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列專(zhuan) 題:
大學生就業(ye)
如今,大學生已經是遍地都是,再也不是八九十年代,上完大學就有了金飯碗的時代了。畢業(ye) 就等於(yu) 失業(ye) 的幾率越來越大,大學生就業(ye) 問題已經提上日程!反觀創業(ye) 前景,我們(men) 進行討論。
大學生自主創業(ye) 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黨(dang) 和政府的要求。早在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hui) 議上,江澤民同誌在他的講話中就從(cong) 發展高等教育的角度,深刻闡述了進行創業(ye) 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李嵐清同誌在這次會(hui) 議的報告中更是從(cong) 政策措施上提出支持學生創業(ye) :“要探索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的有效途徑和相應的政策措施。通過政府設立小額貼息貸款,或借助社會(hui) 風險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大學生開辦、承包和改造企業(ye) ,特別是小型科技民營企業(ye) ”。在黨(dang) 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shu) 記指出,各級黨(dang) 委、政府以及教育、人事等有關(guan) 部門必須要全力以赴,解決(jue) 好大學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和創業(ye) 問題。 ——來源:《都市家教》2009年第1期供稿文/成強 張普強
高校健康發展的必然。加強大學生創業(ye) 教育也是高校擴招繼續健康發展的要求。因為(wei) 如果擴招後培養(yang) 出來的大量畢業(ye) 生不能順利地就業(ye) ,將反過來製約擴招的發展,從(cong) 而阻礙中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階段向大眾(zhong) 化教育階段邁進的步伐,要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其中一個(ge) 有效的辦法就是解決(jue) 好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問題。如果高等學校再按照過去的思路培養(yang) 人才,以所謂的“適應性”來搶占現成的就業(ye) 崗位,路就會(hui) 越走越窄;若改變就業(ye) 教育思維模式,樹立創業(ye) 教育新理念,使高校畢業(ye) 生不僅(jin) 是求職者,而且成為(wei) 工作崗位的創造者,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問題是可以解決(jue) 的。
大學生自主創業(ye) 問題分析
盡管有政府和學校等多方麵的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ye) 之路並非暢通無阻。在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ye) 還是一個(ge) 新生事物,隻有短短幾年的發展時間,大學生還需突破能力經驗、資金不足、社會(hui) 觀念阻礙等方麵的瓶頸。
創業(ye) 大學生能力經驗不足。(1)經驗不足。首先,市場經驗不足。許多學生在設計產(chan) 品開發項目時並不了解市場上的需求,或者主觀臆斷市場需求,或者悶起頭來一味地搞技術;他們(men) 通常難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場信息,也就無從(cong) 分析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他們(men) 往往以自我為(wei) 中心,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這使得很多下大力氣研製的產(chan) 品找不到買(mai) 家,錯過了商業(ye) 機會(hui) ,甚至導致失敗。其次,社會(hui) 經驗不足。大學生社會(hui) 經驗的不足,常常使他們(men) 在剛開始創業(ye) 時盲目樂(le) 觀,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對於(yu) 創業(ye) 過程中會(hui) 遇到的失敗卻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一旦在創業(ye) 中遇到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ye) 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2)綜合素質較弱。首先,缺乏管理、法律和風險投資知識。雖然多數學生在大學期間也學了一些管理方麵的知識,但對於(yu) 人事管理、資金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生產(chan) 管理和市場營銷管理、經濟法、稅務、知識產(chan) 權法等知識相對較為(wei) 缺乏。他們(men) 創辦的公司也大都組成了自己的管理團隊,但公司的管理能力還是相當薄弱的。其次,綜合素質能力弱。一方麵大學生在意誌品質方麵,自覺性、堅毅性、自製力和勇敢、果斷等不夠徹底。另一方麵實踐能力、開拓、組織領導、協調協作、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創業(ye) 、創造能力等有待進一步提高。
缺乏創業(ye) 環境。雖然國家出台了一係列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ye) 優(you) 惠政策。但是,大學生創業(ye) 之路異常艱難,除了創業(ye) 者本身條件的限製之外,更多的是因為(wei) 缺乏一個(ge) 整體(ti) 有序的創業(ye) 環境。與(yu) 外國成熟又完備的創業(ye) 環境相比,我國現在的創業(ye) 環境還不是很完善。在資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創業(ye) 教育與(yu) 培訓、商務環境等各個(ge) 方麵還需進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別是政府職能還未完全轉變,政府官員服務意識不強。另外,傳(chuan) 統社會(hui) 觀念阻礙也是創業(ye) 環境不成熟的一種表現。我國傳(chuan) 統的社會(hui) 觀念認為(wei) ,考上了大學就是躍過了“龍門”,大學畢業(ye) 之後理所應當去政府部門做公務員,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領”。而大學生在畢業(ye) 之後自己開辦一個(ge) 小的企業(ye) 時,就會(hui) 流言四起,認為(wei) 是大學生個(ge) 人的能力有問題,找不到工作,所以才進行創業(ye) 的。
大學生自主創業(ye) 的對策分析
提高大學生的自身素質。首先,要培養(yang) 大學生自主創業(ye) 意識。大學生要想在畢業(ye) 之後比較順利的進行創業(ye) ,就要在大學階段樹立創業(ye) 理想,堅信創業(ye) 理想能夠實現,從(cong) 而為(wei) 這個(ge) 理想的實現而不斷的奮鬥。高校需對學生進行創業(ye) 培訓,讓他們(men) 在社會(hui) 實踐、創業(ye) 實踐等活動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與(yu) 實踐相結合,在正確認識社會(hui) 的基礎上了解社會(hui) 的需要,積累創業(ye) 經驗,逐漸形成自主創業(ye) 意識。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創業(ye) 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進行創業(ye) 的一個(ge) 必要條件。創業(ye) 活動是一項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和壓力的創造性事業(ye) ,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業(ye) 心理素質。心理好的人,情緒穩定、性格開朗、人際關(guan) 係協調、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yu) 事業(ye) 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潛能得以有效發揮,並善於(yu) 根據新形勢適當地調控自己的身心狀態。最後,要培養(yang) 創業(ye) 所必需的綜合素質能力。創業(ye) 是一個(ge) 複雜而又艱巨的過程,它對創業(ye) 者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創業(ye) 者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商務、稅務、投資、法律知識、創業(ye) 知識和專(zhuan) 業(ye) 知識等。另外,還必須培養(yang) 一些獨特的創業(ye) 素質,包括自立、自強、進取、意誌、創新等,在思想上的獨立思考;在行動上獨立展示自我、主宰自己的事途。再者,還需有合理的能力結構,包括實踐能力、開拓創新、組織領導、協調協作和溝通能力、創業(ye) 能力、創造能力和社會(hui) 交往等能力。
要營造良好的創業(ye) 環境。目前大學生創業(ye) 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規章製度還沒有健全或者落實,這就要求國家製定長期戰略和政策。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需改善創業(ye) 環境,通過製定一係列的政策、法規來優(you) 化創業(ye) 環境,指導和支持大學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一方麵要開辟融資渠道,為(wei) 大學生創業(ye) 提供金融支持。自主創業(ye) 麵臨(lin) 的最大困難往往是資金的缺乏,畢業(ye) 生跨出校門進行自主創業(ye) 時他們(men) 根本沒有任何資金積累,這就需要政府開辟融資渠道,為(wei) 大學生創業(ye) 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麵要求政府部門加強服務意識,為(wei) 大學生創業(ye) 提供方便之門。要簡化手續,提供方便快捷的優(you) 質服務,進而形成全社會(hui) 都來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ye) 的氛圍。再者,政府、社會(hui) 和學校的指導、支持和保護等一條龍服務應貫穿大學生自主創業(ye) 的前、中、後三個(ge) 時期,積極有效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ye) 。
要轉變社會(hui) 觀念。大學生創業(ye) 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ye) ,需要來自各個(ge) 方麵的支持,尤其是來自家庭、社會(hui) 等方麵的幫助。因此我們(men) 要打破那些認為(wei) “學而優(you) 則仕”、去大公司、政府機關(guan) 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觀念,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ye) 。尤其是大學生的父母應當敢於(yu) 放手讓他們(men) 去實踐、去探索,在創業(ye) 過程中,父母要關(guan) 心他們(men) 的創業(ye) ,保護他們(men) 的積極性。社會(hui) 還必須提供一定的社會(hui) 輿論導向,通過一些典型案例向社會(hui) 廣泛宣傳(chuan) ,給予大學生輿論上的支持。在創業(ye) 者遇到暫時的挫折時,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他們(men) ,不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
然而就業(ye) 問題仍然需要解決(jue) ,不是每個(ge) 大學生都會(hui) 去創業(ye) ,那麽(me) 大學生創業(ye) 又成問題了!如今,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就業(ye) 很難在近期解決(jue) 。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而就業(ye) 的崗位卻在減少,無疑給並不理想的就業(ye) 蒙上了一層陰影。
畢業(ye) 等於(yu) 失業(ye) 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其實,大學畢業(ye) 後考研是一個(ge) 不錯的出路,等過幾年,就業(ye) 問題得到解決(jue) ,到時候就業(ye) 可能就會(hui) 好一些。拿著高學曆,工作就會(hui) 好找一些。
雖然現在的就業(ye) 問題依然嚴(yan) 峻,但是相信隻要有一個(ge) 良好的心態,先找到一份工作,以後等待跳槽,也是一個(ge) 不錯的方法,積累的工作經驗,能讓你找到跟回家滿意的工作。
車到山前必有路,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給我們(men) 選擇的路有很多,我們(men) 年輕,我們(men) 怕什麽(me) ,即使碰個(ge) 頭破血流,我們(men) 可以從(cong) 頭再來。加油!!我們(men) 的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