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全球液晶麵板價格連跌5個月 國內多家企業仍斥巨資入場

近期,TCL集團[3.99 0.50%]宣布增資8.5代液晶麵板項目,直接控股該項目。液晶麵板生產(chan) 企業(ye) 早就瞄準高世代麵板商機。同時,國內(nei) 在建、擬建的高世代液晶麵板廠不斷增加,總投資額早已過千億(yi) ,且都將在2011-2012年建成投產(chan) 。

國內(nei) 資深家電觀察家劉步塵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nei) 已經近千億(yi) 資金砸向高世代液晶麵板產(chan) 業(ye) ,並且還在不斷擴大。”

當麵板一代接著一代更新問世,高世代液晶麵板生產(chan) 上市公司蜂擁而至對外宣布大筆資金投入,有意豪爽重砸大幹一筆的時候,高世代麵板遇冷。如今千億(yi) 資金砸向高世代液晶麵板,麵對熱火的投資衝(chong) 動,我們(men) 還是不得不冷靜下來,在缺乏掌握核心技術的時候,我們(men) 除了跟著別人的步伐一味追趕,還能做些什麽(me) ?

近千億(yi) 元投向高世代液晶麵板

10月23日,TCL集團公告稱,根據第8.5代液晶麵板生產(chan) 線項目的運作情況,為(wei) 優(you) 化項目公司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治理水準,提升運營效率,合理配置資源,經TCL集團與(yu) 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雙方友好協商,雙方決(jue) 定維持項目公司的目標注冊(ce) 資本100億(yi) 元不變。並將最終出資比例由原來的各為(wei) 一半調整為(wei) TCL集團出資55億(yi) 元,占55%;深超公司出資45億(yi) 元,占45%。原《合作協議》的其他條款和約定不變。

1月16日,深圳市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項目,也是我國自主建設的、迄今國內(nei) 最高世代TFT-LCD生產(chan) 線之一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8.5代液晶麵板項目在深圳開工。該項目總投資245億(yi) 元,由TCL集團與(yu) 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各持股50%,計劃於(yu) 2011年三季度試產(chan) 。

今年10月20日,項目公司共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等銀行組成的銀團貸款12.8億(yi) 美元,項目的建設資金基本到位。項目的各項進展也比較順利。

除TCL而外,上市公司紛擁以重資豪砸高世代液晶麵板項目,大量的高世代生產(chan) 線投產(chan) 。

劉步塵告訴記者:“目前國內(nei) 已經投入生產(chan) 高世代液晶麵板的有京東(dong) 和TCL,夏普、夏新和LG等企業(ye) 還處於(yu) 計劃階段,京東(dong) 方預計投入的6.5和8 代液晶麵板大概有300億(yi) ,TCL也籌集245億(yi) 資金,加之奇美、友達等在華投資,國內(nei) 已經近千億(yi) 資金砸向高世代液晶麵板產(chan) 業(ye) 。”

2010年6月29日,一條長虹將斥272億(yi) 元人民幣巨資在成都高新區建設8.5代液晶麵板生產(chan) 線的傳(chuan) 聞被證實,據稱長虹將躋身於(yu) 競爭(zheng) 激烈的液晶麵板領域,而計劃中的另外兩(liang) 家投資方為(wei) 成都市政府和富士康。

顧不得斥資6.75億(yi) 美元建設的等離子麵板項目沒了下文,長虹轉身馬不停蹄地一頭紮進熱火朝天的8.5代液晶麵板(TFT-LCD)生產(chan) 線的項目中在電視升級中,這幾年長虹可謂液晶、等離子、LED三管齊下。

去年,京東(dong) 方正式開工建設了國內(nei) 首條第八代液晶線。此項目計劃總投資280.3億(yi) 元,建設時間長達26個(ge) 月,預計將於(yu) 2011年10月投產(chan) 。

海信電器[14.12 -0.35%]進入液晶電視製造較早,與(yu) 上遊廠商建立了密切的聯係。

全球液晶麵板價(jia) 格連跌5個(ge) 月

然而,近年來全球液晶麵板已經連續五個(ge) 月下跌,中國高世代液晶麵板企業(ye) 已經存在危機隱患。為(wei) 何出現如此情景,難道真是部分媒體(ti) 直指的外資“陰謀論”?

今年1月份電子視像行業(ye) 協會(hui) 率領海信、海爾、創維、康佳、長虹、TCL、熊貓、上廣電和廈華九大彩電企業(ye) ,與(yu) 台灣友達、奇美電與(yu) 華映三大麵板廠簽署采購合約,采購21.9億(yi) 美元液晶麵板。

而就在大單在手,中國彩電企業(ye) 準備“抄底”之際。記者了解到,今年中旬麵板價(jia) 格連續5個(ge) 月狂跌,對於(yu) 前期備貨充足的國內(nei) 彩電企業(ye) ,不僅(jin) 不能享受到成本縮減帶來的利好,還將麵臨(lin) 巨大的盈利壓力。

綜觀2009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麵板市場,出貨前五名分別是Samsung、LG Display、CMO、AUO和Sharp,與(yu) 中國企業(ye) 競爭(zheng) 的主要對手無不控製了上遊技術,彩電上遊技術集中在外資手中,液晶麵板價(jia) 格成為(wei) 影響行業(ye) 和公司利潤的重要因素。

記者從(cong)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ye) 協會(hui) 液晶分會(hui) 相關(guan) 人士處了解到:“液晶麵板價(jia) 格正快速下降。今年9月份全球液晶顯示屏麵板價(jia) 格出現了連續第5個(ge) 月的下降。”

“目前不存在陰謀論之說,這是市場供求關(guan) 係造成,這是液晶麵板競爭(zheng) 規律造成,每年大約半年出現一次供過於(yu) 求緊接著下半年出現供不應求情況,縱觀中國麵板曆史,即使往前推六年,已經多次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電行業(ye) 資深觀察家劉步塵認為(wei) 。

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企業(ye) 麵板存貨量都很大,此時造成麵板大幅度降價(jia) 。明年下半年中國麵板進入實際產(chan) 能,如果明年上半年在產(chan) 生實際產(chan) 能之前不該降價(jia) 的時候而降價(jia) ,對中國麵板企業(ye) 造成較大壓力,那無疑是外資作祟。”

“高世代不是一個(ge) 固定的概念,當技術不斷進步,引進的高世代也就變成低世代,而且這種情況發生並不需要一個(ge) 很長時間。”帕勒谘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wei) 。

劉步塵則表示:“液晶麵板隻要符合現在市場需求即可,並不意味世代越高越好。麵板世代越高一般屏幕越大,而並不一定符合主流潮流。目前8代、8.5代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市場主流需求,更高世代一般用於(yu) 高端電視。”

“影響中國企業(ye) 投資麵板決(jue) 定因素是資金問題,越低的世代需要資金相對較少,8代以上一般都在200億(yi) 以上,使得很多企業(ye) 望而卻步。然而不投的話在未來液晶麵板戰略上就無法處於(yu) 從(cong) 容地位。”劉步塵如是說。

沿襲、追隨也是一種進步

“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仍舊無法估計,首先中國企業(ye) 投資能力普遍相對較弱,如京東(dong) 方投資200億(yi) 做8代上馬仍舊比較勉強,此前投資6代帶來較多負影響。其次,建成之後產(chan) 能如何消化是個(ge) 問題。國外麵板大部分出口,賣給中國,本地麵板出口沒有市場,國內(nei) 企業(ye) 也相對對外資品牌有一定認知。”劉步塵表示。

等離子遇“冷”之際,液晶麵板行業(ye) 早已受到關(guan) 注,當中國企業(ye) 已經跟風大舉(ju) 進入,躊躇滿誌,準備分享暴利,抬頭卻才意識到此時的液晶麵板卻已是“熱度”過高,甚至有可能出現產(chan) 能過剩,而企業(ye) 也早已錯過了切入液晶麵板行業(ye) 的最佳時間。不僅(jin) 前期大筆投入的“真金白銀”打了水漂,企業(ye) 甚至負債(zhai) 累累。

而論經驗曆程,無疑能在曾經的電視老大長虹身上得到很好的詮釋。

在一些2003年、2004年開始動工的液晶麵板生產(chan) 線,已經提前結束折舊期。長虹堅定認為(wei) 液晶代表主流發展方向,收購韓國歐利安等離子公司曲線獲取核心技術。 2005年長虹決(jue) 定進入等離子麵板領域,從(cong) 2005年底開始,液晶麵板企業(ye) 進入集體(ti) 虧(kui) 損。

2007年,在價(jia) 格上漲的刺激下,液晶麵板企業(ye) 又開始準備新一輪的產(chan) 能擴張計劃。為(wei) 彌補液晶麵板漲價(jia) 帶來的利潤損失,創維、TCL、海信等部分國內(nei) 彩電企業(ye) 重新開始推出等離子電視,長虹大力挺進等離子屏領域。並在2007年在綿陽開建等離子麵板工廠,直到今年1月全麵量產(chan) ,實現年產(chan) 216萬(wan) 片的能力。除長虹而外,當時上廣電、京東(dong) 方、龍騰光電的“三合一”計劃也在儲(chu) 備中,意圖在上海、昆山各建設5代、6代線。

“長虹就是我們(men) 的前車之鑒,等離子麵板問世不被本土企業(ye) 接受,導致等離子麵板處於(yu) 停滯狀態,TCL、京東(dong) 方等將來對於(yu) 本土企業(ye) 銷售的時候,是否依舊會(hui) 麵臨(lin) 這樣的問題目前還不好說。目前來看,TCL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方案是考慮將來給國際企業(ye) 代工整機,自我消化。”劉步塵表示。

然而中國本土企業(ye) 對高世代麵板的大規模投入是否“燒錢”?

羅清啟指出:“高世代液晶麵板是否金礦仍舊不樂(le) 觀,液晶麵板本身是個(ge) 金礦,金礦不等於(yu) 金子,需要轉化,中國企業(ye) 能否采到是個(ge) 問題。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技術來源非常重要。

“外資對11代高世代麵板線投入至少在100億(yi) 美元,資金對國內(nei) 企業(ye) 壓力可謂巨大。我們(men)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men) 一方麵沒有核心、專(zhuan) 利和原創技術的彩電本身技術,另外沒有生產(chan) 線技術缺失,沒有技術積累,所以我們(men) 不能好高騖遠,隻能做追隨者,即使能做到腳步近一點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劉步塵認為(wei) 。

高世代麵板熱潮的冷靜思考

最早投入高世代線開發的廠家獲得超額的豐(feng) 厚利潤,由此而引發同類生產(chan) 線的大規模建設,如今當我們(men) 冷靜下來思考,又該以怎樣的心態麵對高世代麵板的風潮?

“目前,麵板世代進程的決(jue) 定權不在我們(men) 手裏,我們(men) 隻能沿襲別人的成果,中國本土企業(ye) 目前還不具備技術創新能力,隻能被動接受。今天的落後是曆史原因造成,當外資企業(ye) 液晶麵板高速發展的時候,我們(men) 卻是空白。歸根到底是戰略企劃的問題,這個(ge) 行業(ye) 在本地官、產(chan) 、學、研早期都未得到重視和很好的整合。”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

今年年初,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了《2010年-2012年平板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該項目是規劃出台以後,首個(ge) 高世代線液晶麵板製造項目。

國家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jian) 表示,規劃以突破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發展的瓶頸為(wei) 目標,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為(wei) 高世代TFT-LCD麵板生產(chan) 線建設為(wei) 重點。

“一方麵,我國麵板需要快速發展,否則無法更好地發展顯示器產(chan) 業(ye) 。麵板產(chan) 業(ye) 得到國家鼓勵發展,然而同時又矛盾的是,一旦過度放開,大量外資進入,本地麵臨(lin) 嚴(yan) 重國際競爭(zheng) 必然危機重重,民族產(chan) 業(ye) 成長受挫。”劉步塵告訴記者。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