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棉紡業:高利潤低庫存不可持續

盡管9月27日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提出穩定棉價(jia) ,依然無法阻擋價(jia) 格水漲船高。

10月12日,中棉328級成交價(jia) 達到了23866元/噸,較上個(ge) 交易日又上漲了503元/噸。

無論海外市場還是國內(nei) 市場,近期棉花價(jia) 格較去年同期以及今年年初已經分別上漲了60%和40%。棉紡企業(ye) 目前的高利潤將被削薄。

第一紡織網主編汪前進稱,在通脹的大環境下,棉花價(jia) 格上漲有一定合理因素。

棉花上漲創15年新高

僅(jin) 在今年8月,國內(nei) 儲(chu) 備棉成交價(jia) 格尚在每噸1.7萬(wan) 元左右。

9月27日,全國棉花工作會(hui) 議召開當日,國內(nei) 儲(chu) 備棉實際成交581644噸,所有已成交儲(chu) 備棉加權均價(jia) 19098元/噸。而市場平均成交價(jia) 格維持在2.2萬(wan) 元/噸,進入10月,全國各地都相繼進入新花收購階段,棉花價(jia) 格繼續上行。10月12日,中棉328級成交價(jia) 已經達到了23866元/噸。國內(nei) 外棉花價(jia) 格上漲幅度均創出了15年來的新高。

今年1至8月,全國紡織服裝出口同比增長23.75%,已經恢複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需求增大,這給棉花價(jia) 格上漲帶來最堅硬的支撐。

部分紗廠今年初在低價(jia) 位時大量囤積棉花原料,使整個(ge) 行業(ye) 保持較高的利潤率,平均毛利率高達30%。紗廠高位購進棉花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潤率。使得棉花價(jia) 格維持在一定的水準。

原料價(jia) 格上漲已經導致西南、浙江、福建一些小型棉紡生產(chan) 企業(ye) 陷入困境,有些不得不停產(chan) 關(guan) 門。汪前進介紹,根據調查,截至8月末,庫存棉花在200噸以下的企業(ye) 占了58%,庫存在200-1000噸占22%。庫存1000噸以下的企業(ye) 占到了8成,廠家在市場上搶原料也是導致棉花價(jia) 格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

此外,國內(nei) 棉花產(chan) 量600-700萬(wan) 噸,年需求量在1000萬(wan) 噸以上,年缺口為(wei) 350萬(wan) 噸左右,導致進口棉花與(yu) 國內(nei) 棉花的價(jia) 格相互推高。

進入高價(jia) 時代

汪前進認為(wei) ,在通脹的大環境下,棉花價(jia) 格維持在2萬(wan) 元/噸是一個(ge) 合理的位置。目前國內(nei) 棉紡生產(chan) 企業(ye) 平均利潤率較高,整體(ti) 比較滋潤。

紡織類上市公司,如羅萊家紡[66.58 -2.36%](002293.SZ)、富安娜[40.30 -2.30%](002327.SZ)等家紡產(chan) 品企業(ye) ,平均毛利率超過40%。以加工坯布、紗線等初級產(chan) 品的新野紡織[5.97 0.67%](002087.SZ)毛利率亦超過10%。

寧波維科集團棉紡部門表示,這次棉花價(jia) 格上漲反映到消費市場至少需要6個(ge) 月時間。企業(ye) 目前生產(chan) 使用的原料基本是在年初棉花價(jia) 格較低時采購的。企業(ye) 希望將漲價(jia) 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市場,市場未必會(hui) 買(mai) 賬,可能會(hui) 對利潤率有一定的影響。但一般的大型用棉企業(ye) 都會(hui) 在期貨市場對衝(chong) 以分散風險。從(cong) 棉花種植基地到印染的全產(chan) 業(ye) 鏈,也有助於(yu) 企業(ye) 在這個(ge) 環節降低生產(chan) 成本。

“如果棉花上漲的趨勢形成,會(hui) 造成成本壓力。”上海某大型紡織企業(ye) 人士透露,但該企業(ye) 今年年初就有上漲的預判,在低位囤積了大量的原料。同時庫存中還有一部分初級加工產(chan) 品。目前的利潤尚未受損。如果明年國內(nei) 棉花供需缺口增大,價(jia) 格持續上漲,那麽(me) 利潤下降將是必然的。可能會(hui) 考慮通過漲價(jia) 等手段保證企業(ye) 的利潤。

富安娜董秘胡振超表示,棉價(jia) 上漲,公司將通過漲價(jia) 和增加棉花儲(chu) 備量來盡量保證利潤率不變。

“目前的棉花價(jia) 格尚不會(hui) 威脅到大部分生產(chan) 企業(ye) 的生存。”國金證券[18.80 -0.42%]行業(ye) 分析師張斌表示,目前國內(nei) 大多數紗廠的庫存在半個(ge) 月以內(nei) ,而對棉紡企業(ye) 而言,即使棉價(jia) 超過2萬(wan) 元/噸仍然存在盈利空間。這種高利潤低庫存模式將使棉紡企業(ye) 保持生產(chan) 積極性。

汪前進預計今後棉花供需缺口仍將進一步擴大。這將導致國際市場棉花價(jia) 格居高不下。

據農(nong) 業(ye) 部門5月份調查數據,2010年全國棉花種植麵積7400萬(wan) 畝(mu) 左右,預計總產(chan) 量比上年略減。

9月27日的全國棉花工作會(hui) 議上,農(nong) 業(ye) 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陳萌山表示,棉花供給壓力越來越大,要力爭(zheng) 明年棉花種不過植麵積恢複到8000萬(wan) 畝(mu) ,總產(chan) 700萬(wan) 噸以上。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