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失去價(jia) 格優(you) 勢,本土彩電商們(men) 還能靠什麽(me) 贏得市場?記者近日從(cong) 家電賣場和網購家電平台等銷售渠道獲悉,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外資彩電品牌在銷售終端開始采取空前的降價(jia) 策略,目前一些產(chan) 品出現國產(chan) 品牌和外資品牌價(jia) 格倒掛的現象。為(wei) 了追趕外資品牌超過20%的降價(jia) 幅度,國產(chan) 品牌隻能拱手讓出本已不高的產(chan) 品毛利。
最大降幅接近30%
“最近,我們(men) 在線銷售的幾款高端外資大平板液晶電視集體(ti) 降價(jia) ,平均降幅為(wei) 20%,最大降幅接近30%。”庫巴網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降價(jia) 後,眾(zhong) 多外資品牌平板電視的價(jia) 格和國產(chan) 品牌相當,甚至更低。例如,一款夏普60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jia) 為(wei) 15699元,而國產(chan) 海信60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jia) 為(wei) 19399元;三星55英寸LED電視售價(jia) 為(wei) 13999元,相同型號的TCL LED電視售價(jia) 為(wei) 14990元。在家電賣場,記者看到,以往並不積極參與(yu) 促銷的外資品牌都加大了促銷力度,直降千元的標簽並不少見。
國產(chan) 彩電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市場占比由2008年的7比3轉變為(wei) 現在的接近6比4。奧維谘詢的分析稱,為(wei) 了保證全年任務的完成率,國外品牌紛紛轉戰中國市場。他們(men) 憑借低價(jia) 策略侵蝕國內(nei) 品牌的市場份額,主攻中低端市場。彌漫整個(ge) 市場的價(jia) 格戰致使今年第三季度電視的價(jia) 格下降9%,而前三季度累計下降16%。
部分產(chan) 品實為(wei) 國產(chan) 貨
“外資品牌通過麵板自產(chan) 自銷的優(you) 勢,可以一直保持降價(jia) 空間。”中國電子商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陸刃波如是說。另一方麵,業(ye) 界認為(wei) 它們(men) 大幅降低生產(chan) 運營成本的重要策略是加大外包比重。有統計顯示,索尼今年加大了產(chan) 品外包比例,其液晶電視明年的代工比例將由今年的50%提升為(wei) 70%至80%。
一位賣場促銷員確認,一些外資品牌的低端產(chan) 品由國內(nei) 企業(ye) 代工生產(chan) ,一般消費者不會(hui) 分辨得這麽(me) 清楚。在同樣的價(jia) 格下,當然外資品牌更有吸引力。晨報記者 劉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