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明確,在北京、蘭(lan) 州等5個(ge) 飛行管製區分類
劃設低空空域。這意味著市場期待已久的開放低空空域得以破冰。“一旦市場真正放開,通用航空(指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產(chan) 業(ye) 將獲得蓬勃的發展,現在美國有幾十萬(wan) 架通用航空飛機,而國內(nei) 目前數量相比仍非常少。”中航工業(ye) 旗下直升機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資料顯示,目前國內(nei) 通用航空飛機尚不足千架,而民航局預測稱,至2012年,國內(nei) 所需通用航空飛機數量將達到1.2萬(wan) 架,即使以每架飛機均價(jia) 300萬(wan) 元、產(chan) 業(ye) 拉動比例以1:10估算,所帶動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也將達數千億(yi) 元。
麵對通用航空市場即將迎來爆發性增長的大好局麵,中國相關(guan) 企業(ye) 開始大作功課。
收購美國EPIC四款公務機中航通飛明年試水國產(chan) 化
每經記者喻春來孫嘉夏發自珠海
中國甚至全球的公務機市場將不再是龐巴迪、灣流、豪客比奇、空客、波音等國外製造廠商的天下了。
11月15日,中航工業(ye) 通用飛機有限公司(中航通飛)總經理孟祥凱在珠海航展期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透露,該公司在並購美國埃佩克公司(EPIC)的部分實物資產(chan) (包括4款輕型高端公務機)的基礎上,正在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國產(chan) 公務機,整個(ge) 項目將在明年年初啟動。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意見的出台為(wei) 通用飛機、私人飛機的使用創造了便捷的條件。”中航工業(ye) 副總經理、通飛董事長徐占斌說道。
徐占斌表示,中航通飛還將嚐試建立飛行員培訓學校、開展飛機托管、培訓服務,向下遊產(chan) 業(ye) 鏈延伸,為(wei) 私人飛機的運行創造必要條件。
並購埃佩克進軍(jun) 公務機市場
資料顯示,EPIC於(yu) 2004年成立,是目前最先進的單發渦槳飛機製造商,在工裝設計和部件製造方麵擁有獨特的技術。
據孟祥凱介紹,中航通飛最終以較低的價(jia) 格獲得了EPIC部分實物資產(chan) 、與(yu) 債(zhai) 權人分享全部無形資產(chan) ,並獲得北美以外排他性試驗機市場和全球非排他性取證類飛機市場權益。此次收購還包括該公司旗下4款複合材料通用飛機:其中兩(liang) 款是超輕型噴氣公務機,兩(liang) 款為(wei) 渦槳飛機。徐占斌稱,該並購交易已於(yu) 上半年完成。
孟祥凱透露,公司將通過消化、吸收、集成、再創新,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國產(chan) 公務機,“預計研發工作將於(yu) 明年年初啟動,明年下半年投入生產(chan) ,爭(zheng) 取2012年年底實現適航取證。”
孟祥凱認為(wei) ,通過此次並購,中航通飛增加了全複合材料飛機,直接從(cong) 活塞和渦槳跨入噴氣式,從(cong) 原有國內(nei) 市場為(wei) 主直接跨入世界通用飛機市場。中航通飛還將尋找機會(hui) 進行新的國際並購,進入北美等主流市場。
目前,中國公務機數量已從(cong) 2007年的25架增加至現在的74架。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今年的增長率高達60%。到2020年,國內(nei) 對公務機的需求為(wei) 1000架左右。
延伸下遊產(chan) 業(ye) 激活市場需求
據了解,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門檻相對較低,外資和民營資本完全可以介入。一旦實施低空空域開放,通用飛機需求可能會(hui) 快速增長。
徐占斌預計到“十二五”末期,中國通用飛機的需求量將近萬(wan) 架,約占全球總需求量的10%以上。
目前,中航通飛一期規劃的運5B、“小鷹”500、“海鷗”300等已經批量投產(chan) ;並研發了運15-2000、“蛟龍”600等新飛機型號;此外正在通過國際並購和國際合作研發先進公務飛機。
目前,中航通飛將珠海、貴州、石家莊、荊門、深圳五地確定為(wei) 通飛公司產(chan) 業(ye) 發展的五大核心基地。
雖然中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已經出台,但仍存在通用航空機場有限、飛機員培訓不夠、後勤保障不足等一係列問題。
“在這一塊我們(men) 要形成研發製造、通航運營、客戶支持和服務保障的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模式。”孟祥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徐占斌透露,中航通飛正與(yu) 一些地方磋談建立通用機場的事宜,同時,也在考慮建立私人飛機的托管公司等下遊產(chan) 業(ye) 鏈的業(ye) 務。
所謂下遊產(chan) 業(ye) 鏈包括零部件生產(chan) 、總裝交付、飛行員培訓、航空俱樂(le) 部、通航作業(ye) 、商業(ye) 航空、FBO(私人飛機固定運營和服務基地)、商務會(hui) 所、維修、租賃等多種業(ye) 務。
孟祥凱稱,下遊通航的運營、服務、FBO、租賃等將根據市場需求在全國布局。“目前,我們(men) 已經整合了雙陽、冀華、荊門、北京空際4家通航公司,未來還會(hui) 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加大整合。”
此外,中航工業(ye) 的海外拓展之旅仍麵臨(lin) 著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考驗。中航工業(ye) 集團副總經理李玉海坦言,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將使“原本就較少的利潤更少了,對出口業(ye) 務帶來影響。”積極的一麵則在於(yu) 有利於(yu) 中航工業(ye) 開展海外並購業(ye) 務。
私人飛機上天條件
資料顯示,我國私人飛機上天之前必須同時滿足3個(ge) 條件:一是獲得民航局核發的飛機適航許可證;二是飛行員經過嚴(yan) 格培訓,取得相關(guan) 部門核發的飛行駕照;第三點,是要向空管部門申請飛行空域和飛行計劃,得到批準後才能實施飛行活動。另外,飛機從(cong) 機場起飛前往作業(ye) 空域,往往需要協調沿途多個(ge) 飛行管製部門同意才可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