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多晶矽現貨價(jia) 格於(yu) 上周末突破90美元/公斤關(guan) 口,並持續向100美元大關(guan) 衝(chong) 擊,這引發業(ye) 界對國內(nei) 特許權光伏電站的成本擔憂。
“像報出0.7288元/度最低價(jia) 格,多晶矽的價(jia) 格要降到25美元/公斤左右才能實現。”9月14日,一位光伏企業(ye) 高管對此質疑,多晶矽占據組件成本的60%以上,以目前的多晶矽料價(jia) 格,國家第二輪光伏特許權項目的13個(ge) 光伏電站將難以盈利。
8月10日,總計280兆瓦的13個(ge) 特許權光伏電站項目於(yu) 北京開標,隨後於(yu) 8月16日出爐的商務標價(jia) 格中,所有報價(jia) 中四成均低於(yu) 1元/度,其中在青海共和項目中,投出了0.7288元/度的全場最低價(jia) 。
前述高管對記者表示,雖然最終中標榜單遲遲未出,但低於(yu) 1元/度已成為(wei) 業(ye) 內(nei) 一致的共識。前提在於(yu) ,雖然國家要求13個(ge) 項目可在兩(liang) 年內(nei) 完工,但考慮到明年的招標,絕大部分項目應該會(hui) 在明年9月之前完成,“但在那個(ge) 時間段,多晶矽和組件的價(jia) 格會(hui) 跌那麽(me) 多嗎?”
在海外市場方麵,作為(wei) 多晶矽七大廠之一,日本德山的純矽料報價(jia) 上周已突破90美元/公斤;德國瓦克2012年前的產(chan) 能則已全部售出。
“目前多晶矽廠的議價(jia) 能力很強,國內(nei) 大廠基本上都簽一年以上的合同,明年上半年的產(chan) 能已全部賣光,好的則是明年下半年的合同都已簽訂了。”西部一家多晶矽企業(ye) 高管透露,包括江蘇中能、賽維LDK等企業(ye) 的多晶矽主要供應給自己做矽片,為(wei) 保證自身的原料供應,簽訂一年或更長時間的買(mai) 方,現在需要支付10%的預付款。
作為(wei) 國內(nei) 第一大多晶矽供應商,江蘇中能一位高管坦言,目前該公司簽訂長單量占據總產(chan) 量的90%以上,“像我們(men) 給企業(ye) 現貨的價(jia) 格含稅價(jia) 在60美元/公斤左右”,江蘇中能去年產(chan) 量不到2萬(wan) 噸,今年則衝(chong) 4萬(wan) 噸的目標”。
不過,上述高管提醒記者注意,目前國內(nei) 長單占據全部市場供應量的90%左右,現貨僅(jin) 占10%,“對下遊組件的價(jia) 格影響不大,且目前現貨炒到90美元/公斤具有一定的炒作成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興(xing) 市場的光伏安裝量成長過快,那麽(me) 才會(hui) 導致有價(jia) 格浮動機製條款的長單價(jia) 格上調。
事實上,光伏安裝量第一大國的德國太陽能市場今年上半年即實現6G瓦以上的安裝,創下曆史紀錄;在上周於(yu) 西班牙瓦倫(lun) 西亞(ya) 舉(ju) 行的歐洲年度光伏會(hui) 議上,各大廠商也開始大量拋出2011年訂單,諸多跡象表示,2010年光伏市場短期內(nei) 仍處於(yu) 供不應求狀態。
晶澳CEO方朋表示,明年光伏市場將是穩中有升的格局。該公司在上述會(hui) 議上一舉(ju) 斬獲500餘(yu) 兆瓦的訂單,實屬罕見。
“國際上給出的組件價(jia) 格較高,國內(nei) 廠商願意往國外走;國內(nei) 如果要在兩(liang) 年內(nei) 實現0.8元/度的電站成本,隻有向小廠要產(chan) 品,但小廠的產(chan) 品質量又難以保證。”前述高管認為(wei) ,這就存在一個(ge) 惡性循環,好的光伏企業(ye) 在國內(nei) 不能贏利,差的小廠大行其道,不是產(chan) 業(ye) 健康成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