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船舶融資逆勢上行

近幾年來,全球造船業(ye) 重心向亞(ya) 洲尤其是日本、韓國和中國等轉移,全球船舶融資市場也在逐步向亞(ya) 洲轉移。在中國躋身全球三大造船國的同時,中國的船舶融資市場規模也在日趨擴大,一方麵,在中國船廠下單的船東(dong) 獲得了銀行貸款,另一方麵,更為(wei) 重要的是中國本土銀行向本國造船企業(ye) 及其國外船東(dong) 提供的融資額度大幅上升。

根據德國北方銀行的統計,在今年上半年全球銀團船舶融資額度排位榜上,日本有三家銀行占據前十名的位置,中國的銀行已經占全球船舶融資份額的5%。市場認為(wei) ,未來幾年中國的銀行在船舶融資領域的市場份額還將顯著上升。

以中國進出口銀行公布的數據為(wei) 例,2009年全年該行累計發放船舶貸款1167.88億(yi) 元人民幣和84.8億(yi) 美元,開立了232.48億(yi) 美元出口船舶退款保函,累計支持了3722艘、604.68億(yi) 美元的船舶出口。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2009年給中國船舶[61.52 0.72%]工業(ye) 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分別授信1000億(yi) 元和600億(yi) 元,今年8月份又與(yu) 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ye) 熔盛重工簽訂了500億(yi) 元的授信,在船舶融資額度上的授信超過2000億(yi) 元。除了中國進出口銀行外,工商銀行[4.15 1.22%]、中國銀行[3.39 1.19%]、民生銀行[5.45 1.68%]等銀行也相繼開展了相關(guan) 的船舶融資業(ye) 務,規模也在逐漸擴大。

在中國船舶融資業(ye) 務日漸擴大時,德國最大的船舶融資銀行HSH Nordbank近期卻表示,由於(yu) 航運市場根基未穩,未來幾個(ge) 月將不會(hui) 在此領域開展新業(ye) 務。市場同時有著質疑和擔憂,國外銀行紛紛縮小船舶融資額度,而中國的銀行在此領域的戰線卻不斷擴大,中國的銀行有被國外船東(dong) 綁架的風險。

按照中國船舶工業(ye) 經濟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分析師梁誌勇的理解,中國的銀行向國外船東(dong) 提供擔保在中國造船廠造船,對銀行和造船廠將是雙贏的效果。在金融危機前,國外銀行在船舶融資上步伐邁得很大,但金融危機發生導致航運市場陷入困境,使得國外銀行在船舶融資方麵轉身非常困難。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銀團融資額整體(ti) 達到122.31億(yi) 美元,而今年上半年隻有50.77億(yi) 美元,下滑非常明顯。

相比之下,中國目前還處在船舶融資的起步階段,由於(yu) 起始投資規模並不大,所以受到金融危機的衝(chong) 擊就相對小一些。而且,中國的銀行在選擇船廠和船東(dong) 上更加嚴(yan) 格謹慎,從(cong) 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授信對象來看,基本是中國最大的國有船廠和民營船廠,船東(dong) 也是國際上排名靠前的大型航運公司。

目前的船舶造價(jia) 也降低了銀行在船舶融資上的風險。在金融危機前,各類型船舶造價(jia) 均創下了曆史新高;而金融危機引發航運市場低迷和船舶新增訂單急劇下滑,新造船價(jia) 格相比金融危機前基本下滑30%以上,個(ge) 別船型價(jia) 格下滑幅度甚至達到50%。新造船價(jia) 格下跌幅度較深,船舶融資貸款額度整體(ti) 也順勢下調。

市場認為(wei) ,目前的船舶融資市場給中國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但是,在抓住機遇獲取盈利空間的同時,也要注意防範船舶融資的風險,密切注意航運市場變化,動態掌握船廠和船東(dong) 的狀況,爭(zheng) 取最終獲得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的雙贏局麵。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