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基礎零部件成產業鏈軟肋 振興方案率先發展新能源領域

工信部近日發布《機械基礎零部件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實施方案》,提出通過3年努力,突破一批基礎零部件製造關(guan) 鍵技術,使重大裝備基礎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方案中提出重點發展和突破包括高效清潔發電設備配套、高檔轎車及重載卡車配套、軌道交通裝備和船舶配套等在內(nei) 的七大領域。

宏源證券[22.51 -1.40%]分析師杜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振興(xing) 方案對基礎零部件產(chan) 業(ye) 發展必定有利好影響,但應該注意不同品種零部件所應用的下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現狀和前景。杜樸進一步指出,“十二五”計劃中著重強調的節能減排、新能源等行業(ye) 使用的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發展應被看好。

天馬股份[13.61 -5.42%](002122.SZ)董秘馬全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基礎零部件製造業(ye) 進一步發展的根本途徑還是加強自主研發,國家應更多給予鼓勵和支持。

基礎零部件成產(chan) 業(ye) 鏈軟肋

據業(ye) 內(nei) 人士稱,我國企業(ye) 同國際企業(ye) 采取相同生產(chan) 模式,即從(cong) 國外零部件生產(chan) 商手中采購零部件生產(chan) 進行組裝,但是國產(chan) 整機銷售價(jia) 格要低很多,因此導致我國企業(ye) 的利潤率比國際競爭(zheng) 對手低很多。這種現狀使我國必須加強機械製造上遊產(chan) 業(ye) 發展,其中基礎零部件產(chan) 業(ye) 應著重被關(guan) 注。

浙商證券分析師史海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我國機械製造企業(ye) 近年來依靠高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獲得快速發展,但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中獲得利潤卻很有限。以挖掘機為(wei) 例,史海昇表示,各類進口零部件占據了40%-50%的利潤,其主要被日本、德國等高精尖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取得,而我國企業(ye) 僅(jin) 僅(jin) 依靠組裝過程獲取小部分利潤。

關(guan) 於(yu) 突破技術瓶頸的問題,史海昇表示徐工、柳工[32.55 -5.41%]等大型企業(ye) 近年來主要關(guan) 注其快速增長的整機生產(chan) 業(ye) 務,而較少投入技術研發,雖然近期徐工、柳工等企業(ye) 開始加大投入技術研發,但取得技術突破還需較長時間。

史海昇還表示,部分基礎零部件雖小,但往往技術要求高,我國企業(ye) 無法生產(chan) ,因此必須依靠進口。目前我國部分基礎零部件,如液壓配件等,對國際市場依賴很強,其弊端已然顯現。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中挖掘機的銷量爆發式增長,但是由於(yu) 國外零部件供應跟不上,導致下半年的銷量急速下滑。

另外,馬全法表示,目前國內(nei) 生產(chan) 的軸承等部分零部件在技術水平上已經同進口產(chan) 品相當,但認識誤區卻成為(wei) 進一步發展的攔路虎。馬全法認為(wei) ,部分企業(ye) 在采購零配件時應克服“進口好,國產(chan) 差”的陳舊觀念。

企業(ye) 期待國家扶持

杜樸指出,振興(xing) 方案的行業(ye) 影響應該區別看待。“十二五”規劃中重點強調了推進節能減排、新能源等行業(ye) 發展,這些行業(ye) 的上遊零部件生產(chan) 廠商發展前景較為(wei) 看好。與(yu) 此同時,其他類型零部件生產(chan) 廠商受益情況還有待觀察。針對新能源行業(ye) 零配件生產(chan) 的問題,記者致電泰勝風能[39.00 -3.54%](300129.SZ)董秘鄒濤。

采訪中鄒濤表示,公司研發方麵獲得的國家支持還較小,目前主要靠公司自身投入進行研發。對於(yu) 零配件振興(xing) 計劃,鄒濤表示,公司還在等待政策具體(ti) 細化和落實,具體(ti) 何時可以獲得哪些幫助還不清楚。但是,鄒濤認為(wei) ,“十二五”規劃將新能源行業(ye) 放在第二位可見國家政策對於(yu) 新能源開發的重視,公司期待國家振興(xing) 計劃落實。

史海昇說“目前政策還需進一步明細”,國家最終會(hui) 投入多少資金,資金投放目標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明確。

馬全法表示對振興(xing) 方案非常關(guan) 注,“這表示國家開始日益重視基礎件生產(chan) 行業(ye) ”。他認為(wei) 方案的出台對公司發展將產(chan) 生利好影響。他進一步指出,對企業(ye) 來說,在與(yu) 國際同類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中,最根本的是加強自主研發,“畢竟國家不能給予每個(ge) 企業(ye) 都以資金技術等支持”。

另外,馬全法還表示企業(ye) 規模較小,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我國基礎零部件產(chan) 業(ye) 的進一步發展。史海昇研究院表示,為(wei) 解決(jue) 大公司無暇投入研發,小公司科研能力不足的尷尬現狀,在零部件製造行業(ye) 也應加緊淘汰落後產(chan) 能,重組小型企業(ye) ,以集中資金和人才加快技術進步。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