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中,受創嚴(yan) 重的紡織業(ye) 在經曆人民幣升值、銀根收縮、出口退稅下調等影響之後,如今正在承受原材料上漲甚至是短缺的煎熬。然而,禍不單行,在原材料高漲的現實下,多個(ge) 地方政府為(wei) 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開始了大規模的拉閘限電,作為(wei) 耗電大戶的紡織企業(ye) 被列入拉閘限電範圍。
對於(yu) 紡織業(ye) 當下麵臨(lin) 的現狀,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紡織業(ye) 將陷入大麵積減產(chan) 或停產(chan) 狀態,工業(ye) 與(yu) 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ye) 司副司長王偉(wei) 直言,紡織行業(ye) 已重新陷入困境。
“棉花價(jia) 格在4天之內(nei) 上漲了20%,這種價(jia) 格傳(chuan) 導很快就要傳(chuan) 導到下遊了,紡織企業(ye) 壓力會(hui) 很大。”9月20日,王偉(wei) 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工信部統計顯示,前半年,紡織行業(ye) 的利潤同比增長了61%,然而,好年景隻是曇花一現,受成本和限電壓力,紡織行業(ye) 隨中國經濟一起麵臨(lin) 著前高後低的走勢。
“現在威脅紡織業(ye) 的最大問題是原料的成本和數量問題。”王偉(wei) 向記者表示,在近期,他所監控的棉花價(jia) 格顯示,棉花價(jia) 格很快從(cong) 17000元/噸上漲到20000元/噸,這給紡織行業(ye) 增加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河北石家莊常山恒新紡織公司市場部蘇經理正在為(wei) 棉花的飛速上漲而焦慮,“就在最近這4天裏,我們(men) 采購的4級棉花價(jia) 格已經從(cong) 18000元/噸上漲到22400元/噸,而5級棉花的價(jia) 格也突破了20000元/噸。”
據了解,在9月20日前後,美盤棉花期貨大幅上漲,而鄭州期貨交易所棉花期貨則出現漲停。
那麽(me) 棉花價(jia) 格為(wei) 何如此之高,上漲的原因是什麽(me) ?
記者了解到,造成棉花價(jia) 格一直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一方麵,受累於(yu) 2008年的棉價(jia) 低迷等原因,棉農(nong) 種植信心受挫,種植麵積減少。資料顯示,2009年我國的棉花產(chan) 量是640萬(wan) 噸,比2008年減產(chan) 110萬(wan) 噸,下降幅度近15%。另一方麵,去年新疆等棉花主產(chan) 區由於(yu) 氣候災害等原因減產(chan) 近四分之一,進一步加劇了供求失衡的矛盾。同時,國際棉價(jia) 也處於(yu) 上升通道,而印度等棉花出口大國暫停了棉花出口,棉花價(jia) 格短期內(nei) 難以回落。
另外,需求也是棉價(jia) 上漲的一大原因,我國紡織工業(ye) 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企穩回升態勢,2010年1~2月份國內(nei) 紗線產(chan) 量同比有較大幅度上升,同比上漲26.52%,企業(ye) 開工率和訂單情況均遠遠好於(yu) 去年同期。
因為(wei) 采購了高價(jia) 棉花,蘇經理不得不調高下遊紗線的出廠價(jia) 格,“對我們(men) 的報價(jia) ,新客戶還沒有接受。”他說。
很顯然,紡織企業(ye) 利潤遇阻的情況依舊在發生,“現在最難的是,我們(men) 早前簽好的訂單合約,還必須要履行棉花漲價(jia) 之前的價(jia) 格,這些合約已經排到了12月份。”蘇經理無奈地表示。
在棉花價(jia) 格上漲帶動下,化纖的價(jia) 格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在王偉(wei) 看來,紡織企業(ye) 麵臨(lin) 的不僅(jin) 僅(jin) 是棉花價(jia) 格高漲問題,下一步還會(hui) 遇到棉花供應量短缺的問題。
王偉(wei) 的看法和中國農(nong) 科院棉花研究所專(zhuan) 家毛樹春不謀而合,據毛樹春預測,到“十一五”期末,即使棉花種植麵積在現有的8000多萬(wan) 畝(mu) 的基礎上再增加1000萬(wan) 畝(mu) ,中國棉花年進口數量仍需達到450萬(wan) 至550萬(wan) 噸,方能實現產(chan) 需的大致平衡,而此時的棉花對外依存度將攀升到36%至40%。對於(yu) 強大的中國紡織工業(ye) 而言,棉花資源已步入戰略短缺期。
“國內(nei) 棉花短缺除了和天氣原因相關(guan) 外,和農(nong) 民惜售也有關(guan) 係,在各類農(nong) 產(chan) 品[20.70 3.76%]上漲的情況下,農(nong) 民開始惜售。”一業(ye) 內(nei) 相關(guan) 人士介紹說。
紡織業(ye) 或麵臨(lin) 停產(chan)
然而,下遊服裝行業(ye) 還保持著表麵的樂(le) 觀,並不知道危險的臨(lin) 近。
中國紡織工業(ye) 協會(hui) 近日發布的《2009~2010年度中國紡織服裝企業(ye) 競爭(zheng) 力測評分析報告》顯示,服裝行業(ye) 10強企業(ye) 的平均利潤率最高,達10.46%;針織行業(ye) 10強企業(ye) 的平均利潤率次之,為(wei) 10.36%。
王偉(wei) 向記者解釋了當前紡織服裝企業(ye) 盈利的原因,“去年下半年,原材料成本偏低,現在紡織企業(ye) 加工產(chan) 品的原料多是那段時間采購的,這為(wei) 今年上半年企業(ye) 創造了很好的盈利空間,現在情況將會(hui) 有很多不確定性。”
一位服裝加工商這樣向記者介紹自己的盈利原因,“去年下半年,羽絨的價(jia) 格是每公斤100多元,比2008年便宜了一半,而終端羽絨服的價(jia) 格沒有降,這為(wei) 我們(men) 創造了很好的盈利空間。”
但是,這樣的景象沒有持續太久,“現在羽絨的價(jia) 格又漲到了每公斤200多元,麵料的成本也在上漲,加工羽絨服的利潤被大大壓縮。”據了解,防寒服是2009年利潤較高的服裝加工產(chan) 品之一。
上述常山恒新市場部蘇經理對目前的狀況有些無所適從(cong) ,“不知道,原料價(jia) 格究竟會(hui) 漲成什麽(me) 樣,我們(men) 還是不敢輕舉(ju) 妄動。”他說。
有消息稱,由於(yu) 受到棉花供應量和價(jia) 格的限製,在山東(dong) 已經上演了中小棉紡廠大麵積停產(chan) 的一幕。
按照漲價(jia) 規律,棉花漲價(jia) 帶動紗布漲價(jia) ,再帶動到服裝漲價(jia) ,“大概在春節前後就會(hui) 有所體(ti) 現。”蘇經理表示,“如果下遊不能接受高價(jia) ,那就隻能停產(chan) 和減產(chan) 。 ”
紡織業(ye) 減稅政策欲出
原料成本的壓力隻是紡織行業(ye) 麵臨(lin) 的壓力之一。當前,地方政府受節能減排指標壓力,紛紛采取對工業(ye) 企業(ye) 限電的措施,紡織業(ye) 加工工廠作為(wei) 耗電大戶,也在限電範圍之內(nei) 。
有消息稱,在浙江部分紡織企業(ye) 按照不同設備的耗電量,“根據節能減排要求執行停產(chan) 50天,加彈機將停產(chan) 20天”。
同時,山東(dong) 也有19家紡織企業(ye) 被限電停產(chan) 。
事實上,早在3個(ge) 月前,王偉(wei)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便提到,“年底地方政府為(wei) 完成節能減排指標將會(hui) 采取限電行為(wei) ,尤其針對紡織行業(ye) 這種輕工業(ye) 。”
當時,記者將這種意見轉達給紡織行業(ye) 人士和投資公司,但很多期貨分析師在聽到此消息後並未“動容”,他們(men) 認為(wei) 拉閘限電並不可能。然而,三個(ge) 月後,國內(nei) 多個(ge) 地方政府為(wei) 了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開始了拉閘限電。
對於(yu) 地方政府為(wei) 了完成節能減排的指標,而對工業(ye) 企業(ye) 拉閘限電一事,“我們(men) 很反對,但是不好幹預。”王偉(wei) 對這一切表示痛心,卻又無能為(wei) 力。
為(wei) 了保證中國的紡織行業(ye) 持續發展,工信部正在製定宏觀政策,以保障紡織行業(ye) 有良好的發展環境。
據記者了解,該政策將主要從(cong) 減少稅收方麵幫助紡織企業(ye) 持續發展,現在尚沒有明確舉(ju) 措。
紡織工業(ye) 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年出口創匯額占中國商品出口創匯總額的五分之一,全行業(ye) 就業(ye) 人口超過2000多萬(wan) ,其中多數為(wei) 農(nong) 民工,被認為(wei) 是關(guan) 乎國計民生的行業(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