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ye) 是民生之本。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就業(ye) 優(you) 先,以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記者了解到,青海創業(ye) 者活躍指數(即平均每萬(wan) 名經濟活動人口中的創業(ye) 者人數)隻有全國平均水平的70%。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按照《報告》的要求,以創業(ye) 帶動就業(ye) ?
去年,我省就業(ye) 創近年來最好水平,[香港公司做賬報稅]登記失業(ye) 率控製在3.2%以內(nei) 。但王予波代表坦承,我省創業(ye) 促就業(ye) 仍在起步階段。“差距就是機遇,就是奮鬥方向。”王予波話鋒一轉,多年來我們(men) 堅持把創業(ye) 就業(ye) 作為(wei) 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促進就業(ye) 創業(ye) 政策措施,加大就業(ye) 技能培訓,去年西寧市建成投用20家創業(ye) 孵化基地,創業(ye) 培訓2500人,創業(ye) 帶動就業(ye) 8000多人,發放創業(ye) 小額擔保貸款9500萬(wan) 元,進一步激發了全民創業(ye) 熱情。目前,西寧、格爾木市為(wei) 國家級創業(ye) 型城市,海東(dong) 、玉樹、德令哈市為(wei) 省級創業(ye) 型城市,一個(ge) 以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熱潮正在全省以點帶麵地蓬勃興(xing) 起。
大學生是就業(ye) 主力軍(jun) 。《報告》說,要實施好大學生創業(ye) 引領計劃,落實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促進計劃。我省如何有效化解大學生就業(ye) 壓力?
作為(wei) 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何峰代表對我省大學生就業(ye) 有著深切感受。他說:“狠抓教育和就業(ye) ,就真正牽住了青海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牛鼻子。”我省出台了《大學生創業(ye) 引領計劃實施工作方案》和《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從(cong) 經費、培訓、服務等方麵提出了16項創新政策和30項具體(ti) 措施,去年免費培訓了8000多名畢業(ye) 生,召開了6場大型招聘會(hui) 和48場小型招聘會(hui) ,全省高校畢業(ye) 生總體(ti) 就業(ye) 率達89.4%。
何峰認為(wei) ,從(cong) 長遠和現實考慮,解決(jue) 大學生就業(ye) 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調整教育結構和高校專(zhuan) 業(ye) 結構。去年我省組建了3所高職院校,當年審批、當年組建、當年招生。各高校通過采取增招、減招、限招、隔年招和停招等手段調整招生結構,以青海民族大學為(wei) 例,加大深受市場歡迎的理工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力度,全校近一半專(zhuan) 業(ye) 和學生是理工類。
“小康不小康,關(guan) 鍵看老鄉(xiang) 。”轉移富餘(yu) 勞動力是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報告》指出,要實施農(nong) 民工職業(ye) 技能提升計劃。去年我省轉移農(nong) 牧民就業(ye) 117萬(wan) 人次,但也應看到,相對而言,我省企業(ye) 容納就業(ye) 崗位有限,農(nong) 牧民技能單一,外出打工意識不強,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我省代表們(men) 認為(wei) ,[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首先要強化政府的責任體(ti) 係,把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納入政府考核目標,進一步完善職業(ye) 培訓、就業(ye) 服務、勞動維權“三位一體(ti) ”的工作機製,對農(nong) 牧民培訓和轉移給予一定數額的交通補貼和生活補貼。同時,將農(nong) 牧民就業(ye) 納入援青工作,在就業(ye) 、創業(ye) 、培訓、見習(xi) 等方麵,完善就業(ye) 援青工作機製,提高就業(ye) 技能,實現省內(nei) 外轉移就業(ye) ,努力讓每一位群眾(zhong) 創業(ye) 有路、就業(ye) 有崗、實現理想有機會(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