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十一屆全國中小企業(ye) 信用擔保機構負責人聯席會(hui) 議、2010年擔保業(ye) 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會(hui) 上工信部中小企業(ye) 司巡視員狄娜和銀監會(hui) 融資性擔保工作部副主任文海興(xing) 透露了下一步對擔保行業(ye) 的整頓和部署,並透露或將推出許可證製度對擔保行業(ye) 進行規範。
工信部中小企業(ye) 司巡視員狄娜表示,下一步將著手研究製定擔保業(ye) 發展規劃。在現有15省市再擔保機構設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再擔保的模式、機製及政策條件。落實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ye) 信用擔保機構擔保收入繼續給予三年營業(ye) 稅減免和所得稅稅前提取準備金政策。
狄娜稱,對於(yu) 中小企業(ye) 的劃分標準目前一直沒有統一,但目前工信部正在討論關(guan) 於(yu) 大、中、小、微的劃分標準,但由於(yu) 用什麽(me) 指標、怎麽(me) 劃分標準非常複雜,預計年底出台會(hui) 比較困難。
銀監會(hui) 融資性擔保工作部副主任文海興(xing) 在會(hui) 上表示,當前監管層的工作重點在於(yu) 擔保行業(ye) 的規範和整頓,明年3月底將完成全行業(ye) 的整頓。文海興(xing) 稱,擔保行業(ye) “異化”現象比較嚴(yan) 重,掛著擔保公司的牌子卻不做擔保業(ye) 務,許多擔保公司熱衷於(yu) 高風險投資、高息借貸甚至非法集資,擔保機構的穩健性造成極大的威脅。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在工商部門登記的帶擔保字樣的公司約1.4萬(wan) 家,融資性擔保機構累計擔保金額1.7萬(wan) 億(yi) 元。規模和業(ye) 務量排在前幾位的主要是廣東(dong) 、江蘇、浙江、山東(dong) 、四川。單在這1.4萬(wan) 家擔保公司中,與(yu) 銀行合作開展業(ye) 務的擔保機構僅(jin) 為(wei) 6500家,不到總數的一半。
會(hui) 後接受記者采訪時,文海興(xing) 表示,未來的監管指導意見也許將從(cong) 準入門檻上入手,可能會(hui) 首先出台“許可證製度”。“以後監管將由各地監管部門根據本地情況,在500萬(wan) 元自主確定機構準入的資本門檻,規範整頓以後,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將隻與(yu) 持證的擔保機構合作。”文海興(xing)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