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yu) 國內(nei) 一大批風機廠崛起快速,這幾年,在風電特許權招標會(hui) 的現場,外企風機廠甚少露麵。如今,為(wei) 了在國內(nei) 保住市場地位,一些外企已在使用新的戰略,其中就包括與(yu) 央企簽署長期戰略協議和合資建設風電場。
西班牙歌美颯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喬(qiao) 治·卡弗特(Jorge Calvet)昨天在上海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他們(men) 已與(yu) 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大唐可再生能源公司等簽訂了兩(liang) 個(ge) 新的戰略協議。
根據協議,在2014年之前,歌美颯將利用旗下的G8X-2.0MW和G5X-850 kW風機,開發並供應1315.3兆瓦的電力。
作為(wei) 全球排名前三的風機製造企業(ye) ,歌美颯2005年時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截至2010年6月其總裝機容量為(wei) 2675兆瓦。因而僅(jin) 僅(jin) 這兩(liang) 大新協議,就占該公司前5年裝機量的近一半。
假設按照每千瓦報價(jia) 4500元計算,這批訂單的總計金額估計在近60億(yi) 元。
“一般來說,供需雙方會(hui) 簽署一個(ge) 框架性的協議。”華銳風電一位高層昨天向本報指出。事實上,各家風電運營企業(ye) 都有長期合作的設備製造商。根據長江證券[11.06 -1.43%]的統計,龍源電力[8.18 1.49%]與(yu) 維斯塔斯及GE,華能新能源與(yu) 華銳風電、大唐與(yu) 湘電風能、神華國華[0.15 0.00%]與(yu) 上海電氣[8.20 -1.20%]等都有長期合作關(guan) 係。
但東(dong) 方證券研究員鄒慧表示,盡管供需雙方關(guan) 係會(hui) 不錯,但類似歌美颯這樣的詳細合作協議,在國內(nei) 並不多見。
中廣核一位內(nei) 部管理層也稱,不管是陸上風電場的特許權招標,還是風電場開發商和當地政府談好的風場項目,都會(hui) 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選擇風電生產(chan) 企業(ye) 。
鄒慧認為(wei) ,之所以歌美颯如此操作,可能與(yu) 近兩(liang) 年來外資風電生產(chan) 企業(ye) 市場份額在不斷下滑有關(guan) 。
2006年和2009年,歌美颯在華市場份額分別是33%和4%,而金風科技[21.10 -1.36%]在兩(liang) 個(ge) 時期的市場份額是23%和20%,華銳風電更是經過4年時間從(cong) 1%的市場份額達到了如今23%的市場份額。
“國外企業(ye) 的風機售價(jia) 短期內(nei) 不可能與(yu) 國內(nei) 公司持平,因此長協顯然可以穩固市場地位。”鄒慧認為(wei) 。
喬(qiao) 治·卡弗特在回應這一話題時,輕描淡寫(xie) 地說:“我們(men) 不關(guan) 注市場份額,更關(guan) 注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客戶服務好。”
他也表示,中國今年可能取代美國,成為(wei) 風機裝機量的第一大國,而且國內(nei) 也一度認為(wei) 風機屬於(yu) 過剩產(chan) 業(ye) ,“但我們(men) 已有國內(nei) 的120個(ge) 本土供應商,而且正在建設第六家中國工廠。而且,我們(men) 也在積極地研製4兆瓦風機,2014年到2016年期間,歌美颯還會(hui) 推出5兆瓦、6兆瓦的產(chan) 品。”
歌美颯同時還宣布,與(yu) 中廣核將在遼寧、黑龍江開發建造超過1000兆瓦的風場項目(其中遼寧省為(wei) 576兆瓦,黑龍江省為(wei) 450兆瓦)。在2010年初,歌美颯與(yu) 中廣核已在山東(dong) 省的太平山、唐王山啟動了它們(men) 的第一、第二家發電場。目前,歌美颯還在建造另外4家風場,總裝機容量達到200 兆瓦。
鄒慧表示,此前雖有外資進入中國風電[0.85 1.19%]場投資,但海外設備製造商進入該領域是極少的,“這更說明中國市場的殘酷性。因為(wei) 隻有風機廠商介入到實質性的風電場運作時,其產(chan) 品才可能更容易中標。比如美國的First Solar太陽能組件生產(chan) 企業(ye) ,就在去年宣布其會(hui) 在內(nei) 蒙古建設一個(ge) 2G瓦的太陽能發電站,其目的之一,也是為(wei) 了能將其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組件盡快打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