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鋁宣布在江西稀土和鎢業(ye) 領域投資100億(yi) 元的逐漸落實,中國稀土[3.29 -1.20%]產(chan) 業(ye) 很快將形成新的競爭(zheng) 格局。但是新的格局下,幾大競爭(zheng) 主體(ti) 的籌碼和優(you) 劣勢也大相徑庭。
中國稀土資源主要分為(wei) 輕稀土和中重稀土。輕稀土資源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包頭以及四川、山東(dong) 地區;中重稀土資源主要集中在江西、廣東(dong) 、福建、湖南、廣西等南方區域,尤以江西贛州居多。目前國外也擁有大量的未開采稀土資源,不過主要屬於(yu) 輕稀土資源。南方的中重稀土資源價(jia) 值遠高於(yu) 北方的輕稀土,也是中國稀土最大的優(you) 勢資源。
舊的競爭(zheng) 格局是,包鋼稀土[74.11 1.91%](600111.SH)主控北方輕稀土資源,五礦主控江西和湖南中重稀土資源,江西銅業(ye) [29.88 -0.83%](600362.SH)主控四川輕稀土資源,廣晟有色[0.00 0.00%](600259.SH)主控廣東(dong) 輕稀土資源,廣西有色集團主控廣西中重稀土資源,此外中國有色集團也逐漸加大廣東(dong) 和廣西稀土領域投資。新的競爭(zheng) 格局是,中鋁將加入江西中重稀土資源領域的競爭(zheng) ,並且承諾投資至少在100億(yi) 元以上,手筆甚至大於(yu) 五礦。
在新的競爭(zheng) 格局下,幾大主體(ti) 手中的籌碼已經非常清晰。在上述幾大主要競爭(zheng) 主體(ti) 中,包鋼稀土、江西銅業(ye) 、廣晟有色、廣西有色集團等地方國資控股的企業(ye) 都擁有采礦權,而中鋁、五礦、中色等三家央企卻沒有采礦權。地方政府看到稀土領域頗具前景,不會(hui) 輕易將稀土資源轉讓給外地企業(ye) ,哪怕是央企也不例外。
而在擁有采礦權的幾大主體(ti) 中,江西銅業(ye) 盡管資金實力雄厚,但是優(you) 勢並不明顯。2008年6月,江西銅業(ye) 才進入稀土領域,並於(yu) 第二年獲得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控股權。四川省對江西銅業(ye) 在稀土深加工領域要求甚高,但是江西銅業(ye) 在稀土領域缺乏經驗和技術。
在缺乏采礦權的三家央企中,優(you) 勢也存在明顯差別。其中,五礦優(you) 勢最為(wei) 明顯,目前旗下公司已經具備13500噸分離能力,占到中重稀土市場的1/4左右。同時,五礦在稀土下遊深加工領域擁有較大優(you) 勢,並且在贛州建立起了從(cong) 稀土原礦初加工到發光材料應用的一條完整產(chan) 業(ye) 鏈。而中鋁的短板是,既沒有稀土資源,又缺乏下遊深加工的技術力量。
在地方政府不願出讓稀土采礦權的情況下,三家央企目前隻能投資中端分離冶煉領域,以及下遊深加工領域。在稀土產(chan) 業(ye) 鏈中,下遊深加工領域技術門檻最高。雖然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在稀土應用方麵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目前依然遠遠落後於(yu) 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
稀土主要應用於(yu) 永磁、儲(chu) 氫、發光、催化和拋光材料等領域,中國在稀土應用方麵做得最好的是發光材料領域。目前,中國在稀土發光材料應用方麵已經非常接近國際水平。
中鋁想在稀土領域打出一片天地,隻能在深加工領域尋求突破,但是中國非常缺乏稀土應用領域方麵人才。當前,中國正試圖吸引發達國家的稀土應用企業(ye) 來華投資,進而學習(xi) 這些先進的應用技術,但這並非朝夕之間可以實現。這些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ye) 不會(hui) 輕易到中國進行投資,進而讓中國企業(ye) 將技術學到手。
盡管稀土領域的後來掘金者缺乏經驗,但是隨著這些大型企業(ye) 的介入,意味著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稀土應用領域,從(cong) 而提高中國稀土應用能力,這對於(yu) 中國稀土應用領域而言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