命題。城市隻是其中一項影響因素,成就不了勝利,也釀造不出悲劇。

中小創業(ye) 者該怎麽(me) 辦

所以,接下來,我們(men) 中小創業(ye) 者或許可以換一個(ge) 角度,[美國公司年審報稅]去看待創業(ye) ,尤其是麵對行業(ye) 方向選擇、投融資變化、政策變動、產(chan) 品或商業(ye) 模式變換、團隊成員去留、盈利好壞情況等等。

一、行業(ye) 跨界、組合式創新帶來新機會(hui)

我們(men) 暫且不去評斷或猜測物聯網金融能走多遠,但這種將兩(liang) 個(ge) 看似毫不相幹的行業(ye) 結合在一起,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給產(chan) 品建立一種立體(ti) 感和縱深感卻是一個(ge) 好的思路和方向。太多的創業(ye) 者都在埋怨自己所在的行業(ye) 紅海一遍,麵對殘酷廝殺,心灰意冷。殊不知行業(ye) 與(yu) 行業(ye) 的相互滲透相互融會(hui) 也許能為(wei) 你開拓新天地,從(cong) 原有的競爭(zheng) 中撕開一道口子,找到新的藍海。新的商業(ye) 模式或者是對現有模式的替代和推翻,或者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做橫向融合,滴滴打車的分享經濟模式是,智能設備的玩法也是。從(cong) 傳(chuan) 統到現代,從(cong) 東(dong) 方到西方,跨界的風潮愈演愈烈,這給我們(men) 創業(ye) 者帶來了更多機會(hui) 。當然創業(ye) 者在做跨界創新時仍需把握7大基本原則:1、資源匹配,2、品牌效應疊加,3、消費群體(ti) 一致性,4、品牌非競爭(zheng) 性,5、互補原則,6、品牌理念一致性,7、以用戶為(wei) 中心。跨界是為(wei) 了共贏,融合需不忘初心。

二、觀風向看動向,產(chan) 業(ye) 集群提供新思路

我們(men) 暫且不去妄想自己能不能遇到和無錫物聯網一樣發展的好機遇,但創業(ye) 者在城市選擇、行業(ye) 方向把握,甚至辦公地點確定的時候應該關(guan) 注城市的政策支持和地域的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等。都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風一是行業(ye) 發展大趨勢,二是政府政策環境,三是產(chan) 業(ye) 集群狀況,孤掌永遠難鳴。無錫物聯網的最先發軔,或多或少受到當地政府一貫理解創業(ye) 、支持創新、包容失敗的理念影響。所以建議創業(ye) 者們(men) :

1、關(guan) 注當地政府關(guan) 於(yu) 創業(ye) 的政策及相應支持,即便拿不到免費的地和減免的稅,政策鼓勵的行業(ye) 總能找到更多機會(hui) 。

2、關(guan) 注地區的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不做孤軍(jun) 奮戰的獨鳥。每個(ge) 地區都有自己的基因和長處,北京中關(guan) 村的高新技術、深圳華強北的電子產(chan) 業(ye) 、重慶的汽車機械製造業(ye) 、杭州的電子商務園區,江浙的服裝產(chan) 業(ye) 、泉州晉江成熟的鞋服製造。。。中小創業(ye) 者大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區域資源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鏈的集中度獲得生存空間。

3、認清大小城市的利弊。大城市成熟市場有自己的好處也同樣麵臨(lin) 著問題,比如遭遇大公司排擠,模式容易被抄襲,人才可能被挖空,規模小容易被忽視等等。而小城市也有自己長處,營銷上有句:不做大池塘裏的小魚,要做小池塘裏的大魚。其中取舍,利弊得失,唯有創業(ye) 者自行決(jue) 斷。

三、單點突破做深做透,找引爆點給自己生存機會(hui) 。

中小創業(ye) 者一直處於(yu) 尷尬的境地,如果進入巨頭蠶食的紅海,自己連根骨頭都可能沒啃到就被行業(ye) 淘汰了,好不容易找到所謂的藍海,龐大的市場需求和自身不堪一擊的現有體(ti) 量就需要做好平衡,於(yu) 是 微創新,實現單點突破,才可能出奇製勝。因為(wei) 不要怕產(chan) 品有缺點,就怕產(chan) 品沒亮點。麵對勁敵傷(shang) 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更平更擠的互聯網隻有找到極簡的點,中小創業(ye) 者才可能產(chan) 生引爆。因為(wei) 相對巨頭,中小創業(ye) 者沒有規模優(you) 勢,沒有資源沉澱,唯有單點突破做深做透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四、端正心態,幸福創業(ye) 或有新收獲

最後就是人的心態,都說這是一個(ge) 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ge) 最壞的時代,創業(ye) 不再停留在老百姓的嘴巴上或政府的紅頭文件上,而是進入了人人都是創業(ye) 者的時代。一如有網友調侃:“這年頭,你見朋友聊個(ge) 天,不聊幾句用戶痛點、商業(ye) 模式等與(yu) 創業(ye) 相關(guan) 的話題,都感覺你跟當下潮流脫節了。”就如無錫高新區首度提出創業(ye) 幸福指數的概念,在關(guan) 注創業(ye) 者的成功光環之外,也開始關(guan) 注創業(ye) 者的生存狀態。(特別注解:創業(ye) 幸福指數是基於(yu) 無錫高新區有力的創業(ye) 輔助政策而提出的聚焦創業(ye) 者身心健康,綠色創業(ye) 環境打造,創業(ye) 資源、人才、融資需求供應等內(nei) 容的評估體(ti) 係,相比各地名目繁多的創業(ye) 項目評審,“創業(ye) 幸福”更多聚焦創業(ye) 者本身的感受體(ti) 驗。例如,處於(yu) 孵化期的創業(ye) 企業(ye) ,即使是創業(ye) 遇到了暫時的挫折或者失敗,隻要創業(ye) 者願意持續地將這份事業(ye) 堅持下去,政府對諸如場地費用減免等方麵的扶持政策不設時間限製,堅定的支持創業(ye) 者“玩下去”。)這是政府對創業(ye) 的態度,那我們(men) 呢。我們(men) 中小創業(ye) 者又該以一種什麽(me) 樣的心態去麵對創業(ye) 和個(ge) 人得失呢。當盈利與(yu) 否不再是衡量企業(ye) 成敗的唯一標準時,我們(men) 不妨去關(guan) 注用戶和創業(ye) 者自己。用戶的口碑才是輸贏的關(guan) 鍵,如果是采用違背社會(hui) 道德的虛假宣傳(chuan) 或者置用戶安全於(yu) 不顧,賣得再好的產(chan) 品也不應得到弘揚,錢賺得多但員工心累老板心也累的商業(ye) 模式也不應該得到鼓勵。

在商業(ye) 文明發展到今天,在物質到如此充裕的現在,當創業(ye) 從(cong) 信仰變為(wei) 一項行動時,無論身處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隻要還在路上,我們(men) 都應該多問問自己:創業(ye) ,我們(men) 幸福嗎?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