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夕,部分城市菜價(jia) 明顯上漲,引發各方關(guan) 注。近期,國務院公布“國七條”,時隔多年再提“菜籃子”市長負責製。記者追蹤農(nong) 民的“菜園子”和市民的“菜籃子”發現,目前蔬菜生產(chan) 和流通環節出現一些怪現象,一些地方市長的“菜籃子”明顯變輕了,亟待引起重視。
城市郊區“菜園子”為(wei) 何越種越小?
在湖南麵積最大的無公害蔬菜基地長沙陳家渡蔬菜基地,挖掘機翻出的黃土和石塊大片堆積在撒滿菜葉的地麵上十分紮眼,一個(ge) 城市建設項目正在這裏修建。這一幕,正在很多城市郊區上演。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征收城市郊區菜地應當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大都開出減免該項基金等優(you) 惠條件,導致城郊蔬菜基地不斷減少。湘潭市農(nong) 業(ye) 局一位負責人透露,近年來長沙市的蔬菜基地至少減少了10萬(wan) 畝(mu) ,蔬菜自給率由原來的90%下降至60%以下,在蔬菜淡季時僅(jin) 有20%。
湖南省農(nong) 業(ye) 廳蔬菜處副處長羅偉(wei) 寧說,2006年到2008年,湖南省累計征用菜地1.5萬(wan) 畝(mu) 左右,應收繳“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超過2.7億(yi) 元,但實收不到3900萬(wan) 元,其中一些市州至今分文未取。
“蓋樓和種菜比,收益絕對是天壤之別。”在問及北京蔬菜種植基地建設時,新發地農(nong) 產(chan) 品[20.70 3.76%]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坦言,過去主要為(wei) 北京市民供菜的石景山、朝陽、豐(feng) 台等地的菜地麵積已從(cong) 17萬(wan) 畝(mu) 縮減至1萬(wan) 畝(mu) 以下,目前北京市民吃的蔬菜隻有約10%來自本地,其他主要來自山東(dong) 、河北、遼寧等地。
相對而言,上海市的蔬菜自給率較高,達到55%左右。據了解,“十一五”期間,上海市政府共撥款20多億(yi) 元,在市郊建設了30多萬(wan) 畝(mu) 的設施農(nong) 田。同時,上海市的“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收取標準最高為(wei) 每畝(mu) 7.5萬(wan) 元,遠超過其他城市每畝(mu) 1萬(wan) 元到3萬(wan) 元的標準。
菜地在減少的同時,菜農(nong) 也在減少。湘潭市10年前有專(zhuan) 門從(cong) 事蔬菜研究和推廣的技術人員70多人,目前僅(jin) 剩10多人。長沙縣黃興(xing) 鎮蔬菜辦主任章繼業(ye) 說,種菜勞動強度大,許多新生代農(nong) 民不願幹。
“國七條”提出的首條措施,就是“穩定和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給能力”。一些基層幹部和專(zhuan) 家建議,應將蔬菜種植基地最低保有量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製考核範圍,特別是大城市,還要保障不好運輸、難以儲(chu) 存的葉類菜本地供應量超過一半。
不過,中國社科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元紅等專(zhuan) 家表示,大城市郊區土地成本遠高於(yu) 傳(chuan) 統農(nong) 村蔬菜生產(chan) 基地,城市蔬菜自給率提高未必能使菜價(jia) 降低多少,但可以有效減少價(jia) 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