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jia) 的高速上漲使得紡織行業(ye) 再次麵臨(lin) 重新洗牌的局麵。隨著紡織行業(ye) 的再次重組,促使紡織產(chan) 業(ye) 的集中度上升,一批中小紡企將在此次的洗牌中被淘汰,另有一批中小紡企也會(hui) 在這次的棉價(jia) 衝(chong) 擊中進行產(chan) 業(ye) 調整,提升自身的技術與(yu) 產(chan) 品的結構。
而那些早已進行技術升級與(yu) 產(chan) 品結構的紡企雖然仍會(hui) 受到棉價(jia) 暴漲的影響,可真正附加到產(chan) 品的成本上,棉價(jia) 的暴漲所造成的影響已被削弱很多了。
杉杉股份的董秘錢程向《證券日報》記者談到:“公司的產(chan) 品主要是以西服為(wei) 主,因此銷售利潤高低主要取決(jue) 於(yu) 公司的品牌價(jia) 值多少,由於(yu) 公司的產(chan) 品有著品牌效應在其中,使得產(chan) 品的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對減少,因此,棉價(jia) 的上漲對公司的影響將會(hui) 小很多。”
棉價(jia) 高漲 紡企洗牌在即
在供需矛盾以及國際棉花期貨市場的帶動下,國內(nei) 棉花價(jia) 格快速攀升。在棉紡織企業(ye) 中,棉花占成本的60%至70%,由於(yu) 棉價(jia) 持續走高,紡織服裝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成本進一步擴大。
棉價(jia) 的高漲使得紡企的原材料價(jia) 格也在不斷提升,可是,紡企生產(chan) 的坯布的價(jia) 格卻無法同步增加。小型織布廠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直到今年9月份,隨著原材料價(jia) 格的進一步上漲,已經被擠到了盈利臨(lin) 界點上部分企業(ye) 開始麵臨(lin) 開工即虧(kui) 損的局麵。
有織布廠的老板表示,以前我生產(chan) 一米白坯布能賺1角錢,現在我生產(chan) 一米白坯布還要倒虧(kui) 一到兩(liang) 角錢。
在棉價(jia) 下降之前,對於(yu) 一些實力雄厚的紡織企業(ye) 而言,可以依靠豐(feng) 富的庫存來應對當前的漲價(jia) 壓力,或者直接發展自己的棉花種植基地,而對於(yu) 資金緊張的中小紡織企業(ye) 而言,隻能選擇減產(chan) 或者停產(chan) 。
農(nong) 業(ye) 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杜敏表示,對於(yu) 紡織企業(ye) 而言,必須在新產(chan) 品研發、品牌培育等方麵下功夫,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高產(chan) 品的附加值,以真正掌握國際市場的議價(jia) 權和主動權。 “棉價(jia) 上漲會(hui) 加速紡織行業(ye) 的重組和整合,促使產(chan) 業(ye) 的集中度上升,一批中小企業(ye) 將會(hui) 被淘汰,這也是產(chan) 業(ye) 調整的大趨勢。”
在棉價(jia) 上漲的同時,雖然紡企也在上調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但價(jia) 格的變動仍無法跟上成本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各家紡企不得不考慮改變自身的經營思路。更多紡企則開始準備調整自身的產(chan) 品結構,經營好特種產(chan) 品。
一位做外銷的經理談到,這次出口訂單價(jia) 格至少要上漲三四成,但這個(ge) 上漲幅度不知道采購商能否接受,因此,今年的定價(jia) 單到現在還沒法確定。不過,公司已經有所準備——調整了出口定位,將出口市場調整為(wei) 專(zhuan) 向俄羅斯、加拿大等“冬”衣需求大的市場,同時提高衣服檔次,走“寒冷”市場的高檔路線。
相比之下,潮州市金潮集團所經營的婚紗、晚禮服所受的成本壓力則較小。其產(chan) 品出口訂單價(jia) 並沒有很大改變,也不擔心出口量會(hui) 減少。因為(wei) 類似婚紗、晚禮服、戶外運動服等產(chan) 品,屬於(yu) 紡織行業(ye) 的“特種”產(chan) 品,市場需求量比較穩定,且是高檔產(chan) 品,略有提價(jia) 不會(hui) 影響市場的采購量。
創新工藝、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除了在出口市場和出口產(chan) 品上進行調整外,創新工藝也為(wei) 企業(ye) 贏得了可喜的利潤增值空間。廣州南大地服裝公司將普通的牛仔服和“廣繡”結合起來,使普通的牛仔服裝附加值上升,價(jia) 格也上升了。
由此可見,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商品長期以來的價(jia) 格優(you) 勢正逐步喪(sang) 失,出現產(chan) 業(ye) 初級產(chan) 品、低端產(chan) 品有可能被進口商品替代的苗頭,紡織產(chan) 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步伐正在加快。
對於(yu) 資金緊張的中小紡織企業(ye) 而言,必須在新產(chan) 品研發、品牌培育等方麵下功夫,提高產(chan) 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杉杉股份的董秘錢程向記者表示,公司生產(chan) 的西服屬於(yu) 高附加值的產(chan) 品,在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主要來自於(yu) 公司的品牌效應,成本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再加上生產(chan) 西服的麵料以毛為(wei) 主,所以棉價(jia) 上漲對公司的影響要小很多。
由此可見,“名牌”將成為(wei) 今後紡織品高附加值的一個(ge) 衡量標準。
要靠政策穩定棉花市場
近年來棉花價(jia) 格一直波動較大,而今年棉花價(jia) 格的連創新高,使得市場對於(yu) 國家加強宏調的呼聲甚高。
10月14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棉花宏觀調控聯席會(hui) 議,分析形勢,研究穩定棉花市場的措施。要求有關(guan) 部門按照各自分工,聯合出手,整頓市場秩序,嚴(yan) 厲打擊惡意炒作等擾亂(luan) 市場秩序的行為(wei) ,同時做好其他調控預案。
此前的9月27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nong) 業(ye) 部等七部委聯合召開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表示通過做好儲(chu) 備調節和有效利用國際市場資源,保持棉花總量基本平衡,促進紡織行業(ye) 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紡織行業(ye) 結構調整和產(chan) 業(ye) 升級。
然而,8月以來,盡管國家積極展開拋儲(chu) 行為(wei) ,但是由於(yu) 棉花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市場漲價(jia) 預期加劇,棉花價(jia) 格節節攀高。
國家發改委價(jia) 格監測中心相關(guan) 人士表示,棉花現貨價(jia) 格受期貨帶動,而ICE是目前全球棉花最重要的定價(jia) 中心。國家應該考慮如何控製國際市場的價(jia) 格變化,特別是期貨市場。
山東(dong) 省農(nong) 科院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汝忠認為(wei) ,國家應該從(cong) 長遠考慮,出台相關(guan) 政策,穩定棉花種植麵積,擴大總產(chan) 量;同時通過科技投入,提高單產(chan) ,保障國內(nei) 棉花不低於(yu) 70%的自給率,這樣才能基本上維護國家整個(ge) 紡織業(ye) 的安全。
據了解,為(wei) 了保證棉花的供應,印度、巴基斯坦及美國等地都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扶持。資料顯示,棉花生產(chan) 大國印度建立了棉花最低支持價(jia) 格,並通過印度棉花公司資助棉花發展項目;巴基斯坦也建立了棉花保護價(jia) 格;從(cong) 1994年開始,墨西哥實施了扶植農(nong) 業(ye) 計劃,對種植三年以上的棉農(nong) 每公頃補貼73美元,植保衛生補貼129美元。
此外,美國棉農(nong) 則享受美國政府提供的高達89%的補貼,即每賣100美元棉花政府補貼89美元,有效地保證了美國棉花的穩定生產(chan) 。而中國棉農(nong) 目前僅(jin) 享有國家每畝(mu) 15元的良種補貼。相對而言,中國棉花產(chan) 業(ye) 基礎顯得異常脆弱。
對此,杜敏表示,棉花價(jia) 格的不穩定是影響農(nong) 民種棉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國家應該對棉花采取最低保護價(jia) 措施,在適當的時候啟動,從(cong) 而保證種植戶的利益。
“國家的宏調政策,無論是從(cong) 糧農(nong) 補貼、農(nong) 資綜合補貼還是農(nong) 業(ye) 保險包括棉花的基地建設方麵,都應該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以提高綜合生產(chan) 能力。”杜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