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單個新藥研發項目可獲上億資金支持

國務院出台《關(guan) 於(yu) 發展和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決(jue) 定》將實現中國醫藥[0.00 0.00%]產(chan) 業(ye) 的升級,未來生物醫藥將成為(wei) 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流。而發展生物醫藥並不意味著拋棄化學藥品和中藥等傳(chuan) 統醫藥產(chan) 業(ye) ,但傳(chuan) 統醫藥產(chan) 業(ye) 必須盡快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

發展生物醫藥實現走出去的目標

“國家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將整體(ti) 提升中國醫藥產(chan) 業(ye) 的檔次,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中國醫藥企業(ye) 管理協會(hui) 會(hui) 長於(yu) 明德表示,相比傳(chuan) 統醫藥產(chan) 業(ye) ,生物醫藥對環境汙染較少,對資源依賴性較小,對技術要求比較高,而利潤增長也高於(yu) 整個(ge) 行業(ye) 。在基因工程、遺傳(chuan) 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等技術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治療腫瘤、類風濕等疾病的新藥,治療效果非常好,需求增長巨大,發展生物醫藥,就是要抓住技術的製高點。

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的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後,在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等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重大新藥創製”的支持下,在功能基因組研究,幹細胞研究生物芯片研究等技術領域跨入了國際先進行列。根據國際生物經濟大會(hui) 統計,2008年,我國生物醫藥實現產(chan) 值8666億(yi) 元。

但是相比國際水平,中國的生物醫藥行業(ye) 自主創新能力弱,創新產(chan) 品少,企業(ye) 規模小仍是普遍現象。在生物技術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方麵,國外在華申請中78%為(wei) 企業(ye) 申請,我國企業(ye) 申請隻有25%,高校和個(ge) 人申請量都高於(yu) 企業(ye) 。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ye) 研究員郭凡禮表示,國家對生物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有利於(yu) 中國生物醫藥企業(ye) 的快速崛起和快速擴張,更重要的是將使中國醫藥融入到國際市場中。

由於(yu) 認證問題,中國醫藥出口一直以原料藥出口為(wei) 主,藥品製劑出口十分薄弱。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我國生物醫藥出口額為(wei) 8717.5萬(wan) 美元,且近9成為(wei) 生物疫苗。同時期的進口額卻達8億(yi) 美元,相差十分懸殊。

據於(yu) 明德透露,中國政府正在創造條件加快製劑走出去的速度,特別是走向美國、歐盟、日本這樣的主要消費市場。生物藥和化學藥都將是重點支持對象之一。

受政策積極影響,不少企業(ye) 已經將目標瞄準了產(chan) 品出口,記者采訪的多家藥企表示未來都有產(chan) 品出口計劃。

新藥創新將進入新一輪高潮

長期以來,我國生物醫藥是 “以仿為(wei) 主”,中國部分醫藥企業(ye) 雖然在研發上麵有投入,但是從(cong) 整體(ti) 來看,投入並不高。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生物、生化醫藥製造中的研發經費占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的比例,美國、日本分別為(wei) 22%和15%,中國隻有1.7%;世界500強中,醫藥企業(ye) 每年投入的科研開發費用占銷售額的比例一般在15%~20%,中國相對應的比例還不到2%。

企業(ye) 研發熱情不高是主要原因。新藥研發有風險,將會(hui) 影響到企業(ye) 的銷售。大藥企因為(wei) 有比較穩定的市場,不願意投入;中小藥企是沒有實力進行研發,所以中國企業(ye) 對新藥研發的投入不足。

不過這種情況有望改變,“中國發展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將引來新一輪新藥創新的高潮。”於(yu) 明德表示,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決(jue) 定是長期的發展目標,經過5年、10年的發展後,估計中國有25個(ge) 左右的原創新藥批量問世。

中美生物醫藥協會(hui) (CABA)會(hui) 長王義(yi) 漢博士剛剛完成對中國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調研,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政府的千人計劃、百人計劃;各省市如廣東(dong) 、湖南、湖北等地不斷進行的招商,都在吸引優(you) 秀的生物醫藥人才回到中國。

政府還相繼出台了一些促進生物醫藥發展的金融政策,去年6月份,國家直接拿出60多億(yi) 元資金對重大新藥的創製進行了支持。據媒體(ti) 報道,正在製定的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十二五”規劃中,國家還將投入100多億(yi) 元對新藥創製進行支持,單個(ge) 新藥研發項目可獲得數千萬(wan) 元乃至上億(yi) 元的支持。

新藥的監管方麵也將迎來新規。據王義(yi) 漢透露,應科技部等有關(guan) 部門的要求,近期他們(men) 剛剛提交了生物產(chan) 業(ye) 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其中新藥創新方麵的監管是主要內(nei) 容之一。

在新藥審批上,中美生物協會(hui) 建議,監管部門加快對新藥的審批速度,同時提高新藥創製的門檻,讓真正的創新藥獲得審批,並獲得相應的價(jia) 格優(you) 勢,保證企業(ye) 的巨額研發投入獲得相應的利益回報。這些都會(hui) 體(ti) 現在未來的“十二五”規劃中。

王義(yi) 漢還建議政府采取一定稅收等優(you) 惠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對生物醫藥進行投資。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投資效益大,而且不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具有抗周期性。唯一製約就是周期長,不像其他產(chan) 業(ye) 見效那麽(me) 快,這時候國家應該出台相應的稅收和價(jia) 格政策,鼓勵和引導民間對生物醫藥的投資。

對於(yu) 普通百姓來說,生物醫藥新藥研發所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不僅(jin) 治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而有中國自主產(chan) 權的產(chan) 品,價(jia) 格相對要便宜得多。

在與(yu) 國外品牌的競爭(zheng) 中,不少內(nei) 資的創新藥都采取低價(jia) 競爭(zheng) 的策略。中國是肝病大國,而幹擾素是治療病毒性肝炎的首選藥,沈陽三生在研發生產(chan) 成功後,不斷降價(jia) ,使價(jia) 格降到了同類產(chan) 品的三分之一,國外進口產(chan) 品的五分之一,引發了業(ye) 內(nei) 的價(jia) 格革命。百泰生物研製的新藥上市後,其價(jia) 格也是外資品牌同類產(chan) 品的三分之一。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