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漸成風尚,今年800多名應屆生剛領畢業(ye) 證就已著手創業(ye) ,比去年同期激增70%。[伯利茲(zi) 公司注冊(ce) ]值得關(guan) 注的是,“無就業(ye) 意願”也成了少數大學生畢業(ye) 即無業(ye) 的一個(ge) 重要原因。
日前,上海市教委、市人社局通報全市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情況。2014年上海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各項就業(ye) 指標與(yu) 去年同期持平。
上海市教委學生處處長平輝介紹說,2014年上海高校實際畢業(ye) 生數為(wei) 17.56萬(wan) 人,非上海生源占60%。截至6月25日,上海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簽約率為(wei) 72%。
相對而言,文科生就業(ye) 依然困難。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陸靖表示,今年上海高校招生報名中,文科生占42%。但從(cong) 社會(hui) 需求的就業(ye) 崗位數看,高校文科生培養(yang) 比例應在35%以下。未來幾年,高校還要進一步調整專(zhuan) 業(ye) 設置。
高校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正逐步成為(wei) 上海大學生就業(ye) 的重要途徑。截至6月底,上海有828名應屆畢業(ye) 生選擇自主創業(ye) ,比去年同期增加70%。545人領取自主創業(ye) 證,比去年同期增加近四成,其中研究生389人。
上海目前已有開業(ye) 擔保貸款和貼息、[伯利茲(zi) 注冊(ce) 公司]經營場地、提升創業(ye) 能力和技能培訓補貼等多方麵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ye) 。畢業(ye) 生創業(ye) 者可申請50萬(wan) —200萬(wan) 元額度的開業(ye) 擔保貸款;啟動創業(ye) 前還可申請最高額度為(wei) 15萬(wan) 元的創業(ye) 前擔保貸款。全市50多個(ge) 開業(ye) 園區,要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低成本的注冊(ce) 經營場所,並開展針對性的創業(ye) 指導與(yu) 孵化服務。
為(wei) 促進就業(ye) ,去年以來,上海實施了離校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實名製”登記製度。按照政策,畢業(ye) 後6個(ge) 月以上未找到工作的上海市畢業(ye) 生,若屬於(yu) 零就業(ye) 家庭等就業(ye) 困難人員,可在政府購買(mai) 的公益性崗位實現安置性就業(ye) 。從(cong) 2013年起,屬於(yu) 城鄉(xiang) 低保家庭的大學畢業(ye) 生,還可獲得一次性求職補貼,補貼標準今年提高為(wei) 每人1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注冊(ce) 法國公司]“就業(ye) 意願不足”已成了阻礙少數學生就業(ye) 的重要內(nei) 因。今年上海地區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需求崗位在10萬(wan) 個(ge) 左右,初步統計,目前已有招聘崗位高達17萬(wan) 個(ge) 。但上海的高校學生就業(ye) 情況並未大幅躍升。
陸靖說,這些就業(ye) 崗位中約40%在小微企業(ye) 。一方麵,小微企業(ye) 存在發展不穩定、薪酬與(yu) 學生期望不一致等問題;另一方麵,新一代大學生個(ge) 人職業(ye) 生涯規劃意識較強,如果初次就業(ye) 單位與(yu) 其規劃不一致,寧可不就業(ye) 。此外,不少家長雖然擔心孩子成為(wei) “啃老族”,但仍然抱著挑揀心態,支持孩子不就業(ye) ,繼續尋找“輕閑、收入高、離家近”的好工作。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就業(ye) 促進處副處長李國虹說,上海所有畢業(ye) 一年內(nei) 未就業(ye) 、市場化就業(ye) 確有難度的畢業(ye) 生,都將納入幫扶範圍,以助其實現就業(ye) 創業(ye) 。此外,上海還在抓緊出台有關(guan) 新政策,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拓寬畢業(ye) 生就業(ye)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