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央企入車市大魚攪局 產業待變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第三次投資熱潮來了,這次的主角不是之前的跨國企業(ye) ,也不是民營企業(ye) ,而是央企。

9月3日,能源巨頭中國石化[8.25 -0.12%]旗下的中國石化汽車行業(ye) 技術合作中心與(yu)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就油品、石化產(chan) 品(如塑料件)的開發與(yu) 技術標準進行全方位合作。在此之前,中石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等16家央企剛剛組建了“中央企業(ye) 電動車產(chan) 業(ye) 聯盟”。

盯上汽車行業(ye) 的央企並不僅(jin) 限於(yu) 這16家央企。作為(wei) 汽車原材料供應商的鋼鐵企業(ye) 也沒閑著。8月21日,首鋼集團以北汽投股權出資16.78億(yi) 元,現金出資2.71億(yi) 元,成為(wei) 北汽股份第二大股東(dong) ,共持股9.16億(yi) 股,比例高達18.31%。

寶鋼和武鋼比首鋼還早。7月初寶鋼就率先掛牌我國首個(ge) 汽車用鋼開發與(yu) 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譽為(wei) 國內(nei) 鋼鐵企業(ye) 向汽車行業(ye) 拓展的“帶頭大哥”。隨後,武鋼也與(yu) 奇瑞公司合資興(xing) 建一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基地。

“央企大量進入是因為(wei) 它們(men) 看到了汽車產(chan) 業(ye) 所爆發出來的潛力。”全國汽服委汽車谘詢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張誌勇在接受《中國產(chan) 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回顧一下近兩(liang) 年的汽車市場,央企的“瘋狂舉(ju) 動”似乎並不難解釋。2009年,在一係列利好政策支撐下,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增長的腳步明顯加快。我國汽車總銷量更是借機突破1300萬(wan) 輛,一舉(ju) 超越美國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國。據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汽車年銷量將有望突破4000萬(wan) 輛。

據“我的鋼鐵網”一份研究報告測算,一輛汽車的原料中鋼材占比達到72%-88%,以2009年乘用車銷售1033.13萬(wan) 輛計算,2009年乘用車生產(chan) 的用鋼量約為(wei) 1033.13萬(wan) 噸,加上汽車維修用鋼1190.52萬(wan) 噸,整個(ge) 2009年的汽車業(ye) 用鋼需求達到了3227.25萬(wan) 噸,同比上漲27.7%,遠高於(yu) 2000-2008年20.2%的平均增速。

一家權威谘詢公司的研究報告還顯示,金融危機肆虐的2009年,中國零部件企業(ye) 的利潤率普遍保持在8%-10%以上,兩(liang) 倍於(yu) 全球平均水平。

“由於(yu) 鐵礦石原材料漲價(jia) ,我國鋼鐵行業(ye) 利潤空間受到很大擠壓。而目前我國鋼鐵行業(ye) 產(chan) 品結構中依然是以建築用鋼為(wei) 主。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汽車、工程等工業(ye) 類用鋼比例會(hui) 逐漸提升。”“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朱喜安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說。他還表示,如此大的“蛋糕”,鋼鐵巨頭們(men) 自然不會(hui) 放過。而且,國際的大趨勢也是汽車用鋼由鋼鐵巨頭供應。

再看中石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石化的加油市場遭受到的擠壓會(hui) 越來越大。“堤內(nei) 損失堤外補,中石化進軍(jun) 充電市場來補充它所‘失去的利潤’並不奇怪。”張誌勇說。

而且,中石化現有的銷售網絡不拿來用實在是太可惜了。眾(zhong) 所周知,消費者質疑純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ge) 重點就是相關(guan) 充電配套設施不完善。“目前,中石化有近3萬(wan) 個(ge) 加油站點遍布全國,汽車沒油時,我們(men) 很容易能找到一個(ge) 加油站,但充電汽車不行,充電站太少了。如果將現有的加油站網絡轉型,或者為(wei) 加油站安裝一套附加的充電設備,或許可以解決(jue) 很多問題。”渤海證券汽車分析師馮(feng) 衝(chong) 在接受《中國產(chan) 經新聞》記者采訪說。

不過,在這看似輝煌和熱鬧的背後,似乎也隱藏了一絲(si) “血腥”的味道。因為(wei) ,在國資委把汽車行業(ye) 定義(yi) 為(wei) 產(chan) 能過剩的時刻,央企的大肆進入著實讓人擔心。“未來大的資本的進入,可能會(hui) 完全顛覆目前的汽車產(chan) 業(ye) 的格局,會(hui) 對目前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一些規模比較小、資金實力比較小的企業(ye) 構成生存威脅,並且它們(men) 可能會(hui) 遭遇‘小魚被大魚吃’的尷尬。”張誌勇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