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國成汽車製造大國 國際化應從新興市場起步

在全球新經濟格局謀變之時,一場關(guan) 係汽車企業(ye) 和國家產(chan) 業(ye) 如何把握未來機會(hui) 的“全球汽車論壇”吸引了全球著名整車和零部件製造商、經濟學家、政府機構、投行機構的參與(yu) 。大家就論壇“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ye) 的未來”的主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9月17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ui) 汽車行業(ye) 委員會(hui) 會(hui) 長王俠(xia) 在閉幕辭中稱,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論壇討論了全球汽車發展的方方麵麵,形成五大共識,分別是“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由弱到強”“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國家化應該走自己的道路”“國際化中應該建立雙贏理念”“中國正在經處並購和聯盟的大時代”和“新能源汽車是我們(men) 的未來”。

這種共識的基本判斷是,歐美汽車市場繼續下行,包含中國在內(nei) 的新興(xing) 市場銷量快速爬升,全球汽車市場重心的轉移將導致汽車產(chan) 業(ye) 的第四次重心大轉移。其間,地方政府產(chan) 業(ye) 結構和汽車企業(ye) 都要麵臨(lin) 艱難的蛻變。

中國汽車的五點“共識”

王俠(xia) 在總結報告中稱,全球汽車論壇討論了影響汽車行業(ye) 的主要問題和麵對的挑戰,尤其是關(guan) 於(yu) 環境改變和國際及雙邊貿易方麵的政策調整等等。

這次論壇形成了五點共識:

首先是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已經完成了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的轉變,同時中國汽車市場開始從(cong) 新興(xing) 汽車市場向成熟市場過渡。與(yu) 會(hui) 代表認為(wei) ,在經曆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經濟地位開始削弱,全球經濟中心也從(cong) 以美國為(wei) 首的華盛頓共識經濟體(ti) 係向以中國為(wei) 代表的亞(ya) 洲國家轉移。在這樣一個(ge) 大背景下,中國汽車保有量也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並且還在進一步擴大。中國汽車無疑已成為(wei) 世界汽車產(chan) 業(ye) 的耀眼之星。

第二是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國際化不能簡單重複日韓汽車產(chan) 業(ye) 依靠美國市場發展的道路,應該從(cong) 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起步;同時還應該意識到,在國際貿易中,隨著中國企業(ye) 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貿易摩擦也會(hui) 越來越多,希望企業(ye) 能夠做好充分準備。汽車企業(ye) 要堅固發展速度和質量,量力而行,抓住當前戰略機遇期,堅定不移地走出去。

第三是對中國汽車出口的建議:首先,中國汽車生產(chan) 商應該認真評估每一個(ge) 銷售市場;其次,中國汽車生產(chan) 商應該逐漸打入國際市場,同時價(jia) 格應該根據當地市場來製定,而不是靠大幅度減價(jia) 獲得市場份額;第三,中國的汽車行業(ye) 應該和當地出口市場進行合作,創造一個(ge) 雙贏的機會(hui) 。

第四,中國正在經曆並購、聯盟的大趨勢。吉利收購沃爾沃是標誌性事件,未來中國將會(hui) 有更多這樣的事情發生。除了生產(chan) 商之外,供應商未來也應嚐試整合。

第五,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十年之內(nei) 是市場培育階段,之後就將進入對傳(chuan) 統能源汽車的替代階段。在世界汽車產(chan) 業(ye) 以低碳化向傳(chuan) 統化的轉移中,汽車基礎技術將發生變化,從(cong) 而引發整個(ge) 汽車行業(ye) 的變革。作為(wei) 汽車製造商,將麵臨(lin) 痛苦的抉擇,如果不能經受住這種變革的考驗,就不能在未來進程中取得成績。

尷尬的“汽車大國”身份

在論壇的討論中,中國汽車發展的諸多問題也被提及,在中國汽車強國地位、自主品牌發展機遇、中國市場發展潛力和新能源汽車節能等多方麵仍然存在較大爭(zheng) 議。

“別人忽悠我們(men) ,我們(men) 不能忽悠自己,中國是汽車製造大國,但是不是製造強國。”9月16日,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在全球汽車論壇企業(ye) 家/經濟學家圓桌會(hui) 議上發言語出驚人。

他的依據是,中國汽車企業(ye) 不擁有先進的汽車核心技術,沒有自己的技術體(ti) 係;其次中國沒有知名的品牌,無法麵對全球的競爭(zheng) 。這是中國汽車未來黃金十年最大的兩(liang) 項挑戰,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市場,卻無法擁有最大的利益和話語權,中國汽車從(cong) 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進行跨越,麵臨(lin) 的困難很多。

對於(yu) 未來的自主品牌黃金十年,尹同躍認為(wei) 跨國公司布局已經完成,中國自主品牌發展的風險大於(yu) 機遇。而北汽控股總經理汪大總則認為(wei) ,中國自主品牌機會(hui) 大於(yu) 風險。

對於(yu) 中國未來市場規模,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聯儲(chu) 經濟學家EdwardPrescott在午宴演講中說,預測到2020年,中國汽車產(chan) 銷會(hui) 達到1500萬(wan) 輛,到2030年達到7500萬(wan) 輛。到2030年,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會(hui) 達到1000人有800輛,甚至更高,屆時中國的增長率會(hui) 放慢。

也有不同意見認為(wei) ,中國汽車銷量未來幾年將達到一個(ge) 峰值。根據美國和日本的市場發展曆程來看,中國汽車業(ye) 保持30年的長期增長會(hui) 受到國家能源安全、城市交通成本和公交係統改善等因素的影響,年銷量根本達不到7500萬(wan) 輛。

麵對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跨國巨頭也開始了自己的推銷術。本田公司董事、環境安全企劃室市長蓧原道雄指出,“中國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是因為(wei) 麵臨(lin) 能源安全問題。中國發展電動汽車,但一輛純電動汽車的排放並不一定比混合動力汽車低,綜合節能和減排來看,混合動力汽車更適合目前中國現狀。”

全球汽車論壇首次將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的主要參與(yu) 者、行業(ye) 規則的製定者和其他相關(guan) 行業(ye) 精英匯聚一堂,填補了中國汽車行業(ye) 國際化的空白。組委會(hui) 負責人表示,“我們(men) 希望搭建一個(ge) 全新的為(wei) 世界汽車工業(ye) 服務的平台,讓中國車企和跨國公司可以在這個(ge) 平台上定期溝通。”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