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安錫國際動畫節」(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ilm Festival)是全球動畫界最大型的展覽盛事,擁有50年歷史。今年動畫節在6月舉(ju) 行,香港數碼娛樂(le) 協會(hui) 透過「創意香港」資助,組成30人代表團參加,成員包括業(ye) 界和學術界人士,此行目的是向外推廣香港動畫行業(ye) 。 協助組織展團的香港生產(chan) 力促進局資訊科技業(ye) 發展部高級顧問劉日超指出,今次行程除業(ye) 界外,還有不少老師及學生,藉此吸收外國先進經驗及擴闊國際視野。展會(hui) 期間,他們(men) 從(cong) 接觸外國業(ye) 界得知,市場已有很大轉變,如過往影片拍完後,即搬上大銀幕,但隨著互聯網流行,現時發展趨勢是紀錄片與(yu) 動漫人才進行跨媒體(ti) 合作。法國業(ye) 界正大力推廣這合作模式,藉此擴闊動漫電影發展領域。 他指出,動漫市場於(yu) 香港及亞(ya) 洲仍處發展階段,意味將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如中國內(nei) 地《喜洋洋》走紅,便掀起國產(chan) 動漫熱潮,連帶外國公司亦對這新興(xing) 市場垂涎。隻是,他們(men) 對內(nei) 地動漫內(nei) 容審查與(yu) 限製還有很大保留,所以本港業(ye) 界日後應著力宣傳(chuan) 香港為(wei) 外國動漫公司進入內(nei) 地市場的主要門檻、重要合作夥(huo) 伴,這能帶給香港動漫界更多商機。 劉日超表示,近年不少業(ye) 界都因成本關(guan) 係,將部分製作移入內(nei) 地,委托專(zhuan) 人分工協助,但歐洲公司對外判生產(chan) 模式仍有戒心,擔心知識產(chan) 權不清。他們(men) 認為(wei) 「合作」應是共同投入參與(yu) ,最後成品的知識產(chan) 權則雙方共享。他說:「香港將來的角色應是協助外國公司打入內(nei) 地市場。」 《臥虎藏龍》的後期製作公司亞(ya) 洲傳(chuan) 奇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盧國成指出,文化產(chan) 業(ye) 在中國及亞(ya) 洲地區漸受重視,內(nei) 地政府亦推出了政策,扶助動漫業(ye) 發展,反觀香港處於(yu) 夾縫之中,進退兩(liang) 難。自2003年「沙士」以來,電影市道便開始走弱,即使2004年復甦,至今仍無法站穩。 他舉(ju) 例說,爆笑古裝喜劇電影《嘻遊記》,7月在全中國上映,首周票房進賬超過4,000萬(wan) 元人民幣,片中有800多個(ge) 鏡頭用上動漫技巧,可見動漫在內(nei) 地發展的商業(ye) 潛力甚具苗頭。 他解釋,業(ye) 界把製作中心移入內(nei) 地,一方麵是香港人才、市場及地方不足,但最終是希望利用香港年青一代的專(zhuan) 長,特別是他們(men) 的國際視野,訓練他們(men) 成為(wei) 管理人才,日後可以領導內(nei) 地同事共同發展。以香港今次參加「法國安錫國際動畫節」的短片「老子看世界」為(wei) 例,便是與(yu) 珠海業(ye) 界合作,全劇動畫將於(yu) 今年10月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經過今次參展,他親(qin) 身體(ti) 驗到香港動漫發展模式確實需要轉變。「在港培訓人才來管理內(nei) 地同事,在外國企業(ye) 眼中,這模式較可靠。」他說,過去不少外國公司嘗試染指內(nei) 地動漫電影市場,但都碰上一頭灰,最常見是電影尚未上映,市場已充斥著「翻版」貨,由香港公司來管理既可排除外國業(ye) 界的疑慮,同時亦為(wei) 香港動漫業(ye) 創造了生存空間。 意馬動畫工作室技術指導鄧日昇表示,展會(hui) 期間參考過很多外國動畫短片,這些製作對香港動漫創作發展有很大啟示。他指出,現時媒體(ti) 漸趨一體(ti) 化,遊戲、電影及動漫,基本上已互相結合、交叉合作。表達形式上,現時市場要求仔細,程度近乎真實,同時訴求動作性及故事情感性,即強調深情及內(nei) 容,這些都有助業(ye) 界拓展國際市場。 他強調,製作的前期準備工作,相當重要,不能一開始就瞎幹。一定要做好片中要求的專(zhuan) 門訓練、資料搜集及技術開發,這會(hui) 令往後製片過程更為(wei) 順利。另外,技巧基礎如美術、燈光、模型、人物控製等基本功,要求要紮實,建議業(ye) 者多放時間磨練,不能過分倚賴電腦軟件。 對於(yu) 立體(ti) 動畫,香港知專(zhuan) 設計學院高級講師黃培達指出,市場趨勢顯示,因製作成本高,歐洲仍以帶眼鏡觀看的立體(ti) 動漫為(wei) 主流,但這類片種後期製作時間較長。研究又顯示,市場希望動漫電影可同時兼顧電影和DVD市場,而非先看電影市場反應,然後再考慮發行DVD。另外,市場也要求為(wei) 兒(er) 童及老人家製作特別的3D版本,因為(wei) 兒(er) 童、成人及長者的視覺,會(hui) 隨著年紀漸長而有所變化。 來自理工大學的學生代表指出,隨著市場需要高畫質享受,加上高清電視開始打入家庭,他們(men) 深信3D電視將是不能逆轉的潮流。當前要思考的,是製作甚麼3D題材,以吸引家庭觀眾(zhong) 。他引述動畫家Teddy Newton提出的學會(hui) 取捨,放棄沒用的東(dong) 西,免得浪費投資。另外,名作家Wayne Dyer曾說:“If you change the way you look at things, the things you look at change.” 隻有放開成見看世界,才能看到更多不同的東(dong) 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