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藥妝消費多元化發展

藥妝消費多元化發展

  藥妝日漸受到歡迎。
  藥妝日漸受到歡迎。

藥妝的概念源自歐美非常盛行的概念:醫學護膚。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問題皮膚是由皮膚科醫生開出處方,從(cong) 清潔產(chan) 品、藥或輔助治療產(chan) 品到跟隨產(chan) 品(包括防曬霜、眼霜等)提供針對性的護膚建議。國外藥妝大都是由皮膚學專(zhuan) 家從(cong) 皮膚結構、皮膚改良方麵進行深入研究,並以生產(chan) 藥品的標準生產(chan) 護膚品。因此,藥妝品應該屬於(yu) 保養(yang) 型護膚品,比一般的護膚品更安全,更注重各種有效成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對皮膚的改善。

如今,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人們(men) 對在藥房裏購買(mai) 功能性護膚品和個(ge) 人護理用品早已習(xi) 以為(wei) 常。目前在日本,有1.6萬(wan) 家被稱作「藥妝店」的店舖,每年的銷售額高達4百多億(yi) 美元。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藥妝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最初進入的是幾個(ge) 較大的國際品牌,如薇姿、理膚泉、雅漾等,主要在一些本地大型連鎖藥店設立專(zhuan) 櫃進行銷售。在初期,人們(men) 並沒有進入藥店購買(mai) 化妝品的消費習(xi) 慣,但隨著品牌加大了宣傳(chuan) 力度,店內(nei) 也配備了專(zhuan) 業(ye) 的行銷人員提供諮詢服務,並利用會(hui) 員製優(you) 惠來吸引消費者,因此逐漸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ye) 績。

同時,由於(yu) 藥妝的利潤很高,越來越多的國產(chan) 製藥企業(ye) 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力求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例如北京同仁堂、馬應龍、上海家化等,都是利用中草藥的概念來吸引消費者眼光。

而到了這幾年,藥妝的銷售模式又有了新的改變。在上海的一些大型購物中心內(nei) 出現了「鷗美」等幾個(ge) 藥妝專(zhuan) 賣店,店堂內(nei) 集中了多個(ge) 國外藥妝品牌,產(chan) 品類別更加豐(feng) 富,還有專(zhuan) 業(ye) 的人員和儀(yi) 器可以為(wei) 顧客提供免費的皮膚監測和產(chan) 品諮詢,盡管產(chan) 品不便宜,價(jia) 格都在兩(liang) 、三百元左右,但仍然非常受歡迎。而一些較大規模的超市也出現了銷售藥妝的櫃檯,模式日見多元化。

藥妝已成為(wei) 現今時尚護膚領域的一個(ge) 熱門名詞,大大小小的品牌林立,但是外資品牌還是佔據了絕對的優(you) 勢地位,而國內(nei) 品牌則大多處於(yu) 初級階段,市場潛力巨大。

上海辦事處 戴靜源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