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虎門服裝批發市場,北京服裝批發市場,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江蘇盛澤麵料市場
廣州的站前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服裝交易市場之一,這裏雲(yun) 集著白馬、天馬、國宏、廣控、紅棉、新大地、精都、流花等等數也數不過來的服裝交易市場。就連每年開兩(liang) 次的廣交會(hui) 都在這附近,所以就形成了一個(ge) 服裝天下、天下服裝的局麵。這些市場的經營各有特點,也有好有壞。白馬、天馬是經營比較好的,靠上幾層的產(chan) 品多以中、高檔專(zhuan) 賣店為(wei) 主。
在這些服裝城之中,也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大廈,如精都服裝城以休閑為(wei) 主,新大地服裝市場以針織服裝為(wei) 主等等,像紅棉、流花就是擺攤的多一些了,廣控的經營一直不是很好,但裏邊的經營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同白馬有一拚。
另外,在廣州市裏還有兩(liang) 個(ge) 市場,一個(ge) 是在中山大學外邊的麵料交易市場,但是很破,看上去亂(luan) 糟糟的,另一個(ge) 是珠江邊上的繽繽服裝城。繽繽服裝城裏主要是中、高檔的服裝居多,以我的目測部分商家的水平要比白馬的高,有很多是香港人開的,也有部分就是外國的專(zhuan) 賣店。
虎門: 虎門是個(ge) 硝煙的地方,不過這兩(liang) 年的虎門服裝已經開始成為(wei) 了珠三角地區的一個(ge) 新的服裝這點。虎門的服裝市場主要是富民時裝城和黃河時裝城。富民比較早,從(cong) 他的樓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蓋得很有特色,它有六層高,但除了樓梯是可以一層一層旋轉上升的,去了就能體(ti) 會(hui) 得到。虎門除了這兩(liang) 個(ge) 服裝市場之外,還有一些服裝商店和商廈也是集中在他們(men) 周圍,所以有時走街串巷其實也是在服裝的海洋裏
北京是北方中國的一個(ge) 輻射型城市,周邊的內(nei) 蒙、河北、東(dong) 北、山西、山東(dong) 大部分的服裝都是從(cong) 北京看起的。北京有幾個(ge) 比較大型的服裝市場,我們(men) 隻說三個(ge) :大紅門、動物園、雅寶路。
大紅門是北京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原來在大紅門外隻有一兩(liang) 個(ge) 比較大的樓,而大多數做服裝批發的人都在外邊擺攤兒(er) 。後來由於(yu) 市政規劃所以陸陸續續在沿路兩(liang) 邊又蓋起了不少的商廈,現在連名字都不好記了。街兩(liang) 邊擺攤的都進樓了,就隻有在一些路兩(liang) 邊深一些的地方還有一些搭蓬銷售的攤點,但大多是進行低檔服裝銷售和做布料生意的,這裏的商人以浙江和福建的居多。最早在大紅門位置靠北就有一個(ge) 地方叫"浙江村",很早以前就是專(zhuan) 作小商品及服裝的地方,後來因為(wei) 犯罪的問題和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太多所以被整體(ti) 遷到了三河,剩下的就慢慢的到了現在的大紅門去經營了,但說白了,現在那裏也還是經常出事,但主要是外邊拉活的打架,經營方麵還是比較安全的。
動物園就是指北京動物園附近的服裝批發市場,雖然也有這個(ge) 大廈那個(ge) 大廈的名字,但是人們(men) 還是直接稱呼這些地方為(wei) 動物園批發市場。這個(ge) 批發市場就已經屬於(yu) 二級或三級的批發市場了,很多北京的女孩子節假日都喜歡去那裏買(mai) 衣服,一個(ge) 是因為(wei) 便宜,二是因為(wei) 那裏的交能很方便,那裏是北京西部的一個(ge) 重要的交通樞鈕。很多郊區的小市場的老板都來這裏作服裝批發生意,但限於(yu) 地理位置所以製約,隻能在那麽(me) 一條街上發展,雖然有幾個(ge) 大廈,但總的來說,去金鼎大廈買(mai) 買(mai) 便宜衣服還可以。
北京也好,北方也好,雅寶路都是做服裝生意人所共知的。這個(ge) 市場是從(cong) 80年代開始就從(cong) 事服裝交易,因為(wei) 雅寶路地區是北京的使館區,所以最開始是以擺地攤兒(er) 的形式出現的,同樣類似的另外兩(liang) 個(ge) 市場:三裏屯、秀水也是這麽(me) 發展起來的,就是依靠使館區老外多,進行最初的"國際貿易"。後來慢慢的,三裏屯、秀水變成批發兼零售的服裝市場,雅寶路就成為(wei) 了對東(dong) 歐服裝貿易的代名詞。雅寶路最火的時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幾年,當年的很多老板從(cong) 這裏掏了第一桶金,不是回家辦實業(ye) 去了,就是直接到國外掙當地錢去了,現在雅寶路的經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因為(wei) 非典又嚴(yan) 重受創。雅寶路現在經營相對比較好的兩(liang) 個(ge) 大廈一個(ge) 是吉利大廈,一個(ge) 是雅寶大廈,雖然周邊還在不斷的蓋樓,但市場前景不是很好。雅寶路市場還有一個(ge) 特點,就是中國人不許進商店,主要是為(wei) 了跑板,所以咱們(men) 也就聽聽不用去看了。
浙江:
浙江我就說杭州四季青、海寧皮革城和柯橋輕紡城。這三個(ge) 市場經營各不相同,但也代表了浙江三種經濟的特色:
杭州四季青市場在杭州火車東(dong) 站不遠處,最早也是沿街擺攤起來的,後來沿街兩(liang) 邊逐漸起了很多的樓,但很有特色的是都是叫"四季青服裝市場",我感覺不是由一個(ge) 開發商做的就是市政府弄的。四季青服裝市場以前大多都是以中、低檔的服裝批發為(wei) 主,雖然進了樓但是在樓裏也跟擺攤一樣,顯得比較雜亂(luan) ,但是每天的交易量很高,人來人往,用一句廣東(dong) 人的祝福語就是"貨如輪轉"!前兩(liang) 三年,在沿街的南邊蓋了一個(ge) 新的大廈,有四五層高,叫"杭派精品服裝城",這也是為(wei) 了杭州服裝建立自己的特色而蓋的一個(ge) 大廈,特色不在於(yu) 這個(ge) 樓有多好看而在於(yu) 它的名字,為(wei) 杭州本地的服裝起了一個(ge) 新穎、獨特的名字"杭派服裝"。也將原來在四季青市場裏的品牌企業(ye) 和一些品牌商招了進來,裏邊的布局類似寫(xie) 字樓,但都是透明玻璃的專(zhuan) 賣店,當然了,做得這麽(me) 好,裏邊商品的價(jia) 格與(yu) 檔次也相應的提高了一個(ge) 階梯,主要的經營方麵以誠招各地加盟專(zhuan) 賣店為(wei) 主,不會(hui) 隨便的往外批衣服。
離四季青市場打車十塊錢在解放路那邊有個(ge) 叫翔龍的還是叫龍翔的,也是一個(ge) 服裝大廈,類似北京西單的華威、勸業(ye) 場,不過,那裏就主要以零售為(wei) 主了。
海寧市是中國有名的皮革產(chan) 品基地,與(yu) 北方近兩(liang) 年興(xing) 起的辛集和老字號的廣東(dong) 並為(wei) 華北、華東(dong) 、華南三個(ge) 主要皮革產(chan) 品市場。海寧主要是以進行皮革製品為(wei) 主,原料多來自周邊地區的供應,但海寧的皮革製品相對廣東(dong) 地區來講還是款式落後、產(chan) 品單一。海寧市的皮革生產(chan) 有兩(liang) 個(ge) 極端,一個(ge) 極端是在海寧市的西邊有一個(ge) 大型的皮革工業(ye) 園,集中了海寧地區幾個(ge) 重要的皮革生產(chan) 企業(ye) ,如"蒙努"、"白領氏"、"太球"等,另一個(ge) 極端是圍繞在海寧皮革城後邊的一個(ge) 叫淩家場的地方,二、三層的農(nong) 民樓一棟連著一棟不是出租就是自己住,以家為(wei) 單位的皮革製作作坊,三五個(ge) 人就是一家皮革製作企業(ye) ,林林總總有幾百家。作的多是皮製類的手套、皮帶、皮包等服飾產(chan) 品。好了,說了這麽(me) 多了,回到主題,我們(men) 說說海寧的皮革城。海寧的皮革城一層基本上是皮製服飾類和小商品類的批發攤位,二層以上是以專(zhuan) 賣店為(wei) 主的小商店,一些當地的著名企業(ye) 也在這裏有專(zhuan) 賣店。這些當地的著名企業(ye) 我們(men) 也許不太知道,那是因為(wei) 他們(men) 的產(chan) 品大多出口,在國內(nei) 內(nei) 銷的產(chan) 品很有限,主要出口東(dong) 歐地區。海寧市區以北大概占五分一的地方都是皮革城,所以走進海寧市很容易的就能聞到一種皮騷子味道,這也算是一個(ge) 特色吧。
紹興(xing) 市的柯橋鎮離紹興(xing) 市很近,這裏有中國最大的紡織麵料市場之一的"中國輕紡城"。輕紡城的分布很廣基本上柯橋鎮的西南外圍都被它所占用了,這裏的麵料就是可以直接生產(chan) 服裝的麵料了,如果說盛澤的麵料是麵料產(chan) 品的上遊的話,那麽(me) 這裏的麵料就是麵料的最後一道工序了--出售、製衣!這裏的所生產(chan) 的麵料多供應於(yu) 浙江本地的企業(ye) ,也有周邊省份的企業(ye) 來些進行采購,但大型服裝企業(ye) 或品牌企業(ye) 的采購不是很多,因為(wei) 這裏的麵料還是以中、低檔為(wei) 主,一些高檔麵料很少展出,或隻有到廠家或國外才能采購到。對於(yu) 麵料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也說不出什麽(me) 來。說句題外話,柯橋周邊有很多的酒店,住宿時最好把電話線拔掉,要不你一夜都睡不好。
江蘇:
做服裝企業(ye) 的時候去過一次江蘇,主要是去盛澤的麵料市場,其它的我還真沒怎麽(me) 去過,我就來說說這個(ge) 盛澤麵料市場吧。盛澤號稱"綢鄉(xiang) ",也就是說這裏是產(chan) 綢的,當然了現在主要是作為(wei) 初級麵料市場而存在的。盛澤周邊有很多的麵科製造企業(ye) ,但多為(wei) 初級麵料,進行後加工處理的企業(ye) 不是很多,後加工處理的多在紹興(xing) 一帶。這裏有幾條街,沿街的兩(liang) 旁都是一個(ge) 一個(ge) 的小"門臉",裏邊就是擺滿了成卷的麵料。來這裏的采購的隻有兩(liang) 種人,一種是大型生產(chan) 企業(ye) ,它們(men) 要從(cong) 源頭就節省資金,所以直接來采購初級麵料直接提供給自己的麵料製作企業(ye) 來加工,最後由他們(men) 來製成產(chan) 成品。別一種人就是麵料加工商了,像什麽(me) 印染、植絨的企業(ye) 。直接作服裝的生意人比較少,就是有也隻是看一看市場的行情和最新產(chan) 品免得讓麵料加工企業(ye) 給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