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第三屆大學生創業(ye) 集市互聯網專(zhuan) 場在該校行政樓廣場及圖書(shu) 館學術報告廳舉(ju) 行,來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廣東(dong) 中醫藥大學以及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的12個(ge) 大學生落地企業(ye) 及30個(ge) 學生創業(ye) 團隊參加創業(ye) 集市,一批優(you) 秀的90後大學生現場展示他們(men) 的創意和創業(ye) 成績。
在本次創業(ye) 集市的現場,[盧森堡公司注冊(ce) ]記者發現項目多集中在互聯網領域。不少大學生利用互聯網創業(ye) 門檻低、效率高的特點,紛紛做起小老板。兼職、外賣、社交、團購等項目在創業(ye) 集市上琳琅滿目,他們(men) 的項目多來自生活中的創意,解決(jue)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來自華農(nong) 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陳濱豪就是其中之一,他現在已是廣州卓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法人。今年5月,陳濱豪與(yu) 師兄合夥(huo) 開發了全國首款基於(yu) 微信應用的高校智慧校園,將各種有趣的應用如“搖一搖簽到”、“掃碼投票”等植入微信,目前已有近三萬(wan) 用戶。陳濱豪介紹,他的團隊正在開發基於(yu) 微信的高校會(hui) 務係統,以實現更高效的無紙化會(hui) 務管理,有望應用於(yu) 該校即將舉(ju) 行的團員代表大會(hui) 上。
融資曾經是不少大學生創業(ye) 團隊的攔路虎,而“眾(zhong) 籌”這種新方式為(wei) 解決(jue) 他們(men) 的資金問題提供了另一種可能。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碩士生王海帶領自己的比逗團隊創辦了B E PO T A T O餐廳,他通過線上和線下兩(liang) 種方式進行運營。在線上給大家建立一個(ge) 虛擬的交友空間,在線下建立一個(ge) 實體(ti) 的餐飲平台,推出各種嘉年華活動,讓大家既能用餐,又能交友。他的餐廳就是通過眾(zhong) 籌的方式來獲得資金的。B E PO T A T O在剛運營的階段就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收益,甚至突破了月盈利30萬(wan) 元的大關(guan) 。
來自華農(nong) 藝術學院的大四學生、樂(le) 去網創始人紀德財透露,他創辦的是一款教育類的團購網站,如雅思培訓、U I設計以及各種資格證培訓等,幫助學生在眾(zhong) 多的培訓機構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產(chan) 品,並可以享受折扣,目前已經吸引了不少培訓機構進駐,紀德財也希望通過眾(zhong) 籌方式尋找新的創業(ye) 小夥(huo) 伴。
“領著95後的身份證,有著80後的成熟和穩重,善於(yu) 和70後的行業(ye) 大佬博弈。”在本屆創業(ye) 集市上,年僅(jin) 19歲的大學生張議雲(yun) 這樣介紹自己,並分享了他的創業(ye) 項目———口袋兼職A P P。張議雲(yun) 的第一桶金來自13歲時自學編寫(xie) 的一個(ge) [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免殺木馬”程序,因此自2008年開始他就再也沒有向家裏要過生活費,高中時跟網友一起合辦的“黑客”培訓基地使他獲得每個(ge) 月一萬(wan) 多元的穩定收入。上大學以後,張議雲(yun) 馬不停蹄地投入了口袋兼職項目,也正式接觸資本市場,成功獲得了200萬(wan) 風投。張議雲(yun) 坦言,創業(ye) 就是一種樂(le) 趣,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價(jia) 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