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推文化企業(ye) 上市
目前,新興(xing) 文化產(chan) 業(ye) 正在成為(wei) 上海文化版圖中的最大亮點。網絡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le) 服務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9.9%和16.3%。此外,上海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等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繼續發展,2009年實現增加值65.68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4.3%。據統計,2009年上海文化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出達到3,555.68億(yi) 元,比上年增長7.2%。 從(cong) 文化貿易進出口情況來看,盡管2009年受金融危機後續影響,上海文化進出口132.77億(yi) 美元,同比下降14.9%,出現了多年來首次負增長,但核心文化貿易的降幅為(wei) 9.37%,低於(yu) 同期貨物貿易的13.8%,貿易順差大於(yu) 8億(yi) 美元,與(yu) 2008年基本持平,顯示上海文化出口的優(you) 勢依舊保持。 金融支持陸續到位 新的文化金融服務產(chan) 業(ye) 也正在形成,上海正在進一步謀求文化產(chan) 業(ye) 與(yu) 金融的對接。目前,上海已經成立了全國首家專(zhuan) 門從(cong) 事中小文化企業(ye) 擔保服務的專(zhuan) 業(ye) 機構「上海東(dong) 方惠金文化產(chan) 業(ye) 擔保有限公司」,引導商業(ye) 銀行信貸資金投向中小文化企業(ye) 。 此外,上海還設立了全國第一家文化產(chan) 業(ye) 私募基金「華人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創新支援重大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跨地區、跨行業(ye) 、跨所有製發展。2009年,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上海正式設立了文化產(chan) 權交易所,為(wei) 文化企業(ye) 開闢了投融資多元化新管道和產(chan) 業(ye) 資本的退出通道。 上海市不久前與(yu) 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推進上海市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合作備忘錄》。今後5年,國家開發銀行對上海市文化產(chan) 業(ye) 支援的融資規模可達300億(yi) 元。不久前,交通銀行與(yu)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也簽訂了合作協議,授信總額度100億(yi) 元用於(yu) 支持上海市新聞出版及版權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力推有條件企業(ye) 盡快上市 到2009年底,上海市已完成市屬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單位和電視劇製作(甲種證)單位轉企改製,黨(dang) 報黨(dang) 刊發行體(ti) 製改革,60家經營性出版單位轉企改製,90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企改製和6家市屬文藝院團的轉企改製,培育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市場經濟主體(ti) 。 然而文化產(chan) 業(ye) 資本化程度目前隻有1%左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將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nei) 吸引非公資本進入文化產(chan) 業(ye) ,將其變為(wei) 多元化投資主體(ti) ,有條件的還要以最快的速度推進上市。推進的重點是現有的國有文化企業(ye) 、新媒體(ti) 、以及傳(chuan) 統媒體(ti) 中可以上市的部分,上海的一些網絡資訊產(chan) 業(ye) 的中小文化企業(ye) 已經在遞交上市報告。 上海辦事處 黃逸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