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食品行業為何頻現“劣幣驅逐良幣”

2008年引爆的三聚氰胺事件,讓中國乳業(ye) 也經曆了一次“9·11”,並讓這個(ge) 行業(ye) 諸多見不得人的內(nei) 幕一一被撕掉了遮羞布。

然而這不是中國乳業(ye) 的第一次地震,也不會(hui) 是最後一次。2004年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曾令無數在農(nong) 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們(men) 生命遭受威脅。乳業(ye) 不是個(ge) 案,也不是唯一,加了敵敵畏的火腿、瘦肉精、地溝油……事故總是與(yu) 中國食品[5.88 -2.97%]工業(ye) 的發展如影隨形。

為(wei) 什麽(me) 中國食品業(ye) 亂(luan) 局“久治不愈”?

企業(ye) 何必太貪

乳業(ye) 已經成為(wei) 中國食品業(ye) 重災區,麵對這樣一個(ge) 局麵,業(ye) 界人士不停地吐苦水:企業(ye) 利潤均被終端營銷戰所吞噬,分攤給奶農(nong) 的利潤更是相當微薄。“在這樣的惡性競爭(zheng) 麵前,亂(luan) 局是必然。”

然而在資本市場,“可憐”的乳企則完全換了一副麵孔,顯得容光煥發。以蒙牛發布的2010年半年報為(wei) 例,蒙牛在財報中表示:“隨著中國乳製品市場的不斷擴大,集團專(zhuan) 注高端乳製品研發,期內(nei) 產(chan) 品組合的持續優(you) 化及市場推廣的顯著成效,截至2010年6月30日6個(ge) 月,本集團收入達到144.342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31%。”此外,財報還披露,盡管麵臨(lin) 原料漲價(jia) 壓力,但是通過優(you) 化產(chan) 品組合、成本精準化控製等手段,蒙牛期內(nei) 毛利達37.872億(yi) 元,同比增長17.14%。

快消企業(ye) 不需要承擔高額的研發成本,但要麵對“花心”的消費者。因此在任何一個(ge) 自由競爭(zheng) 的市場,營銷費用都是快消企業(ye) 的主要開支之一,這是行業(ye) 特點使然。乳業(ye) 指責營銷吞噬利潤似乎有些矯情。不過企業(ye) 的資源和精力是有限的,當過多集中在終端的拚殺和市場份額的奪取,勢必對上遊的關(guan) 注度減弱。雖然對上遊的投資不會(hui) 立竿見影,卻關(guan) 乎企業(ye) 的可持續發展。因為(wei) 產(chan) 業(ye) 鏈的健康關(guan) 乎整個(ge) 行業(ye) 的良性發展。遺憾的是,企業(ye) 們(men) 均被短期利潤蒙蔽,甚至為(wei) 了獲得更大利益,不惜欺上瞞下。

事實上,西方市場的一些成熟企業(ye) 都懂得和產(chan) 業(ye) 鏈共存的道理。麥當勞和自己的供應商一起成長,幾十年的長期合作令從(cong) 田間到餐桌均處於(yu) 可控狀態。麥當勞(中國)品控總監王昉介紹:“我們(men) 和供應商相互為(wei) 對方保留合理的利潤空間,因為(wei) 我們(men) 是一個(ge) 整體(ti) 。”而包裝巨頭利樂(le) 每年會(hui) 花不少精力推動森林的FSC認證(森林可持續發展認證體(ti) 係),利樂(le) 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德森表示:“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最終源於(yu) 這些森林,因此,對森林的良好管理與(yu) 企業(ye) 利益息息相關(guan) 。”

與(yu) 這些成熟企業(ye) 形成對比的是,中國食品企業(ye) 將上遊看做了利潤壓榨的來源。同時用終端的開支過大搪塞對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所應擔負的責任,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新標到底保護了誰?

自古商人趨利,這是不爭(zheng) 的事實。當工業(ye) 化帶來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撲麵而來,當舊的遊戲規則和道德約束不合時宜之際,劣幣總能在一定時間內(nei) 戰勝良幣,於(yu) 是一個(ge) 又一個(ge) 產(chan) 業(ye) 淪陷了。歐美國家也沒能逃脫這個(ge) 成長的代價(jia) ,也不乏付出血的教訓。但是,在如此慘痛的前車之鑒麵前,為(wei) 什麽(me) 中國的食品產(chan) 業(ye) 就不能省掉“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少走一些彎路,少付一點血的代價(jia) ?

遺憾的是,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際,中國嬰幼兒(er) 配方乳粉相關(guan) 國家標準GB10766已經執行了十多年。

最終,在付出沉重代價(jia) 之後,相關(guan) 部門出手了。不過讓人費解的是,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國家新《乳品安全標準》,這一包括66項具體(ti) 標準,涉及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所有乳類和乳製品的乳業(ye) 新國標,卻因為(wei) 蛋白質含量及菌落總數的標準降低而備受質疑,其中,菌落總數在新標準中由原來的50萬(wan) 上升到了200萬(wan) ,比美國、歐盟10萬(wan) 的標準高出20倍,被業(ye) 界驚呼為(wei) 一夜倒退25年。更有輿論指出,這個(ge) 乳業(ye) 新國標讓“中國原奶質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

有關(guan) 專(zhuan) 家卻稱,此舉(ju) 保護了中小奶農(nong) 的利益,降低乳蛋白含量標準相當於(yu) 放寬生乳準入門檻,可減少奶農(nong) 因蛋白含量不達標而“倒奶”或者在生乳中摻加三聚氰胺的現象。

質疑的人士也表示,企業(ye) 和政府為(wei) 何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中小奶農(nong) 提高技術水平,從(cong) 而提高奶源質量,借此從(cong) 源頭徹底整治好中國的乳業(ye) 市場,反而使用低的標準來讓根本就不達標的奶源過關(guan) ?新國標到底保護了誰?

三聚氰胺事件後,本是乳業(ye) 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嚴(yan) 苛檢查,然而本該全部銷毀的問題奶粉究竟何去何從(cong) ,相關(guan) 部門並沒有給出一個(ge) 明確的答案,也沒有出具讓人信服的報告,更沒有在此後持續跟蹤問題奶粉的銷毀。於(yu) 是,在沉寂一段時間之後,各地的三聚氰胺又開始此起彼伏地死灰複燃。據業(ye) 內(nei) 人士披露,在三聚氰胺事件後的半年,也就是2008年底到2009年4月份,國家各個(ge) 監管部門對市場上乳品的檢查相當頻繁,但半年之後又開始放鬆。

遊戲規則的訂立背後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事實上,隻有包括政府在內(nei) 的產(chan) 業(ye) 鏈上的各個(ge) 環節各司其職,獲取恰當的利益,整個(ge) 行業(ye) 才能健康發展。然而,麵對經濟騰飛帶來的巨大利益,每一個(ge) 環節都希望獲取更多,因此遊戲新規的訂立便成為(wei) 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博弈。政府作為(wei) 裁決(jue) 方,麵對錯綜複雜的局麵需要理清各種利害關(guan) 係。而各個(ge) 利益團體(ti) 為(wei) 了贏得更多的利益,極盡遊說之能事。消費者團體(ti) 盡管龐大卻非常散亂(luan) ,於(yu) 是在這種爭(zheng) 吵中往往處於(yu) 弱勢或者直接被忽略,成為(wei) 一個(ge) 象征性的群體(ti) 。

博弈需要時間,但是腐敗在陰暗處的滋生不會(hui) 等待。在各個(ge) 利益團體(ti) 爭(zheng) 吵之際,消費者的權益在不知不覺中被侵害著。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