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文化產業概念火爆 國字頭基金陸續登場

  在文化產(chan) 業(ye) 融資難的背景下,國字頭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基金陸續落地。

  5月17日,深圳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吳忠證實,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的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已經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複,正在籌備階段,首期募集規模60億(yi) 元。

  同時,北京華控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yu)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機關(guan) 服務中心合作,成立了北京國新華控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發起成立一隻規模在20億(yi) 至30億(yi) 元的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

  “眾(zhong) 多基金的落地,對於(yu) 文化產(chan) 業(ye) 做大是個(ge) 利好。”5月19日銀河證券直投部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但我接觸了很久,也並不見得有多少好的項目。”

  對於(yu) 文化產(chan) 業(ye) 現狀,東(dong) 方星空文化基金總經理蔣國興(xing) 認為(wei) ,“很多情況並不好說明,但對於(yu) 行業(ye) 而言,由於(yu) 曆史和體(ti) 製的原因,我們(men) 國內(nei) 的文化企業(ye) 及整個(ge) 產(chan) 業(ye) ,從(cong) 規模上看還是以小而散為(wei) 主,這需要產(chan) 業(ye) 基金在項目培育上有足夠耐心。”

  基金落地

  文化產(chan) 業(ye) 利好政策,隨著《文化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規劃》推進逐步落地。

  5月17日,最新成立的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是一家由財政部、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以及深圳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有限公司等聯合發起的私募基金,計劃吸引一些文化企業(ye) 、大型國有企業(ye) 和金融機構等認購,同時也意欲吸納民間社會(hui) 資本進入。
據了解,預計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年內(nei) 將募集到200億(yi) 元資金,屆時深圳文交所將與(yu) 上海文化產(chan) 權交易所共同管理運營其中的30%,也即約60億(yi) 元。

  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機關(guan) 服務中心和北京華控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控匯金),共同組建的北京國新華控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簡稱國新華控)後,華控匯金將以國新華控為(wei) 平台,以期刊為(wei) 主要目標,發起成立一隻規模在20億(yi) 至30億(yi) 元的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依托清華控股的資本優(you) 勢、管理優(you) 勢、文化產(chan) 業(ye) 支撐技術作後盾,運用基金工具和信息工具,打造一個(ge) 以新媒體(ti) 產(chan) 業(ye) 為(wei) 主業(ye) 的經營和投資平台。

  華控匯金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以戰略投資管理谘詢為(wei) 基礎,公司成立於(yu) 2003年。目標是支持“清華控股”逐步完成產(chan) 業(ye) 調整與(yu) 升級,開拓新的業(ye) 務領域;打造清華體(ti) 係乃至整個(ge) 行業(ye) 內(nei) 的明星投行品牌。

  上述兩(liang) 隻基金的落地,與(yu) 4月8日,中宣部等九部委聯合製定的《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文化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僅(jin) 隔月餘(yu) 。當時,相關(guan) 部委領導表示,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的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已著手啟動。

  早在1年前,“民間”文化產(chan) 業(ye) 基金已經出現,東(dong) 方星空文化基金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5月,在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領導的倡議下,由浙江日報報業(ye) 集團牽頭,聯合中國煙草總公司浙江省公司和浙江省財務開發公司等國有資本共同組建了東(dong) 方星空文化基金,該基金采取公司型基金運作模式。

  “眾(zhong) 多基金的成立,實際上,是國家支持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體(ti) 現,也是相關(guan) 文化產(chan) 業(ye) 缺乏資金的一種變現。”某業(ye) 內(nei) 人士稱。

  “融資難題”

  在3月29日舉(ju) 行的“文化企業(ye) 改製上市工作會(hui) 議”上,中信建投總裁王常青稱,“廣闊的發展前景將使文化傳(chuan) 媒行業(ye) 在資本市場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文化傳(chuan) 媒行業(ye) 將釋放出‘最後一座金礦’的巨大經濟價(jia) 值。”

  與(yu) 之相佐,中國內(nei) 地娛樂(le) 及媒體(ti) 行業(ye) 將以9.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至1100億(yi) 美元,大大超過全球2.7%的增長速度。

  “文化產(chan) 業(ye) 概念現在很火,一些好的企業(ye) 介入得晚一點,就被其它券商搶了先。”4月18日,銀河證券某高管曾對本報記者表示,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正受到去年華誼兄弟上市帶來的巨大回報的吸引,而變得炙手可熱。

  火爆的背景下,並非皆大歡喜。眾(zhong) 多文化企業(ye) ,實際上,是抱著“金山缺金子”。
俏佳人傳(chuan) 媒某高層管理人員就跟本報記者抱怨稱,政策問題、融資問題等,對於(yu) 民營企業(ye) 的製約相當大,在現有體(ti) 製下,在行業(ye) 上突圍難度很大。據了解,在文化產(chan) 業(ye) 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是電影領域,將版權向銀行作為(wei) 抵押從(cong) 而獲得貸款的例子,也隻限於(yu) 中影、華誼等幾家電影巨頭。

  文化產(chan) 業(ye) 的投資特性,也決(jue) 定了文化企業(ye) 的資金現狀。國務院十部委發展扶植中國動漫事業(ye) 聯席會(hui) 議的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綜合組組長李揚曾對本報記者表示,“文化創意公司的企業(ye) 價(jia) 值又不好評估,一擲億(yi) 元的投資,自有資金根本玩不轉”。

  來自文化部的統計數據也表明了這一點。根據文化部對300家民營文化企業(ye) 的專(zhuan) 題調研結果,56.7%的企業(ye) 認為(wei) 融資困難,超過80%的企業(ye) 主要依賴自身積累,融資方式極為(wei) 單一。

  不過,眾(zhong) 多業(ye) 內(nei) 人士的統一觀點認為(wei) ,文化企業(ye) 缺的是好項目,並不缺錢。上述銀河證券直投部高管表示,“很多傳(chuan) 媒類上市公司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很低,甚至幾乎沒有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像歌華傳(chuan) 媒等手裏其實有很多錢。”

  投資之辯

  “對於(yu) PE而言,進入了總歸要退出。手段不外乎兩(liang) 種,一種是將投資企業(ye) 做大了上市,一種是做大賣掉獲利。”蔣國興(xing) 稱,這需要認清行業(ye) 整個(ge) 發展現狀。

  據了解,從(cong) 投資者角度來看,文化產(chan) 業(ye) 中很多是事業(ye) 單位體(ti) 製,市場化麵臨(lin) 很多問題;文化產(chan) 業(ye) 市場化程度不高,很多元素流通不暢,政策管製也比較多,影響資本整合;傳(chuan) 統媒體(ti) 成長性不高,很多資金不願意進入,不願意進入的原因是政策監管比較嚴(yan) ,投資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

  東(dong) 方星空文化基金的蔣國興(xing) 認為(wei) ,體(ti) 製和曆史原因之下,現實的行業(ye) 背景是小散亂(luan) ,這個(ge) 無法在短時間改變。而上述基金公司高管認為(wei) ,即使PE有機會(hui) 進入比較有優(you) 勢的政府背景的項目,比如皖新傳(chuan) 媒、中國出版集團等,麵臨(lin) 的困境也將是與(yu) 國資爭(zheng) 食,結果並未可期。
不過,銀河證券在邏輯上,倒是願意進入國資背景的大的企業(ye) 。該公司上述高管稱,各種利好政策之下,應該會(hui) 形成寡頭企業(ye) ,而寡頭企業(ye) 則會(hui) 實現上市、兼並等一係列操作,這樣投資回報會(hui) 很豐(feng) 厚。

  蔣國興(xing) 讚成未來的這一趨勢。但是,他和他管理的基金仍然將成長性較好的民營企業(ye) 納入到投資視野,“畢竟這類企業(ye) 項目看準,未來管理跟上,資金充足的話,會(hui) 有好的預期,也不至於(yu) 跟人爭(zheng) 來搶去”。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