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和下放52項行政審批事項,減少部分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將3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wei) 後置審批。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出台三項改革措施,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創業(ye) 就業(ye) 。
在取消和下放的52項行政審批事項中,關(guan) 於(yu) “享受小微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核準”,“對吸納下崗失業(ye) 人員達到規定條件的服務型、[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商貿企業(ye) 和對下崗失業(ye) 人員從(cong) 事個(ge) 體(ti) 經營減免稅審批”等34項,直接關(guan) 係到投資創業(ye)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指出,取消這些審批,有利於(yu) 減少中間不必要環節,為(wei) 優(you) 惠政策真正落地創造條件,能更好釋放市場活力,促進擴大就業(ye) 。
以取消“享受小微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核準”審批事項為(wei) 例,以往國家出台了稅收優(you) 惠政策,常常因執行征管過程的道道限製和門檻影響了效果,此次無疑是政策落地掃清了障礙。
職業(ye) 資格製度是我國科學評價(jia) 人才的一項重要製度,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集中表現為(wei) 考試太亂(luan) 、證書(shu) 太濫。有的部門、地方和機構隨意設置職業(ye) 資格,名目繁多、重複交叉;有些機構和個(ge) 人以職業(ye) 資格為(wei) 名隨意舉(ju) 辦考試、培訓、認證活動,亂(luan) 收費、濫發證,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就業(ye) “門檻”。
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注冊(ce) 盧森堡公司]在保持資質資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減少部分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先期取消一批準入類專(zhuan) 業(ye) 技術職業(ye) 資格。今後,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和各地區、各部門自行設置的各類職業(ye) 資格,不再實施許可和認定。
現行製度下,創辦一個(ge) 企業(ye) 並不容易,先要到主要部門取得行政許可證,才能到工商部門申辦營業(ye) 執照,這就是所謂“先證後照”。在等待許可過程中,因為(wei) 不具有企業(ye) 法人資格,創業(ye) 者往往難以開展招工、洽談、簽約、貸款等企業(ye) 前期籌備工作。
為(wei) 此,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將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回收處理許可、農(nong) 業(ye) 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shu) 核發、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等3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wei) 後置審批;下一步,還要將現有前置審批事項中的大多數改為(wei) 後置審批,由“先證後照”改為(wei) “先照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