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dong) 鋼鐵集團吞並日照鋼鐵的計劃或生大變故,原本承諾11月30日退出日鋼的創始人杜雙華口風突變,近日召開2011年生產(chan) 經營動員會(hui) 高調宣稱將製訂日鋼未來五年發展規劃。
日鋼日前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已於(yu) 10月30日下午召開了2011年生產(chan) 經營動員會(hui) ,將製訂2011年生產(chan) 經營計劃及今後五年的發展規劃。
重心從(cong) “重組”轉到“發展”
杜雙華在會(hui) 上稱,自山鋼重組日鋼提上日程以來的資產(chan) 評估工作基本結束,要求從(cong) 會(hui) 議召開之日開始,工作重點從(cong) 評估轉向生產(chan) 經營。他同時要求各單位1個(ge) 月內(nei) 編製好2011年生產(chan) 經營計劃及今後五年的發展規劃。這也是日鋼首次提出製訂五年規劃。
而日鋼黨(dang) 委書(shu) 記廖海亭的講話更為(wei) 意味深長,他明確提出“三個(ge) 轉變”:“把思想從(cong) 以重組為(wei) 中心轉到以生產(chan) 經營為(wei) 中心;把千方百計地多評估、多賣錢,轉到千方百計地搞經營、搞管理、多賺錢、提高效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重組,轉向狠抓企業(ye) 發展為(wei) 中心。”
杜雙華和日鋼高管的上述論調似乎已經昭示,杜雙華改變初衷,不會(hui) 在11月30日之前將企業(ye) 拱手相讓,並且至少在未來五年內(nei) ,這位民營鋼鐵企業(ye) 家還將繼續全權執掌日鋼。
價(jia) 錢談不攏或是主因
根據山鋼與(yu) 日鋼今年9月3日達成的新重組協議,山鋼“一次性買(mai) 斷”日鋼資產(chan) ,杜雙華團隊則變相撤出,不再參與(yu) 任何經營。新協議還明確了杜雙華全麵退出時間:資產(chan) 交割將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
但是這一協議在本月初傳(chuan) 出變故之說。當時記者致電山鋼和日鋼高層時了解到,雙方對於(yu) 日鋼資產(chan) 究竟價(jia) 值多少一直不能達成共識。山鋼高管說,雖然對日剛重組的盡職調查已經結束,資產(chan) 評估也接近尾聲,但雙方在談判中會(hui) 有多大分歧,尚難判斷。日鋼高管則表示,重組雖然進入談判階段,但是“事情很複雜”,預計雙方難以在短期內(nei) 達成共識。
昨日記者致電山鋼董事長鄒仲琛和日鋼黨(dang) 委書(shu) 記廖海亭,但手機始終無人接聽。而山鋼內(nei) 部人士稱,日鋼對於(yu) 雙方共同聘請的評估機構所作評估結果不認可,是導致重組一拖再拖的主因。
此外,據《第一財經日報》援引日鋼內(nei) 部人士說法,山鋼重組日鋼之所以“卡殼”,是因為(wei) 山鋼“拿不出那麽(me) 多錢”吞下日鋼。不過此前,山鋼黨(dang) 委書(shu) 記、副董事長譚慶華專(zhuan) 門就重組“資金籌措”問題答媒體(ti) 問,稱集團現有資產(chan) 1400億(yi) 元,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盈利能力,山鋼“可以多渠道融資,完全有能力籌措資金”。
- 背景回顧
山鋼重組日鋼曠日持久
2008金融危機波及鋼鐵行業(ye) ,鋼價(jia) 暴跌,囤積大量高價(jia) 進口鐵礦石的日鋼受重挫。山東(dong) 鋼鐵借機向日鋼發起並購,2008年11月5日,雙方簽署了“重組意向書(shu) ”。
2009年1月16日,杜雙華通過資本運作,將日鋼集團約30%的資產(chan) 通過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0.27 0.00%]借殼上市。此舉(ju) 被外界視為(wei) 杜雙華並不願被重組的“曲線自救”。
2009年9月6日,山鋼與(yu) 日鋼簽訂協議書(shu) ,山鋼將以現金出資方式占67%的股份,而日鋼占33%的股份,杜雙華及其團隊將繼續經營日鋼3-5年。
2010年9月2日,日鋼集團通過開源控股發布公告,明確山鋼對日鋼的重組將在11月30日前完成資產(chan) 交割,並且重組將以山鋼一次性收購日鋼資產(chan) 的形式完成。杜雙華團隊將全麵退出日鋼。次日,日鋼網站所有新聞全部清零。
2010年10月30日,日鋼召開2011年生產(chan) 經營動員會(hui) ,杜雙華稱“從(cong) 今天開始,工作重點要轉向生產(chan) 經營工作”。這也成為(wei) 日鋼官網兩(liang) 個(ge) 月來的唯一一條企業(ye)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